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传shèng zhuàn驿站用四匹马拉的车。白居易《苦热喜凉》:潜知寒燠间,迁次如乘传。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車輿部 > 馬車 > 乘傳 乘傳 shèngzhuàn 四匹足力下等的馬所拉的傳車。此稱始於漢代。《史記·田儋列傳》“田横迺與其客二人乘傳詣雒陽”裴駰集解引漢·如淳曰:“四馬下足爲乘傳。”《漢書·文帝紀》:“乃令宋昌驂乘,張武等六人乘六乘傳詣長安。”後泛指使車。《清史稿·禮志十》:“行日,工部給旗仗,兵部給乘傳。” 乘车 乘车辇 趁车 坐车 拥盖 乘茵 驾,乘车:驾车 驾言 乘坐车轿:搭车 乘舆 乘驿站的马车:乘传 乘坐简陋普通的车马:栈车牝马 赶往乘车:赶车 转乘他车:传乘 乘车不徒行:絜驾 (乘坐车子:乘车) ☚ 乘坐 靠着、接触 ☛ 乘传 乘传邮政。古代传送帝王诏旨及王公大臣、诸侯及方镇州府之间上传下达的公文及信件称乘传,持信人乘车或骑马历代都有定制,有等极。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如淳曰: ‘4马,高足为置传,中足为驰传,下足为乘传; 1马、2马为轺传。急者乘一乘传。’ 师古曰: ‘盖今之驿,古者以车,谓之传车; 其后单置马,谓之驿骑。’《汉律》: ‘诸当乘传及发驾置传者,皆持尺5寸木传信,封以御史大夫印章; 其乘传,参封之,参,3也; 有期会,累封两端,端各两封,凡4封; 乘置驰传,5封之,两端各2,中央1; 轺传,两马再封之; 1马1封,以马驾轺车而乘传曰1封轺传。’ 唐制: ‘乘传曰4驿,乘驿曰6驿。凡给马者,一品8匹,二品6匹,三品5匹,四品、五品4匹,六品3匹,七品以下两匹。给传乘者,一品10马,二品9马,三品8马,四品、五品4马,六品、七品2马,八品、九品1马。三品以上敕召者,给4马,五品3马,六品以下有差。1驿,30里。’” ☚ 承运库 持节 ☛ 乘传 乘传❶古时官府人员乘驿站的传车, 谓之 “乘传”或“驰传”。《史记·田儋列传》: “田横乃与其客二人乘传诣洛阳”。 ❷传车的一种。汉制, 传是用车, 供政府官员或特许之人因公乘坐。传车有四种: 四马高足为置传, 四马中足为驰传, 四马下足为乘传, 一马二马为轺传。以乘传为普遍。乘传时, 还因事之缓急, 定乘之多少, 多达六乘传、七乘传。又规定, 用传须持盖 御史大夫印章的木制传信,并因用传的种类不同, 传信上的封印的情形也不同。 ☚ 厩置 轺传 ☛ 乘传乘坐驿站马车,也指奉命出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