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穆王西巡西周穆王时与中亚文化交流的一桩盛事。西周中期,周和西北方国的联系为戎狄部落阻碍,于是穆王西征犬戎,“益国十二” ,打开了通往大西北的草原之路。为了巩固和西北地区各部落的友好往来,周穆王自洛阳启程,北渡黄河,出关隥(雁门关)到河套以北,然后向西经乐都、积石,由柴达木盆地的西夏氏再向西到珠余氏,往前直抵舂山(葱岭)、珠泽、昆仑之丘,到西王母居住的地方。穆王在那里受到隆重接待,于是乐而忘归。后顺黑水(锡尔河)向北到西北大旷原,顺伊犁河取道天山北路返回。 穆王西巡及所遇西王母多被人们认为是神话故事,但从西晋发现的汲县(今河南卫辉)魏墓中出土的 《穆天子传》 、《竹书纪年》所记载的内容来看,穆王此行并非全是无稽之谈,至少表明时人对中亚乃至以西地区的地理、历史知识有一些了解。周穆王时代,在中国和古希腊发达的古文明之间的辽阔草原、沙漠和山区地带散居着许多游牧部落。由中原向西,经祁连山北的河西走廊或南部的柴达木盆地,直至锡尔河上游和西北地区建立了广泛联系。周穆王所到之处,以丝绢、铜器、贝币馈赠各部落酋长,各地酋长也向他赠送大量马、牛、羊等礼品。在此前后,新疆地区玉石成批东运和中原丝绸、铜器西传过葱岭,延伸到乌拉尔和伊朗草原,从而加强了中亚细亚与沿黄地区的贸易关系,成为当时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