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断〈隐〉清末以来江湖行医卖药行指桥。断,指水阻断道路。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根 > 續斷根 > 續斷 續斷 xùduàn 续断xù duàn旧时行医卖药行谓桥。《切口·自称戏子治病者》:“续断: 桥也。” 续断【同义】总目录 续断龙豆褱续断radix dipsaci助阳药。出《神农本草经》。见《司牧安骥集》。又名川断。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 Wall.的根。洗净,润透,切片晒干。生用、盐水炒或酒炒用。主产湖北、四川、湖南、贵州等地。苦、辛、甘,微温。入肝、肾经。功能补肝肾,续筋骨,通血脉,安胎。主治:❶筋骨折伤,与当归、桃仁、川芎、牛膝、延胡索等配伍。 ❷腰肢疼痛,与桑寄生、牛膝、杜仲等配伍。 ❸风湿痹痛,与独活、桑寄生、杜仲、五加皮、木瓜等配伍。 ❹跌打损伤,与当归、红花、桃仁、乳香、没药配伍。 ❺胎动不安,与菟丝子、桑寄生、阿胶配伍,如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牛、马15~60克;猪、羊6~15克。为末或煎汤灌服。阴虚火旺者慎用。本品含生物碱、挥发油。对小鼠和鸡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体外试验,对肺炎球菌有抑制作用。 续断药名。出 《神农本草经》。又名川断、山萝卜。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 C.Y. cheng et T.M. Ai的根。主产湖北、四川、湖南、贵州等地。苦、辛、甘,微温。入肝、肾经。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 ❶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足软乏力,遗精,带下。 ❷治风湿骨节疼痛,跌打损伤,骨折。 ❸治崩漏,妊娠胎动漏血,血痢,便血,吐衄,痔漏,创伤出血。煎服: 6~12g。本品含当药苷、马钱子苷、木通皂苷等。挥发油中有莳萝艾菊酮、三叔丁基苯酚等。对小鼠和鸡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体外试验,对肺炎球菌有抑制作用。对心脏有正性肌力作用,可降低动脉压,兴奋兔子宫平滑肌。 续断Japanese teaselDipsacus japonicus Miq.,川续断科(或山萝卜科),川续断属。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潮湿草丛中,遍布全中国各地。亦产于日本。根圆锥状,黄褐色。茎4~6棱,棱上有倒钩刺。基生叶长椭圆形,或3裂,有长柄;茎生叶对生,倒卵状椭圆形,3~5羽状深裂,顶裂片最大,裂片基部下延成窄翅,边缘有粗齿,叶柄和叶背脉上均有钩刺。头状花序;苞片长倒卵形,螺旋密生;花萼浅盘状,4浅裂,外被白毛;花冠白色或紫红色,漏斗状,4裂,其中2裂片较大。雄蕊4枚。子房下位。瘦果有四棱,灰黑色。8~9月间采收根,供药用,补肝肾,续筋骨,活血去瘀,利关节,止痛安胎等;果实为滋养调补剂,促进须发乌黑。 续断 续断为山萝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续断和川续断的根。主产于河北、安徽、江苏,四川、湖北、湖南等地。苦、甘、辛,微温。归肝、肾经。有补益肝肾,续筋接骨,通利血脉之功。主治下列病证: ❶肾虚腰痛,风湿痹痛。肾虚腰痛,多与熟地黄、怀牛膝、杜仲等同用;风湿痹证,腰腿疼痛,多与独活、桑寄生、防风、细辛、川乌、草乌等同用。 ❷本品通利血脉,续接筋骨,对外伤肿痛,常与当归、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相配;对筋骨折伤,常与自然铜、土鳖虫、血竭、骨碎补相配。 ☚ 杜仲 狗脊 ☛ 续断xù duàn《本草纲目》草部第15卷续断(45)。药名。 【基原】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或续断的根。 【别名】龙豆、属折(《本经》),接骨、南草(《别录》),接骨草(《卫生易简方》),川断(《临证指南》)。 【性味】苦辛,微温。 ❶《本经》:“味苦,微温。” ❷《滇南本草》:“性温,微苦微酸。” ❸《本草经疏》:“苦甘辛,微温,无毒。” 【归经】入肝、肾经。 ❶《滇南本草》:“入肝。” ❷《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肾二经。” 【功用主治】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胎漏,崩漏,带下,遗精,跌打损伤,金疮,痔漏,痈疽疮肿。 ❶《本经》:“主伤寒,补不足,金疮,痈疡,折跌,续筋骨,妇人乳难,久服益气力。” ❷《别录》:“主崩中漏血,金疮血内漏,止痛,生肌肉,踠伤,恶血,腰痛,关节缓急。” ❸《药性论》:“主绝伤,去诸温毒,能宣通经脉。” ❹《日华子本草》:“助气,调血脉,补五劳七伤,破癥结瘀血,消肿毒、肠风、痔瘘、乳痈、瘰疬、扑损、妇人产前后一切病,面黄虚肿,缩小便,止泄精、尿血、胎漏、子宫冷。” ❺《滇南本草》:“补肝,强筋骨,走经络,止经中(筋骨)酸痛,安胎,治妇人白带,生新血,破瘀血,落死胎,止咳嗽咳血,治赤白便浊。” ❻《滇南本草图说》:“治一切无名肿毒,杨梅,天疱诸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二至四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续断xùduàn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别名川断。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asPeroidesC. Y. cheng et T. M. Ai的根。主产于湖北、四川、湖南、贵州等地。苦、辛, 微温。入肝、肾经。补肝肾, 续筋骨, 行血脉。治肝肾不足, 腰膝酸痛, 风湿骨痛, 跌打损伤, 骨折, 崩漏, 妊娠胎动漏血。煎服: 9 ~ 15 克。本品含生物碱、挥发油。对小鼠和鸡有抗维生素E 缺乏症的作用, 还有抑制肺炎球菌作用。 
续断 续断 续断续断,又名属折、接骨、山萝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 Wall. 的根。秋季采挖,除去根头及侧根,用微火烘至半干,堆置“发汗”,至内心变绿时,再烘干。不宜日晒。 根呈圆柱形,略扁,微弯曲,上端较粗,向下渐细,长5~15cm,直径0.5~2cm。表面棕褐色或灰褐色,全体有多数明显扭曲的纵皱纹及纵沟纹,并可见横长的皮孔及少数侧根痕。质软,久置干燥后变硬,易折断,表面不平整,皮部外缘褐色或淡褐色,向内呈墨绿色或绿色,木部黄褐色,有时可见黄色放射状的导管束花纹。气微香,味苦微甜而后涩。主产于湖北、湖南、四川省; 此外,江西、广东、陕西、云南、贵州等省亦产。 本品味苦、辛、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功能补肝肾,壮筋骨,通关节,和血脉,安胎止血。其性温和,补而不滞,行而不泄,是补益肝肾,宣通筋脉的要药。凡腰痛膝软、崩中胎漏、带下淋浊之属于肝肾不足者; 痹痛痿弱、跌打损伤之筋骨血脉郁滞不宣者,均可用之。临床用治肾虚腰痛、足膝无力,常与杜仲、桑寄生等同用;治小便频数,可与女贞子、菟丝子同用;治遗精滑泄,可与山药、芡实同用。《魏氏家藏方》续断散,治风冷转筋骨痛,用本品配牛膝为末,温酒调下。对于风寒湿痹而肝肾虚亏,血脉不利的患者,在祛风除湿药中,每多佐用本品,以其补益而兼宣通,能寓行于补,以补为宣。如《和济局方》之续断丸,治风寒湿痹,筋骨挛痛,即以牛膝、川萆薢、防风、川乌头配用本品。《神农本草经》谓其“主续筋骨”,《日华子本草》谓能“调血脉”,且有一定的止痛作用,故临床又作为接骨疗伤的药物,如对折跌损伤、挫伤扭伤、瘀滞肿痛,可用本品研末,黄酒冲服,并用鲜叶捣敷; 或配当归、肉桂、延胡索等活血止痛药同用。续断又被广泛地使用于妇科疾病,更是安胎的常用药,无论肾虚胎动不安,或血热胎漏不止,均可采用。如《医学衷中参西录》的寿胎丸,即用本品佐菟丝子、桑寄生、阿胶等补肾养血安胎,以治滑胎; 又如《景岳全书》的保阴煎,用本品佐生熟地、芍药、山药、黄柏、黄芩、生草等凉血清热安胎,以治妊妇胎热不安。《本草求真》说:“审其味涩,故能止血治漏。”凡妇女崩中、漏下、赤白带下,涉及肝肾不足者,均可用续断补虚止血。本品有止血作用,也常用于血痢、便血、尿血、吐衄等证,可与地榆炭、陈棕炭等药配伍。此外,《神农本草经》又主“痈疡”,《日华子本草》主“痔瘘、乳痈、瘰疬”。临床配用于痈疽溃疡的方药中,有增加消肿排脓,生肌止痛的效果。《本草汇言》用续断配蒲公英,研末调服,治乳痈初起可消,久患可愈。煎服,10~15g。 实验研究: 川续断根含龙胆碱、三萜皂甙、挥发油。 ☚ 杜仲 补骨脂 ☛
续断 续断本品为川续断科植物续断Dipsdcus asper wall的干燥根。秋季采挖,去芦茎及细须根,切片,晒干,生用,酒炒或盐水炒用。 根呈长圆柱形,下端渐细或稍弯曲,长5~15cm,直径0.5~2cm。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显著的纵皱。质坚硬而稍软。折断面不平,黑绿色,中有黄花纹。无臭,味苦微辛。 续断为太阴人药。功能为活血祛瘀,续筋骨。主要用于各种瘀血证及跌打损伤,骨折等证。本品具有活血之功,如《东医四象新编》加味寒少汤,用本品50g、葛根20g、黄芩、藁本各10g、莱菔子、桔梗、升麻、白芷各5g,治疗太阴人瘀血证。本品的续筋骨之功,临床上常配合其它药治太阴人跌打损伤,骨折之证。常用量5~15g。 ☚ 蒲公英 使君子 ☛ 000213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