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周宣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周宣王?—前782

西周晚期国王。姬姓,名静(一作靖),前828一前782年在位。共和元年(前841年),“国人”暴动,父厉王仓惶出逃,他因召公保护得以免死。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今山西霍县),周、召二公乃立他为王。在位前,中期,整顿军旅,用仲山甫、尹吉甫、方叔、召虎等,北伐𤞤狁,南征荆楚、淮夷、徐戎,相继获胜,“复文武之境土”,史称“中兴”。由于战争频繁,国力渐耗,晚年对外用兵连连失利。伐太原之戎、条戎、奔戎,均遭失败。三十九年(前789年)伐姜氏之戎,大败于千亩(今山西界休县南),把调去的“南国之师”丧失殆尽。为补充兵力和财物,乃“料民(统计民数)于太原”。表明周王室已外强中干,面临崩溃边缘。

周宣王?—前782

西周晚期国君。姬姓,名靖(一作静)。在位四十六年。号称西周“中兴”之王。在位期间,实施“不籍千亩”、“料民”等政策,对强化周实力起过一定作用。在军事上,支持秦仲之子破西戎;与𤞤狁(西周时期的北方部族)多次交锋,一定程度上遏止其南犯;攻打条式、奔戎等族,失败;后又攻打姜氏之戎,大败于千亩(今山西介休南)。除在西北用兵外,还对东南淮夷、徐夷用兵,但损失均很大。所谓“中兴”之业,以四处用兵为特点,貌似强大,实则是回光反照。不久,西周便在外忧内患中逐渐土崩瓦解。

周宣王

周厉王之子是西周的第11位王。公元前828年即位。前824年攻伐西戎,获胜。前823年与尹吉甫伐狁,迫其后撤。前810年,淮夷各国向其进贡。前806年,分封其弟友于郑。前797年伐太原戎不胜。前792年伐条戎、奔戎又告失败。前789年虽胜申戎,但败给姜氏之戎。前782年去世。共在位46年。

周宣王

周宣王?—前782年

姬姓,名静,亦作姬靖,周厉王的太子。共和元年国人暴动时,他逃到召公家躲藏起来。国人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包围召公府宅,要他交出太子。召公用自己的儿子和姬静换了衣服交给国人,国人以为是太子,便将他杀了,姬静得以脱险。十四年后,周厉王病死,太子姬静也在召公家长大成人 周、召二公便立他为王,是为宣王。“宣王在位四十六年,始勤终怠”,前后判若两人。即位之初,他以厉王失败为戒,在周、召二公的辅佐下修明政治,革除厉王时的弊政,恢复了文、武、成、康时期的一些优良作风,国家又出现了新气象。在政治上,效法共和时代的做法,有事能和臣下商议。据《毛公鼎铭》载,当时宣王的命令,还必须毛公签字才能生效。同时整顿吏治,禁止官吏食财酗酒,残害百姓。在经济上,他不籍千亩 (不实行耕籍田的制度; 一说为废除奴隶在籍田上的集体耕种),允许奴隶耕种公田,国家只收取实物; 又取消了厉王时的 “专利” 政策。这样,国家既增加了收入,阶级矛盾亦得暂时缓和。在军事上,他命尹吉甫、 南仲等对𤞤狁、 西戎等族用兵,经略西北; 又命申伯、韩侯、仲山甫等经略中原; 复命方叔皇父、程伯休父等对荆楚、淮夷、徐戎用兵,经略东南。这些征伐对巩固王权起了一定的作用。《诗经》 中有许多篇章歌颂了宣王的业绩。其时诸侯复宗周,号称“中兴”。宣王对四夷用兵,互有胜负。大抵前期胜多负少,后期诸战,却屡遭败绩。如宣王三十一年攻太原之戎,不胜; 三十六年,攻条戎、奔戎,又败绩; 三十九年,攻羌氏之戎,在千亩 (今山西介休南) 再遭惨败,宣王便料民 (调查民数) 于太原,企图聚兵再战。在思想作风上,也渐骄矜,不听忠言,对臣下和诸侯轻施杀伐。比如,他因一件小事就杀了大夫杜伯,时人冤之。又以武力伐鲁,逼鲁国废长立少,同姓诸侯由此不睦。姬静用兵失利,臣下又渐离心,不久,他便忧病成疾而死。在位四十六年,庙号宣王。

☚ 周厉王   周幽王 ☛

周宣王?~前782

西周晚期国君。姬姓,名靖(一作静)。在位46年。号称西周“中兴”之王。在军事上,支持秦仲之子破西戎;与𤞤狁(西周时期的北方部族)多次交锋,一定程度上遏止其南犯;攻打条戎、奔戎等族,失败;后又攻打姜氏之戎,大败于千亩(今山西介休南)。除在西北用兵外,还对东南淮夷、徐戎用兵,但损失均很大,实则是回光反照。不久,西周便在外忧内患中逐渐土崩瓦解。

周宣王

周宣王?~前782

西周国王。姬姓,名靖(一作静)。周厉王之子。公元前842年国人暴动,他藏匿于召公家。召公以其子代他,方免于难。公元前828年,被召公、周公拥立为王,在二人辅佐下,认真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史称中兴之主。统治期间,“不籍千亩”(即废除籍田制度,或说废除在籍田上的奴隶集体耕作)。先后令秦仲征西戎,尹吉甫伐𤞤狁,方叔征荆蛮,召虎平淮夷。战争互有胜负。由于损失了很多人力物力,故又“料民”(即统计民数)于太原。在位共46年。谥宣。

☚ 周厉王   周幽王 ☛

周宣王? —782

西周天子。姬姓,名靖(一作静)。厉王子。前828—前782年在位。他即位后,“不籍千亩”(废除籍田制度,一说废除在籍田上的奴隶集体耕作)。曾不断对淮夷、徐戎、𤞤狁用兵,互有胜负,损失很多人力物力,于是“料民”(统计民数) 于太原。

周宣王

见 姬靖

周宣王

西周国王。姓姬,名静,厉王子。前828—前782年在位。厉王卒后,即位于镐京,共伯和返回封国。这时奴隶制危机日趋严重,他即位后,“不藉千亩”,标志着井田制在王畿内趋于瓦解。为了恢复周王室的地位,他加强对外用兵,结果损失惨重。曾“料民太原”(统计民数)遭到强烈的反对。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