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续焚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续焚书》

《续焚书》

明李贽撰。李贽(1527~1602),明代著名思想家,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福建泉州人。嘉靖举人,曾任南京刑部员外郎、云南姚安知府等职。思想观点上主张反对宋明理学正统,尝自言:“自幼倔强难化,不信道,不信仙释”,“见道学生则尤恶”。否认有“道”的存在,认为“人无不载道”,“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认为“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势利之心,亦吾人秉赋之自然”。晚年专注于史学,著有《藏书》及《续藏书》,目的是要打破汉唐宋以来的传统史学观点。此外尚著有《焚书》、《史纲评要》、《李温陵集》等。万历三十年(1602)被加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下狱,于狱中自裁而死。《焚书》共6卷,为作者的代表作。“焚书”之意是说书中所言都切近当世学者痼疾,逆人之耳,预知流传出去必有杀身之祸,理当焚而弃之;但因其流入人心,故明知如此,也要刊行于世。该书为续《焚书》之作,作者死后,由门人汪本钶编辑成书。共5卷。内容主要为作者所作书信、杂述、史论和诗歌等。其中第1卷《书汇》中有10卷,第2卷《序汇》中的《开国小叙》、《史阁叙述》两篇和第3卷《读史汇》中各篇与《焚书》重复,但文字有所删节。语言犀利,思想敏锐,鲜明地反映出作者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不满于当时的腐败政治的观点。如第2卷《圣教小引》一篇中说:“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夫子何自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研,和声而已。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也已。”其余论史、论佛及诗歌等,亦足可取。如第5卷《歌风台》诗说:“歌风万古台,猛士起蒿莱。四纪为天子,又思猛士来,欲飞无羽翼,特地令心哀。子房学辟告,四皓出商雒。今日歌《大风》,明朝歌《鸿鹄》,为语戚夫人,高皇是假哭。”初刊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1959年中华书局据明刻本出版有标点本,1961年再版。1975年增补重印,与《焚书》合刊。

续焚书

诗文集,明李贽(1527—1602)撰。五卷。贽有《焚书》已著录。作者死后,其书真赝并传。新安汪本钶从贽十年,辑其遗文,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刊行,是为信本,约十万二千字。卷首有其友人焦竑、门人汪本钶等三人序。是本当为李贽晚年之作,继续保持其反封建伪道学之锋芒。面对迫害,威武不屈。在《与耿克念》书中明确表示:“我可杀不可去,我头可断而我身不可辱。”一些书信、诗文则进一步表达他的文学理论及哲学观点,亦对当时戏曲,小说具有独创精神的评点,尝自称《水浒传》批点得甚快活,《西厢》、《琵琶》涂抹改窜得更妙(《与焦弱侯》)。”书中亦有 《李卓吾先生遗言》等,均具史料及文学价值。有万历四十六年(1618)刻本,明《李氏全书》本,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铅印本,一九七五年《焚书》、《续焚书》本。

续焚书

续焚书

明代“异端”思想的代表作。五卷。明李贽(生平见《焚书》条)著。系《焚书》的续编,李贽死后由门人汪本钶辑成,按书、序、说、论、读史、杂著、诗分类编排。
《续焚书》继承了《焚书》的批判精神,认为“自古圣人皆误害人之王矣”(《寄焦弱侯太史》),“儒者之学全无头脑……儒者终无透彻之日,况鄙儒无识,俗儒无实,迂儒未死而臭,名儒死节徇名者乎”(《与焦漪园太史》)。把封建社会的官方正统儒学比作系人“决难得脱”的网罗,把儒生说成无识、无实的寄生虫,把封建社会的典范——圣人说成“害人之王”,这是非常猛烈的批判。《续焚书》还集中批判了宋明理学,批评理学家都是一些“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三教归儒说》)的伪君子。赞扬出于天然的人情流露,说:“自然之性,乃是自然真道学也,岂讲道学者所能学乎?”(《孔融有自然之性》)认为天理人欲是统一的,“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答邓石阳》)。在人生修养方面,其对“正心,诚意”的解释,亦与朱熹不同:“学者但患不能正心乎。夫诚意之实,在毋自欺;心之不正,始于有所。”人心之所以不正,是因为有了被强迫灌输进去的观念(指儒家思想),因此心“不得自在”,无法独立自主地思考。当务之急是要使心空明虚静,“廓然大公”。总之,强调人格精神上的独立性。
《续焚书》还表现出李贽对佛教思想的信赖、皈依。认为儒、道、释三教的宗旨是统一的,但“今之欲真实讲道学以求儒、道、释出世之旨,免富贵之苦者,断断乎不可以不剃头做和尚矣”(《三教归儒说》)。在书中,时时可见扬佛之语。
李贽在《续焚书》中,表现出和封建统治者、世俗陋习不屈的斗争精神。当地方统治者扬言要驱逐他时,他表示:“我可杀不可去,我头可断而我身不可辱。”又说:“可以知我之不畏死矣,可以知我之不怕人矣,可以知我之不靠势矣,尽人生终只有一个死,无两个死也。”(《与耿克念》)
《续焚书》刊出后,与《焚书》一样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甚至有许多人模仿李贽的口气、笔法托李贽之名发表作品。明张鼐《读卓吾老子书述》中对《续焚书》有一个中肯的评价:“卓吾疾末世为人之儒,假义理,设墙壁,种种章句假说,俱逐耳目之流,不认性命之源,遂以脱落世法之迹,破人间涂面登场之习……总之,要人绝尽支蔓,直见本心。”
《续焚书》初刻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今有1961年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中华书局又将《焚书》与《续焚书》合编出版。

☚ 焚书   老子翼 ☛

续焚书

明李贽著。共五卷,由门人汪本钶辑。激烈批评儒家经典及伪道学,认为“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并表示:“我可杀不可去,我头可断而我身不可辱。”初刻于明万历年间,中华书局1961年有点校本,1974年又有与《焚书》合刊本。

续焚书

《续焚书》

5卷。收诗歌和散文。中华书局1959年以明刊本为底本校点出版。又,中华书局1975年出版《焚书》、《续焚书》合印本。

☚ 焚书   藏书 ☛
0000401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