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告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告荒

告荒

清代笑话。见清独逸窝退士编《笑笑录》卷四引《丹午杂记》。写有人去报灾荒,官问:“麦收若干?”答道:“三分。”又问:“棉花若干?”答道:“二分。”又问:“稻收若干?”答道:“二分。”官骂道:“有七分收成,还捏造灾荒呀!”那人说:“我活一百多岁了,从未见过如此奇荒。”官问他哪有这等年纪,答道:“我年七十多,长子四十多,次子三十多,合而算之,有一百几十岁。”哄堂大笑。这则笑话后世仍有流布,多见于各地机智人物故事。

☚ 似我   浴睡 ☛
告荒

告荒

清代寓言。独逸窝退士著。《笑笑录》:有告荒者,官问麦收若干,曰:“三分。”又问棉花若干,曰:“二分。”又同稻收若干,曰:“二分。”官怒曰:“有七分年岁,尚捏称荒耶?”对曰:“某活一百几十岁矣,实未见如此奇荒。”官问之,曰:“某年七十余,长子四十余,次子三十余,合而算之,有一百几十岁。”哄堂大笑。

☚ 钉铰为业者   伯牙破琴 ☛

告荒

告荒

中国古代笑话。有告荒者,官门麦收若干,日:“三分。”又问棉花若干,曰:“二分。”又问稻收若干,日:“二分。”官怒日:“有七分年岁,尚捏称荒耶?”对曰:“某活一百几十岁矣,实未见如此奇荒。”官问之,日:“某年七十余,长子四十余,次子三十余,合而算之,有一百几十岁。”哄堂大笑。

☚ 钉铰   利市 ☛

告荒

 有告荒者,官问麦收若干,曰:“三分。”又问棉花若干,曰:“二分。”又问稻收若干,曰:“二分。”官怒曰:“有七分年岁,尚捏称荒耶?”对曰:“某活一百几十岁矣,实未见如此奇荒。”官问之,曰:“某年七十余,长子四十余,次子三十余,合而算之,有一百几十岁。”哄堂大笑。

——《笑笑录》


 【解说】
 《告荒》通过两人五组对话,官员的愚蠢与告荒者的机智便跃然纸上。所谓官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知道鱼肉百姓,却不会治理一方之地,以至把本应分而计之的收成,统统搅到一起,荒灾之年在他的口中竟成了“有七分年岁”,自然,告荒也就成了撒谎。面对如此愚蠢荒唐的逻辑推论,作为普通百姓的告荒者机智地反唇相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自己的年龄成了自己与儿子们年龄的总和。不知那位官员听后有何感想。或许,那种荒谬绝伦的逻辑推理只是官员用来愚弄百姓的诡计,那么这个官员就不仅可悲而且可恨。
 【相关名言】
 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毛泽东


《告荒》鉴赏、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 可可诗词网

《告荒》

有告荒者,官问:“麦收若干?”曰:“三分。”又问:“棉花若干?”曰:“二分。”又问:“稻收若干?”曰:“二分。”官曰:“有七分年岁,尚捏称荒耶?”对曰:“某活一百几十岁矣,实未见如此奇荒。”官问之。曰:“某年七十余,长子四十余,次子三十余,合而算之,有一百几十岁。”哄堂大笑。

(《丹铅杂录》)

注释①告荒——向官府报告灾荒的情况。一般说来,收成在六成以下就是荒年。如像文中所记只收了二三成就是大荒年了。

赏析这则小品好似一场精彩的活报剧。

它最迅速地反映了荒时暴月,处于死亡线上的百姓向官府报告灾情,反受昏官斥责的官场时事新闻。内容极富战斗性,像投枪,像匕首,刺中了封建官场的腐败。

它的形式极为活泼,没有叙述,没有描绘,全以对话取胜。官老爷惊人的昏聩和自作聪明、专制蛮横的嘴脸被点画得活像戏台上晃动着纱帽翅子的白鼻小丑;老农的诙谐,他的冷静、自信,他巧妙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斗争艺术,堪称妙绝,他不愧是来自民间的幽默大师。

它的效果极具启发性。短剧在“哄堂大笑”中戛然而止。这是赞许的笑,赞许老农的机智与风趣,不动声色就揭穿了昏官的荒谬与愚蠢。也是开心的笑,它像一把火,烧得在其位而不谋其政的“大人物”露出了昏庸的原形!


寓言《告荒》意译和解说 - 古代寓言 - 可可诗词网

告荒

 有告荒者,官问麦收若干,曰:“三分。”又问棉花若干,曰:“二分。”又问稻收若干,曰:“二分。”官怒曰:“有七分年岁,尚捏称荒耶?”对曰:“某活一百几十岁矣,实未见如此奇荒。”官问之,曰:“某年七十余,长子四十余,次子三十余,合而算之,有一百几十岁。”哄堂大笑。

——《笑笑录》


 【解说】
 《告荒》通过两人五组对话,官员的愚蠢与告荒者的机智便跃然纸上。所谓官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知道鱼肉百姓,却不会治理一方之地,以至把本应分而计之的收成,统统搅到一起,荒灾之年在他的口中竟成了“有七分年岁”,自然,告荒也就成了撒谎。面对如此愚蠢荒唐的逻辑推论,作为普通百姓的告荒者机智地反唇相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自己的年龄成了自己与儿子们年龄的总和。不知那位官员听后有何感想。或许,那种荒谬绝伦的逻辑推理只是官员用来愚弄百姓的诡计,那么这个官员就不仅可悲而且可恨。
 【相关名言】
 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毛泽东


《告荒》全文和鉴赏 - 古代微型小说 - 可可诗词网

告荒

 

·杨慎·


 有告荒者,官问:“麦收若干?”曰:“三分。”又问:“棉花若干?”曰:“二分。”又问:“稻收若干?”曰:“二分。”官怒曰:“有七分年岁,尚捏称荒耶?”对曰:“某活一百几十岁矣,实未见如此奇荒。”官问之。曰:“某年七十余,长子四十余,次子三十余,合而算之,有一百几十岁。”哄堂大笑。
 

〔选自《丹铅杂录》〕

●●
 幽默和讽刺总是有生命力,这篇小说具有一种奇趣,其根源就在于幽默和讽刺。
 告荒,即向官府报告灾荒的情况,一般而言,农业有九成以上的收成就是丰年了。如果收成在七八成,就是平年。六成以下就是荒年了。收成只有三成,那是大灾荒。小说选取告荒的题材,描绘了官吏的无知和农民的机智。
 向官府告荒的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农民,通过他与官员的对话,便把两个人物都写活了,并且具有讽刺与幽默的双重魅力。这篇小说讽刺不是用反语的手法,而是采用白描的方法来形成的。老农民到衙门报告灾荒严重,官员问他具体情况,作者用极简省的的笔墨,描写了三问三答:麦收若干?三分。棉花若干?二分。稻收若干?二分。这就揭示出粮、棉都歉收的严重局面,那位官员听后竟然大怒:“有七分年岁,还捏造谎报灾情!”这一句就把官员那无知、蛮横的面目揭露无遗了,作者就用人物自己的话来表现人物的昏瞆。充满了讽刺的色彩。官员将各项的数字相加,竟说成是“七分年岁”,真是愚不可及了。作者讽刺的匕首扎在官员身上,实际是对整个封建社会官僚体制的讽刺。
 老农民对官员的昏瞆采用了幽默的反击。他并不对官员那种计算年成方法的错误提出正面的否定,而是采用迂回的包抄战术:“某活一百几十岁矣,实未见如此奇荒。”他明明是七十多岁,怎么说是活了一百几十岁呢?这必然引起官员的追问。随后,他答道:“某年七十余,长子四十余,次子三十余,合而算之,有一百几十岁。”原来他用官员算年成的方法来计算自己的岁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侧面迂回,批评了官员的谬误。这个方法的采用,就把人物的机智描绘出来了。而且,充满了幽默的味道,这比正面地揭露官员的愚蠢显得更有力量。
 讽刺的力量在于真实。这篇小说所以讽刺得有份量,在于它的讽刺是扎根在真实的现实土壤中的。在封建社会里,这种昏瞆的官员是司空见惯的。幽默容易流入油滑,油滑就无力量,而且让人讨厌。这篇小说的幽默很有分寸,一点也没有油滑的地方。
 这篇小说只两个人物,作者用农民的聪明与官员的愚蠢对比描写,互相映衬,表现了爱憎分明的感情,这也是其重要的艺术特点。
报事

报事

告事
臣下将事情向帝王报告:奏闻
报告治理政事的情况:致事
报告功劳:报功
 浮报功绩:苏功
报告情状:告状
报告灾情:告荒
报告案情:报案
向治安机关报告紧急情况:报警 告警
 边防告急:藩决
报告情况紧急并请求援助:告急 谒急
报告发生变故:告变
报告已来到:报到
 假期结束后报到:销假 开假
(报告情况:报事)

☚ 报告   报时 ☛
0001052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