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周公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周公庙(宋)苏轼
【题解】 周公庙在岐山县城北7.5公里。其地三面环山,北有凤凰山,东为凤凰堆,相传即《诗经》“凤凰鸣矣,在彼高冈”之地。周公即周公旦,西周政治家,姬姓,周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岐山北),故名。庙建于唐代,由山门、庑廊、戏台、献殿、寝殿等组成。内有唐宋以来的碑刻十通。庙周有楸、柏、槐、杨等高大树木,相传为汉、唐所植。此诗写于治平元年(1064),通过庙堂秋景的描绘,抒发了对周公的敬慕之情。诗前原有小序:“庙在岐山西北七八里,庙后百许步,有泉依山,涌冽异常,国史所谓‘润德泉’,世乱则竭者也。” 【作者】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生平见前江苏《送郑户曹》诗。 【注释】 ①孔子曾言: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②故宫:指周公庙。③硉(lu)兀:高峻貌。④离黍:《诗经·王风》中有《黍离》篇,诗序云:“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⑤雨濛:《诗经·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据说《东山》诗咏周公东征之事。 周公庙位于岐山县西北7.5公里处凤凰山南麓的谷口。现在的周公庙为清代建筑。庙由山门、庑廊、戏台、献殿、寝殿组成。有唐、宋以来的历代碑刻数十通,其中以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敕赐润德泉答诏和凤翔节度使崔琪奏状、谢表刻石和韩愈、苏轼题诗为最珍贵。在周公庙区内还建有召公、姜尚、姜原、后稷、郊媒、玉皇、周家八士等殿宇及药王、老君、元始天尊等神洞20余孔。玄武洞中存有唐代石雕玄武像(俗称玉石爷)一尊,造型丰厚,威武庄严。整个庙区,林木葱茂,曲径通幽。 周公庙 周公庙宋*苏轼的七言律诗。有题记。周公即姬旦,周武王弟,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史称周公。周公庙在岐山县北十五里,三面环山,北有凤凰山,东为凤凰堆,相传即《诗经·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岗”之地,所以苏轼诗中有“翠凤旧依山硉兀”之句。庙建于唐代,苏轼题诗及唐宣宗敕赐润德泉答诏刻石仍存。作者以《论语》“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句起兴:“吾今那复梦周公,尚喜秋来过故宫。翠凤旧依山硉兀,清泉长与世穷通。”表达了“至今游客伤离黍”的怀古之情。 ☚ 至下马碛憩于北山僧舍 五郡 ☛ 周公庙 周公庙周文王子姬旦之祠。位于陕西岐山县城北7.5公里处。庙初建于唐代。现存建筑包括山门、庑廊、戏楼、献殿、寝殿等。庙内存唐、宋以来历代碑刻数十通。 ☚ 张横渠祠 岐山诸葛亮庙 ☛ 周公庙 周公庙宋*苏轼的七言律诗。有题记。周公即姬旦,周武王弟,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史称周公。周公庙在岐山县北十五里,三面环山,北有凤凰山,东为凤凰堆,相传即《诗经·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岗”之地,所以苏轼诗中有“翠凤旧依山硉兀”之句。庙建于唐代,苏轼题诗及唐宣宗敕赐润德泉答诏刻石仍存。作者以《论语》“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句起兴:“吾今那复梦周公,尚喜秋来过故宫。翠凤旧依山硉兀,清泉长与世穷通。”表达了“至今游客伤离黍”的怀古之情。 ☚ 至下马碛憩于北山僧舍 五郡 ☛ 周公庙 周公庙周文王子姬旦之祠。位于陕西岐山县城北7.5公里处。庙初建于唐代。现存建筑包括山门、庑廊、戏楼、献殿、寝殿等。庙内存唐、宋以来历代碑刻数十通。 ☚ 张横渠祠 岐山诸葛亮庙 ☛ 周公庙 周公庙位于曲阜城东北鲁国故城遗址上。又称元圣庙,祭祀周公。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文王第四子,武王弟。佐武王灭纣,建周王朝,封于鲁。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周公之子伯禽代父就封国。周公死后,附葬于文王之侧,鲁国建太庙奉祀。至鲁顷公亡国,庙毁。魏太和十五年(491)于鲁宫旧址重建,唐武德二年(619)重修。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追封周公为“文宪王”,于旧基建新庙。今庙建筑多是明清所建,1953年、1981年两度大修,占地75亩,殿、庑、亭、坊57间,建筑群呈长方形,围以丹垣,共三进院落。大门即“棂星门”,系乾隆题匾。门楼上四柱顶端,有执剑、佩锏、挥鞭、举锤神将雕像,活灵活现,颇有气势。二门“成德门”内,有康熙御制庙碑,其边浮雕戏珠云龙,线条灵动。三门“达孝门”内,为主建筑“元圣殿”,正中悬“明德勤施”金字匾额,左右挂乾隆手书巨幅木雕云龙金字对联,北墙镶一方汉代画像石,刻有现存最早的周公像。殿内神龛祀周公端坐塑像,左右配伯禽坐像、金人侍立塑像。两庑有历代碑碣36块,著名的有宋真宗御写《文宪王赞》等。殿后东院有“问礼堂”,“(孔)夫子常入庙,每事问焉”,因建此堂。院内有乾隆帝以及明清游人所题诗碑多座。 ☚ 复圣殿 洙泗书院 ☛ 周公庙 周公庙位于老城西关外定鼎南路东侧。相传为隋朝末年王世充兴建。历代重修。周公是西周初期著名政治家,因助文王、武王灭商和辅佐成王而被后人尊为圣贤。为稳定西周东部,营造洛邑,称成周,迁殷商“顽民”于洛邑,并派兵镇守。周公庙现存有大殿、二殿、三殿和左右厢房等建筑。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额题“定鼎堂”,取周公定鼎洛邑之意。殿顶覆琉璃瓦,九脊歇山式,尚存明代建筑风格。殿内原供周公像和召公、毕公、伯禽像;厢房配祀历代名臣像,今俱已无存。庙内有明、清碑记数通。 ☚ 含嘉仓遗址 独乐园故址 ☛ 周公庙 周公庙位于县城北7.5公里处。建于唐初,历代有修葺。今存殿宇多为清代建筑,有周公、召公、姜太公、圣母姜嫄等正殿、献殿,以及亭台楼榭多处。东、北、西三面凿有名为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八仙、张三丰,及文殊、普贤、药王、观音等神洞30余个。山门前“润德泉”,系唐宣宗赐名,围以八角形石板雕花栏槛,龙嘴鳌头,栩栩如生。庙内唐宋以来历代碑刻琳琅满目,有唐宣宗敕赐润德泉答诏,凤翔节度使崔琪的奏状、谢表,和韩愈、苏轼题诗等石刻。庙址占地近千亩,建筑群落凭借地势高下错落,槐杨楸柏等古木葱茏参天,风景秀丽,为融人文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 5. 岐山县 五丈原诸葛亮庙 ☛ 周公庙 周公庙亦称元圣庙。在曲阜市东北1公里汉灵光殿旧址。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第四子,武王同母弟。武王克商,多赖其力,封于鲁。因留佐武王,由长子伯禽就国。武王崩,成王在襁褓,周公摄政,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制礼作乐,天下大治。薨后谥曰元,用天子礼附葬文王之侧于毕(今陕西咸阳),在鲁国建太庙奉祀。鲁灭,庙遂废。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追封为文宪王,在太庙旧址重修周公庙。后历经宋、元、明、清六次修建,具今规模。面积75亩,殿、亭、门、坊57间,三进院落,其间桧、柏、楷、槐等庇荫。大门棂星门,为明代所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重修。木构,四重斗拱,四根柱顶的四个绿瓷八棱鼓上各有琉璃烧制的天王像一尊。门内东西各立石坊一座。东题“经天纬地”,西书“制礼作乐”。二门为承德门,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建。有明、清时优免周公后裔等石碑数座。三门达孝门,门下有八九座谒周公庙碑。门前东侧碑亭内有清康熙御制大型石碑一座。门内元圣殿为庙的中心建筑,殿门五间,深三间,绿瓦覆顶,彩绘梁柱。殿正中悬“明德勤施”匾,上盖“乾隆御笔”大印。左右抱柱悬挂木雕对联,为乾隆亲笔。西北壁嵌汉画象石刻“周公负扆图”,为现存的唯一周公像。殿中神龛内原有周公、伯禽塑像及“金人”塑像。庙内存有宋、元、明、清历代碑刻,最早的是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御书《文宪王赞碑》。另有问礼堂等建筑,均已废圮,仅存殿基。 ☚ 金声玉振坊 享殿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