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呼吸道灼伤及化学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呼吸道灼伤及化学伤

呼吸道灼伤及化学伤

呼吸道灼伤及化学伤常发生于不通风或密闭的环境,特别是爆炸燃烧时,伤员奔跑呼救,吸入大量干热空气及烟雾,致灼伤呼吸道粘膜。但因空气导热的能力较低,上呼吸道能有效地冷却空气及喉部反射性关闭,可保护下呼吸道,故灼伤多见于上呼吸道。在某些工厂事故中,高热蒸气、氨、硫酸、氟、氯、碘、溴等高浓度气雾被吸入呼吸道,可同时灼伤下呼吸道。误吞或企图自杀吞咽热水、浓酸、强碱等,则多造成上呼吸道及消化道灼伤。
高热蒸气对粘膜的损害较干热气为严重,蒸气遇到粘膜后凝集,可放出潜热而损伤粘膜。氨雾、强碱等可溶解粘膜,使其坏死。磷、碘、氯等与粘膜中水分结合,致灼伤粘膜。干热气体多仅损伤上呼吸道粘膜,但高热蒸气及酸雾、碱雾等不仅损伤上呼吸道粘膜,同时侵害下呼吸道及肺泡,发生肺水肿及中毒性肺炎,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粘膜病变视灼伤程度而异,轻者仅有粘膜充血、水肿,重者则有粘膜糜烂及溃疡形成,纤维素渗出形成白膜,严重者局部组织坏死,甚至造成食管或气管穿孔,危及生命。伤后1~2小时出现粘膜反应,在4~8小时达高峰,12小时后开始消退。但干热灼伤反应高峰在24~48小时,然后开始减退。
下呼吸道灼伤后,早期因气管支气管腔内渗出物积聚,同时因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肺间质水肿,于48小时内出现典型肺水肿症状。伤后72小时至2周,因粘膜坏死、脱落,影响分泌物的清除,甚至形成凝块阻塞支气管和小支气管,造成肺不张。由于机械性阻塞和肺不张,常继发支气管肺炎或转为间质性肺炎,可持续数月不愈。
临床上将呼吸道灼伤分为轻度和重度二类。轻度系指上呼吸道灼伤,灼伤以鼻腔、口腔、会厌及杓状隆突等处最重; 蒸气及气雾的损伤以会厌及声门下区明显,患者有咽喉疼痛、吞咽困难、流涎、张口困难等; 喉部损伤者有声音嘶哑及呼吸困难。重度系指同时伴有下呼吸道灼伤,灼伤可深达小支气管及肺泡,除具有轻度灼伤的症状外,在短期内常迅速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及呼吸功能衰竭现象。常有剧咳,咯出泡沫血性分泌物。由于缺氧,多出现心率增快、躁动、谵妄,甚至昏迷等全身症状。
呼吸道灼伤及化学伤,一般皆有严重头颈部灼伤体征。少数化学药物雾气吸入损伤者可无体表灼伤,但呼吸道损伤严重,有各期呼吸困难体征。轻型者鼻腔、口腔、咽部及喉部粘膜充血、肿胀,表面有水泡、溃疡及白膜形成,严重者声带红肿,声门下可见假膜。重型者肺部呼吸音低、粗糙、并有少量哮鸣音,久后可出现干、湿性罗音,心音较远。X线检查可见肺水肿影像。
仅有鼻、口腔及咽部灼伤时,应控制感染,促使创伤早日愈合。注射抗生素,内服镇静剂,清除鼻及口腔内分泌物,局部涂用龙胆紫液等。下呼吸道损伤,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体征或有发生肺水肿可能时,应防止发生窒息,可采用:
❶吸氧可减轻化学物的中毒,改善代谢,降低血管渗透性。
❷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咳嗽及深呼吸,清除鼻、口腔、咽喉及气管、支气管内的分泌物。
❸保持呼吸道湿润,用氢化可的松、糜蛋白酶、异丙肾上腺素合剂雾化吸入,促使水肿消退,稀释分泌物,防止干痂阻塞。
❹类固醇激素治疗,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炎症反应,增加机体应激能力,预防和减轻喉及肺水肿的发生和发展。
❺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肺部并发症。
❻解除上呼吸道梗阻,有严重呼吸困难或估计将发生肺部感染者,咳嗽反射差或有误吸及早期出现喉梗阻体征时,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

☚ 耳鼻咽喉、支气管及食管导光纤维内腔镜检查   耳鼻咽喉变态反应 ☛
000118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0: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