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吴福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吴福桢1898—?江苏武进人 吴福桢1898~中国农业昆虫学家、昆虫分类学家。1898年9月3日生于江苏省武进县,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农业专修科,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农科,1925~1927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求学,获科学硕士学位,并获得美国科学荣誉会纪念章。毕业后在美国农业部日本甲虫研究所从事害虫天敌繁殖、释放、定居研究。回国后,历任东南大学,中山大学,金陵大学、江苏教育学院教授,江苏省昆虫局主任技师,浙江省病虫防治所所长,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简任技正、主任、副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农林部病虫防治所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筹备组科技组长,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和该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兼植物保护系主任,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植物保护学组副组长,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他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五届、第六届委员。 他是中国最早的昆虫学术团体六足学会 (南京) 的发起人之一,1944年主持筹建了中华昆虫学会,历任第一、二届中华昆虫学会理事长,创办了《中华昆虫学季刊》。1931年指导试制成中国第一架防治农业病虫的喷雾器和几种农药。1943年在重庆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病虫药械制造实验厂,生产成批近代商品农药、药械。1921年赴产棉区研究当时棉花主要害虫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1926年发表《棉铃害虫金刚钻研究报告》及《地老虎研究》两篇论文。30年代后期参加指导江苏大规模治蝗运动,组织编写全国蝗患调查,1951年写成《中国的飞蝗》一书。1957年主持编写《中国农作物病虫图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作期间,编写《宁夏农业昆虫图志》两集,对宁夏枸杞实蝇进行深入研究,并领导其他害虫防治研究。发表过宁夏农业昆虫及银川平原农虫区系特点论文。晚年主编《中国经济昆虫志》蜚蠊和蟋蟀两个分册,已发表论文10篇,包括许多新种及中国新记录。并发表中国常见蜚蠊种类及其为害、利用与防治方法的调查研究论文。在长达60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为中国昆虫学事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吴福桢1898~1995农业昆虫学家。1898年9月3日生于江苏省武进县,1995年7月20日在北京逝世。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农业专修科毕业。1925年东南大学农科毕业。1927年获美国伊里诺伊大学科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东南大学、中山大学、金陵大学教授,浙江省病虫防治所所长,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副所长等职。1949年后任华东农林部病虫防治所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筹备组科技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等职。是中国昆虫学及植物保护学科的开创人之一,中国最早的昆虫学术团体“六足”学会会员,中华昆虫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曾研究棉花害虫、东亚飞蝗及蜚蠊科、蟋蟀科分类等工作。主持编写了中国第一部《中国农作物病虫图谱》、《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昆虫卷》、《宁夏农业昆虫图志》及《中国经济昆虫志》蜚蠊科、蟋蟀科两分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