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全国外语水平考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全国外语水平考试现代考试种类之一。即为鉴定非外语专业人员的外语水平而设置的标准(目标)参照性考试。其成绩主要用于选拔国家公费出国留学人员。1979年,教育部开始筹划选拔国家公费留学生的考试。1980年秋,教育部首先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五地的部分高等学校成立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培训部。1981年设立了全国外语水平考试,并将该考试作为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培训的结业考试。考试分为英语(简称EPT)、法语(简称FPT)、德语(简称GPT)、日语(简称JPT)、俄语(简称RPT)。考试的要求和管理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具体负责;考试的组织实施由教育部直属的九个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培训部负责。1992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决定将该项考试交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并由考试中心直接组织命题、考试管理和成绩的认定。考试的组织实施仍由原有的九个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培训部和另外二十六个高等学校组织实施。考试名称确定为“全国外语水平考试(简称WSK)”,除英语名称未变(简称EPT),其他语种的简称均分别进行了调整(法语,简称TNF;德语,简称NTD;日语,简称NNS;俄语,简称TЛPЯ)。同年此项考试面向社会开放,不仅局限于出国留学人员,还适用于有关外语培训中心对其学员外语水平的评价;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对其工作人员外语水平的鉴定;其他外语自学者对其外语水平的评估。是标准参照性考试,具有一套完整的试题编制、题目等值、计算机阅卷、主观题阅卷质量控制与分数调整等一系列的标准化程序。英语每年开考两次,其他语种每年开考一次。考试时间为每年3月、7月、9月。每年3月的第四个星期六考英语、日语、俄语;每年7月的第一个星期六考德语、法语,德语和法语的口试于笔试的次日举行;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考英语。考生一般在考试前的两个月报名,具体日期考生可以向就近的考点咨询。报名期限为十天。如采取函报的方式,必须提前二十天与考点联系。可采取集体报名或个人报名的形式。集体报名须持单位介绍信,详细写明每位考生的出生年、月、日和姓名;个人报名须持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或护照(军人凭相应的身份证件)。报名时,考生须交二寸正面免冠近照一张。全国共设有三十五个考点,考生可就近报考。法语和德语只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考试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考试中心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考试中心报考。各语种都采取集中阅卷的方式。主观题严格依照评分标准进行阅卷,并采取抽样复阅,以线性回归的方法严格控制评分误差。考试成绩及合格证书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在考试后六周通知各考点,并由考点通知考生。各语种考试成绩对于出国人员有效期为两年,如作为其他用途则不受此限制。1999年9月,英语水平考试(EPT)由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ublic english test system,简称PETS)五级所替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