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桃实图轴
清。吴昌硕绘。纸本设色。纵180厘米,横96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吴昌硕为海派的代表人物,此幅一块奇石立于画面右部,石旁二棵粗壮苍老的桃树相依而立,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桃树的枝叶被劲风吹得倒向了一边,其中一枝被几颗硕大的桃实压弯,垂到了地下。石块与繁枝、果实等同在画面的中部和上部,左下角留下了一块空白。画家以倒偃于地的枝、果、巧妙地填补了这块空缺,右下角则用了一方小小的朱印,稳定了画面,构图奇绝,险中生夷。石块以淡墨渴笔皴擦,染以花青,凝重有力。树干笔法豪放,笔到意尽,细长的枝条在画家写来如作字一般,有篆书笔意,游刃自如,功力深厚,劲透纸背。巨石的灰青、枝叶的浓墨与熟透的桃红,形成色块间的强烈对比,奔放飘逸,独具特色。画家把危然不动的顽石与充满生命力的桃树处理在一起,一静一动,亦匠心别具。左侧作行书长题曰:“灼灼桃之华,赪颜如中酒。一开三千年,结实大于斗。丙辰冬吴昌硕。”钤<俊卿之印>、<昌硕>白文印。“丙辰”为公元1916年,吴昌硕时年72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