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物化说
语法学说之一。指汉语动词、形容词以名词、代词作定语 (一般加 “的”) 构成偏正词组而充当主语、宾语的过程和结果。如“人们热烈庆祝会议的召开”“他的聪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两句中的 “召开” (动词)和“聪明”(形容词)。这一个过程使动词、形容词失去本身的一些“特点”(如不能带“了、着、过”,不能重叠),而取得了名词的一些特点 (常有定语,充当主语、宾语),故称名物化。有人认为这种用法是汉语动词、形容词固有的语法特点,并未形成“名物化”。“名物化”是汉语语法中较有特点的现象,反映了布龙菲尔德向心结构理论与汉语事实间的距离,其实质反映着句子成分表达功能和词类的句法功能以及词类本身这三者之间关系的不对应性。参见 “名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