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敦煌学大辞典︱序 序 我们这一部辞典是中国全国敦煌学者通力协作的产品,是焚膏继晷奋发图强长达十年的结果,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收获。 敦煌学建立快一百年了。在这一百年中,前一半是四海翻腾内战频仍的时期。后一半是政局算是安定了,但又无端自己瞎折腾的时期。二者对学术研究都是极为不利的。在前一阶段中,少数敦煌学的先驱者,往往是单枪匹马,万里孤征,专靠个人的努力与牺牲,筚路蓝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们含辛茹苦,为后人铺平了道路,我们后来人永远不会忘记的。 在后一阶段中,到了十年浩劫以后,否极泰来,中央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口号,实在是顺乎天理,应乎人情。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就是在1983年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立的。从此以后,就国内来说,团结协作有了可能;就国外来说,与外国同行们广通声气,也有了条件。这样一来,双方皆蒙受其利。在这样内外两方都表现为团结祥和的气氛中,中国的敦煌学研究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现在,老一辈的敦煌学家,有的还健在,一批中青年学者又脱颖而出。他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掌握新资料,具备新见解。老中青三代团结协作,为编写这样一部空前的、大型的《敦煌学大辞典》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一部学术发展史告诉我们:学术进步有似运动场上的接力赛。后者总是在前者已经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前进的。推陈出新,踵事增华是学术发展的规律。这一条前进的道路永无尽头,什么时候也划不上句号。我们这一部辞典,虽然带一点全面总结的意味;但是,与其说它是旧成绩的总结,毋宁说应是新创获的起点。我们只能在学术接力赛中起我们眼前这一代老中青学者所应该起、所能够起的作用;我们只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过分吹嘘自己和过分贬低自己,都是不恰当的,不足取的。我们新的创获不能说没有,但是谁拿在手里的都只能是相对的真理,绝对的真理是人们永远也拿不到的。真理的长河有待于世世代代的学人逐渐加以认识。 对世界学术界来说,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任何国家和任何人都不能得而私之,敦煌学也不能例外。前几年,在一次敦煌学国际研讨会上,我在发言中讲了两句话:“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受到了在座的国内外学者的同声赞扬,可见这两句话是说到了点子上。学术的目的在于求真,从长远的发展上来看,真与美和善是完全一致的。为了人类的发展前途而求真,其中包括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东方优秀文化,弘扬世界优秀文化,而美与善即在其中矣。我们中国的敦煌学者正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努力工作,我们这一部《敦煌学大辞典》也正是为了这个目的而编纂的。 中国古话说:“以文会友”。又说:“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我们是在想“会友”,是在想“求其友声”。现在敦煌学已寝假成为世界“显学”。我们诚恳希望,在中国敦煌学者同心协力加强团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同国外同行们的协作,互通有无,互通信息,互相补充,互相砥砺,让我们这一门学问发展得更迅速,更顺利。我现在再引一句中国古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欢迎来自他山之石。不管是对本书的赞扬,还是对本书的批评,我们都会实事求是地来接受。我们认为,只有这样,中国的敦煌学才会前进,世界的敦煌学才会前进。季羡林 一九九四年十月十六日 |
☚ 敦煌学大辞典︱希伯来文犹太教祈祷文 (九世纪) P.1412 敦煌学大辞典︱敦煌学大辞典 图1 ☛ 00011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