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敦煌学大辞典︱敦煌学纪年 敦煌学纪年 1900年(一说1899年) 6月22日(农历5月26日),居住在敦煌莫高窟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今编号为莫高窟第17窟),洞中数万件写本和其他文物经过近千年的封存后重见于世。 1901年 法国邦宁发表《从北京到俄属突厥斯坦行记》,介绍其1899年的中亚之行,此行他曾到莫高窟并拓制四份碑铭。 1902年 第十三届国际东方学家会议在德国汉堡举行。会上英国斯坦因报告其1900年至1901年第一次中亚探险的经过及成果。会议决定成立国际中亚及远东探险协会总会,由各国组织探险团赴中亚及远东各地探险。 甘肃学政叶昌炽从敦煌知县汪宗翰处得到几件敦煌写卷和绢画,建议甘肃省藩台将敦煌经卷上调兰州保管,未果。 法国沙畹《中亚的十种汉文碑铭》出版。 1904年 3月,敦煌知县汪宗翰奉命清点并封存敦煌藏经洞文物。 1906年 1906年4月至1908年11月,斯坦因第二次赴中亚探险。 6月,芬兰人曼涅尔海姆受沙俄派遣赴中国收集情报,同时为芬兰文物研究会、芬乌协会搜集文物。他一度参加法国伯希和探险队,后独自前往和田、吐鲁番、敦煌等地搜集文物。 1906年6月至1908年10月,伯希和率队赴中亚探险。 1907年 3月,斯坦因到达敦煌莫高窟,从王道士(圆箓)处骗购大量藏经洞写本和佛画等。 1908年 2月至5月,伯希和在敦煌莫高窟考察,骗买写本数千卷和其他文物。 伯希和在《法国远东学院学报》第8卷发表《敦煌石室访书记》。 伯希和及其摄影师对莫高窟进行了编号,共编三百七十个窟龛。 1909年 5月至8月,伯希和在北京为法国远东学院购书,其间在六国饭店举办敦煌写本展览,引起罗振玉、王仁俊、蒋斧等人的注意。 8月22日,清政府学部致电陕甘总督,请饬查检齐千佛洞书籍并造像古碑,勿令外人购买。 9月25日,罗振玉发表《敦煌石室书目及发见之原始》。 9月,王仁俊所辑《敦煌石室真迹录》出版。 10月至11月,罗振玉发表《莫高窟石室秘录》。 11月1日,日本田中庆太郎发表《敦煌石室中的典籍》。 11月12日,日本内藤虎次郎发表《敦煌石室发见物》。 11月28日至29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史学会在冈崎图书馆举行第二届年会,会上展出内藤虎次郎、狩野直喜从罗振玉处所得敦煌写本照片。 11月,罗振玉编《敦煌石室遗书》刊行。 蒋斧辑《沙州文录》刊行。 曹元忠《沙州石室文字记》刊行。 罗振玉编《流沙访古记》刊行。 1910年 清政府学部委托新疆巡抚何秋辇(彦昇)将藏经洞所余写本解往北京。运抵北京后,何氏之子伙同李盛铎、刘廷琛等窃取不少精品,余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8月,京都帝国大学派内藤虎次郎、狩野直喜、小川琢治、富冈谦藏、滨田耕作五人赴北京调查敦煌写本。翌年12月,内藤虎次郎发表《清国派遣教授学术视察报告》记其事。 1910年8月至1914年5月,日本橘瑞超、吉川小一郎等组成大谷探险队第三次赴中国西北考察。 罗振玉编《石室秘宝》影印刊行。 日本藤田丰八《慧超往五天竺国传笺释》在北京出版。 1911年 2月,罗振玉编《佚籍丛残初编》摹抄刊行。 刘师培《敦煌新出唐写本提要》陆续刊出。(1936年收入宁武南氏刊《刘申叔先生遗书》第六十三册) 1912年 1月,日本大谷探险队到达敦煌,从王圆箓处骗购写本四百余件。 2月11日至12日,京都帝国大学访华团返国后举行报告会,会上展出部分敦煌写本和文物照片。 李翊灼编《敦煌石室经卷中未入藏经论著述目录》出版。 12月,橘瑞超《中亚探险》出版。 京都帝国大学委派狩野直喜赴巴黎、伦敦调查伯希和、斯坦因所获敦煌写本。 斯坦因第二次中亚探险旅行记《沙漠契丹废址记》出版。 1913年 8月,斯坦因启程进行第三次中亚探险,至1916年3月结束,活动范围包括塔里木盆地南北、河西南北山等地。 9月,罗振玉编《鸣沙石室佚书》出版。 沙畹《斯坦因在东突厥斯坦沙漠中发现的汉文文书》出版。 沙畹、伯希和发表《摩尼教流行中国考》。 1914年 5月,俄国奥登堡考察队赴中国西北考察,至1915年4月结束,掠走敦煌多幅壁画断片、布画、绢画、纸画、丝织品和大量写本。 8月,罗振玉发表《日本橘氏敦煌将来藏经目录》。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印行。 罗振玉编《西陲石刻录》出版。 斯坦因再至敦煌,获木简二百五十余枚。从王圆箓处购得写本五百七十余件。 法国高梯奥《粟特语语法试编》出版。 1915年 罗振玉《雪堂丛刻》印行。 1916年 秋,日本矢吹庆辉赴英国伦敦调查英国博物馆所藏敦煌佛教文献。 罗振玉编《墨林星凤》印行。 英国霍恩雷编《新疆出土佛教文献丛残》出版。 矢吹庆辉赴俄国圣彼得堡调查奥登堡收集品,返日后发表《俄都圣彼得堡的古经跋文及疏赞类》,首次介绍俄藏敦煌文献。 伯希和发表《沙州都督府图经及蒲昌海之康居聚落》。 1917年 3月,罗振玉编《鸣沙石室佚书续篇》刊行。 5月,日本东京宗教大学举办敦煌古写佛典照片展,展出矢吹庆辉所得照片一百三十二幅。 罗振玉编《鸣沙石室古籍丛残》印行。 1920年 春,刘復赴欧留学,并调查抄录法国国立图书馆藏敦煌写本。 11月,新疆省政府将窜入境内的九百余名沙俄白军残部安置在莫高窟,白军在窟内做饭,烟薰火燎,使许多壁画和雕塑遭到破坏。1921年8月遣出。 罗振玉《永丰乡人稿》印行。 高梯奥、伯希和《粟特语佛说善恶因果经研究》出版。 伯希和编《敦煌石窟图录》第一辑出版,至1924年共出六辑。 王国维发表《敦煌发见唐朝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 1921年 夏,叶恭绰、李盛铎、罗振玉等在历史博物馆发起成立敦煌经籍辑存会。 甘肃省教育厅、敦煌县政府联合整理遗留在千佛洞的写卷,共得一百零五捆,移送敦煌县劝学所和甘肃省图书馆保存。 王国维《观堂集林》印行,1927年增补再版。 斯坦因《西域考古记》出版。 斯坦因编《千佛洞——中国西部边境敦煌石窟寺所获之古代佛教绘画》出版。 1922年 矢吹庆辉第二次赴伦敦拍摄敦煌写本照片。 驻防敦煌的肃州巡防第四营统领周炳南命营部司书会同敦煌县警署对莫高窟进行初步清查编号。称官厅编号。 1923年 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出版。 英国魏礼《中国绘画研究导论》出版。 1924年 美国华尔纳到敦煌莫高窟考察,盗走及破坏壁画二十六方,彩塑二尊。 罗振玉辑《敦煌石室遗书三种》印行。 罗振玉编《敦煌零拾》印行。 罗福苌辑《沙州文录补遗》印行。 法国阿甘《十世纪梵藏对照词汇表》出版。 内藤虎次郎、石滨纯太郎等赴巴黎、柏林调查伯希和、勒柯克等人收集品。 1925年 华尔纳第二次赴敦煌考察,北京大学陈万里同行。华尔纳企图再窃壁画,遭到当地群众阻止,转赴安西,调查榆林石窟。 5月,罗振玉编《敦煌石室碎金》出版。 罗振玉《松翁近稿》出版。 刘復辑录《敦煌掇琐》出版。 1926年 6月,李俨发表《敦煌石室算书》。 7月,陈万里《西行日记》出版。 8月至11月,胡適在法国国立图书馆和英国博物馆调查敦煌禅宗文献。 9月,伯希和、羽田亨编《敦煌遗书》第一集活字本和影印本出版。 华尔纳《在中国漫长的古道上》出版。 叶恭绰发表《旅顺关东厅博物馆所存敦煌出土之佛教经典》。 1927年 1月,胡適发表《海外读书杂记》。 罗振玉《丙寅稿》出版。 5月,矢吹庆辉《三阶教之研究》出版。 陈寅恪发表《大乘稻芊经随听疏跋》。 日本中村不折编《禹域出土墨宝书法源流考》出版。 1928年 6月,胡適《白话文学史》上卷出版。 陈寅恪发表《忏悔灭罪金光明经冥报传跋》、《有相夫人生无因缘曲跋》、《须达起精舍因缘曲跋》。 斯坦因《亚洲腹地考古记》出版。 德国赖歇尔特《英国博物馆所藏粟特语写本残卷》第1卷出版,1931年出版第2卷。 1929年 3月,郑振铎发表《敦煌的俗文学》。 7月,日本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监修的《昭和法宝总目录》出版。 10月,向达发表《论唐代佛曲》。 12月,日本小岛祐马编《沙州诸子廿六种》出版。 挪威柯诺夫《贤劫经塞语文本》出版。 北平图书馆成立写经组,为馆藏敦煌文献编目,成员有徐鸿宝、胡鸣盛、许国霖、孙楷第等。 1930年 3月,陈寅恪发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使用“敦煌学”一词。 4月,胡適《神会和尚遗集》出版。 10月,矢吹庆辉编《鸣沙余韵》出版。 朝鲜总督府博物馆刊印六卷本《大谷光瑞师搜集的西域遗物摄影集》。 陈寅恪发表《敦煌本唐梵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跋》、《敦煌本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演义跋》。 1931年 3月,陈垣编《敦煌劫余录》出版。 魏礼编《斯坦因敦煌所获绘画品目录》出版。 7月,日本铃木俊发表《燉煌发见唐代户籍与均田制》。 9月,贺昌群发表《敦煌佛教艺术的系统》。 12月,罗振玉辑《敦煌石室晋人写经》出版。朝鲜金九经《校刊唐写本楞伽师资记》出版。 范凤源辑录《敦煌石室古本草》出版。 1932年 2月,《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八十五卷古逸部·疑似部出版。 6月,陈寅恪发表《莲花色尼出家因缘跋》。 10月,日本仁井田陞《唐令拾遗》出版。日本铃木大拙《燉煌出土神会录》出版。 梁思成发表《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和《伯希和先生关于敦煌建筑的一封信》。 1933年 斯坦因《在中亚的古道上》出版。 罗振玉《辽居杂著乙编》石印出版。 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出版。 王君九编《缘督庐日记抄》出版。 矢吹庆辉《鸣沙余韵解说》出版。 1934年 4月,铃木贞太郎(大拙)、公田连太郎编《燉煌出土荷泽神会禅师语录·六祖坛经·兴圣寺本六祖坛经》出版。 7月,金九经编《薑园丛书》出版。 8月,向达、王重民由北平图书馆派往英国博物馆、法国国立图书馆,调查所藏敦煌文献。 11月,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察敦煌莫高窟。 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一编出版,至1956年出齐九编。 张维编《陇右方志录》出版,著录西北地方志书二百五十六种。 向达发表《唐代俗讲考》。 1935年 1月,北平图书馆写经组编成《敦煌石室写经详目》,后因中日战争而未刊。 6月,铃木大拙《燉煌出土少室逸书》自印出版。 12月15日至21日,《中央时事周报·学觚》刊登《德化李氏出售敦煌写本目录》。 刘復主编《十韵汇编》出版。 日本佐伯好郎《景教之研究》出版。 英国托玛斯《有关西域的藏文文献和文书》第1卷出版,至1963年共出四卷。 张其昀沿河西走廊至敦煌考察,撰《西北旅行记》。 日本神田喜一郎赴巴黎调查敦煌写本。 姜亮夫1935年至1937年旅欧先后在巴黎法国国立图书馆、伦敦英国博物馆调查敦煌写卷。 王重民发表《金山国坠事零拾》和《巴黎敦煌残卷叙录》。 1936年 6月,铃木大拙《校刊少室逸书及解说》出版。 8月,《食货》专辑《唐户籍簿丛辑》出版。 9月,向达译《斯坦因西域考古记》出版。 许国霖《敦煌石室写经题记汇编》由佛学书局出版,辑录题记六百四十五则。 苏联弗路格发表《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藏汉文佛经古写本目录》,著录敦煌写本一百六十一件。 孙楷第发表《敦煌写本张议潮变文跋》。 1937年 3月,仁井田陞《唐宋法律文书之研究》出版。 4月,日本上原芳太郎编《新西域记》出版。 5月,王重民发表《敦煌本历日之研究》。 8月,许国霖编《敦煌石室写经题记与敦煌杂录》出版。 日本松本荣一《敦煌画的研究》出版。 佐伯好郎《中国的景教文献和遗物》出版。 李丁龙到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 1938年 8月,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出版。神田喜一郎《燉煌秘籍留真》出版。 华尔纳《万佛峡一所九世纪石窟佛教壁画研究》出版。英国贝利《于阗文献选刊》出版。 日本那波利贞发表《梁户考》、《关于唐代的社邑》。日本平出久雄、林谦三发表《敦煌舞谱》。 1939年 12月,日本宇井伯寿《禅宗史研究》出版。 罗振玉《贞松堂藏西陲秘籍丛残》影印出版。 法国拉露编《国立图书馆所藏敦煌藏文写本注记目录》第1卷出版,至1961年共出三卷。 陈寅恪发表《敦煌石室写经题记汇编序》。 王重民发表《巴黎伦敦所藏敦煌残卷叙录》。 向达发表《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 1940年 金祖同辑录《流沙遗珍》影印出版。 日本结城素闻编《西域画聚成》出版。 陈寅恪发表《秦妇吟校笺》。 袁同礼发表《国立北平图书馆现藏海外敦煌遗籍照片总目》。 法国邦旺尼斯特编《粟特语文献》、《粟特语文献选刊》出版。 吴作人、关山月、黎雄才等先后赴敦煌临摹壁画。 1941年 春,张大千赴敦煌临摹壁画。 10-12月,于右任视察西北,曾至敦煌,1942年为文建议设立敦煌艺术学院。 罗振玉《贞松老人遗稿》第一集出版,第二、三集分别于1943年、1947年出版。 日本大正大学图书馆编印《大英图书馆藏斯坦因搜集敦煌所出未传古逸稀见佛典摄影目录》。 挪威柯诺夫《印度事务部图书馆藏Ch. Ⅱ003号于阗文医药文献》出版。 教育部组织以王子云为团长的艺术文物考察团赴西北考察,期间拍摄一批敦煌照片。 向达发表《敦煌学导论》。 那波利贞发表《中晚唐时代敦煌地方佛教寺院碾硙经营》、《从敦煌发见文书看中晚唐时代佛教寺院之钱谷布帛类贷借营利事业经营实况》。 1942年 本年春至1943年,中央研究院组织西北史地考察团,向达等参加考察千佛洞、榆林窟、阳关、玉门关等遗迹。向达后在《大公报》发表《论敦煌千佛洞的管理研究及其他连带的几个问题》。 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委会成立,高一涵、常书鸿任正副主任。 何正璜、卢善群在重庆中央大学举办临摹敦煌壁画展。 仁井田陞《中国身份法史》出版。 日本玉井是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出版。 张大千在敦煌临摹壁画期间,推究壁画年代,发现唐人书壁莫高窟记及上元二年(675)画工题记,并对莫高窟重新编号,计编三百零九号。 日本藤枝晃发表《沙州归义军节度使始末》。 1943年 1月7日,贺昌群发表《敦煌千佛洞应归国有赞议》。 3月24日,常书鸿等人到达敦煌开始工作。 5月,《说文月刊》第3卷10期出版敦煌特辑专号。 8月,张大千在兰州举办临摹敦煌壁画展览。 傅芸子《白川集》出版。 英国李约瑟赴敦煌莫高窟考察。 史岩在莫高窟作石窟供养人题识考察时,曾利用敦煌官厅编号对洞窟编号。 1944年 1月,张大千在成都、重庆举办临摹“敦煌壁画展”。 2月1日,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直属教育部,常书鸿任所长,李浴、史岩、董希文、苏莹辉、潘絜兹等先后赴敦煌工作。 中央研究院组织西北科学考察团,向达、夏鼐、阎文儒组成历史考古组,集中敦煌工作,期间曾在大小方盘城及老爷庙进行发掘。夏鼐撰《敦煌考古漫记》、阎文儒撰《河西考古杂记》记其事。 8月30日,敦煌艺术研究所从土地庙五尊残塑像中获六朝写本六十余卷、残片三十二块。苏莹辉12月1日在《西北日报》发表《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新发现北魏写经颠末记》,报道发现经过。 12月,向达发表《记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境》。 1945年 5月,铃木大拙编、古田绍钦校《燉煌出土积翠轩本绝观论》出版。 英国贝利编《于阗语文献集》第一册出版,至1985年共出七册。 敦煌艺术研究所在重庆中苏文化协会举办敦煌壁画展。 抗战胜利后,教育部下令撤销敦煌艺术研究所。经向达、夏鼐、常书鸿等人奔走,旋即恢复该所建制。 1946年 5月,敦煌艺术研究所改隶中央研究院。段文杰、霍熙亮、范文藻及孙儒僩、欧阳琳、李承仙、史苇湘等先后至研究所工作。 邦旺尼斯特《粟特语吠桑檀罗本生故事研究》出版。 李子青发表《莫高窟艺术志》。 巴考、托玛斯、图森编《敦煌发现的吐蕃历史文书》出版。 1947年 2月,史岩《敦煌石窟画像题识》出版。 9月,神田喜一郎编《敦煌秘籍留真新编》影印出版。冬,敦煌艺术研究所对莫高窟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进行编号,1948年春完成,计四百六十五号。 罗福颐发表《敦煌石室稽古录》。 1948年 6月,日本羽田亨《西域文化史》出版。 7月,万斯年辑译《唐代文献丛考》出版。 8月,常书鸿携壁画临本六百余幅在南京、上海展览。 9月,北京大学五十周年校庆期间,举办敦煌考古工作展览,印行《北京大学五十周年纪念敦煌考古工作展览概要》。 美国文森特夫人在敦煌考察,首次拍摄彩色照片,于1953年出版《神圣的绿洲》。 托玛斯《南语——汉藏边境地区的一种古代语言》出版。 法国菲利奥札《龟兹语医药与占卜文献残卷》出版。 王庆菽赴欧,在巴黎法国国立图书馆拍摄、过录一批敦煌俗文学写本。 1949年 10月,敦煌艺术研究所完成莫高窟壁画和塑像分类与编目工作。 谢稚柳《敦煌石室记》出版。 法国谢和耐《荷泽神会禅师语录》出版。 1950年 1月,王重民辑《敦煌曲子词集》出版。 向达发表《西征小记》。 1951年 2月,敦煌艺术研究所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 4月10日,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央历史博物馆联合在北京天安门内午门举办大规模“敦煌文物展览”,展出壁画临摹品等一千余件,并由荣宝斋出版《敦煌壁画选辑》。 4月至5月,《文物参考资料》第2卷4、5期出版《敦煌文物展览特刊》上、下册,共收文章二十二篇。 5月,铃木大拙《禅思想史研究》第2卷出版。 向达等人所著《敦煌》出版。 6月,赵正之、莫宗江、宿白、余鸣谦等对莫高窟进行全面勘察。由陈明达整理成《敦煌石窟勘察报告》发表。 10月,常书鸿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缅甸,在德里、孟买、曼德拉等城市举办敦煌艺术展览。 蓝玉崧编《敦煌壁画音乐资料提要》油印刊行。 贝利编《于阗语佛教文献集》出版。 敦煌文物研究所重新对莫高窟洞窟进行编号,计四百八十六号。 1952年 5月,英国博物馆东方部主任葛蕾应邀访问敦煌莫高窟。 9月,敦煌文物研究所在兰州举办“敦煌壁画临摹作品展”。 10月,日本榎一雄访英,促成将英藏敦煌文献(Or.8210/1—6980)摄成缩微胶卷。 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木刻水印《敦煌壁画选》第一、二辑出版,至1954年共出三辑。 日本太田辰夫编《敦煌出土佛典口语资料目录》油印发行。 法国戴密微《拉萨宗教会议》(一译《吐蕃僧诤记》)出版。 日本福山敏男发表《敦煌石窟编年试论》。 1953年 1月,日本龙谷大学成立西域文化研究会。4月,许良工等临绘《敦煌图案选》出版。 9月,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编《敦煌藻井图案》出版。 法国马伯乐《斯坦因第三次中亚探险所得汉文文书》出版。 郑振铎视察莫高窟,提出出版一百八十卷《敦煌石窟全集》构想。 1954年 11月,任二北《敦煌曲初探》出版。 12月,周绍良编《敦煌变文汇录》出版。 法国旺迪埃一尼古拉《舍利弗与六师外道图卷考》出版。 日本山本达郎发表《敦煌发见计帐样文书残简——大英博物馆所藏斯坦因携来汉文文书613号》。 敦煌文物研究所在第220窟甬道拆墙时,发现新样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图、供养人像和题记等。 1955年 5月,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出版。 6月,东北美术专科学校图案系编《敦煌图案》出版。 9月,敦煌文物研究所与故宫博物院联合在故宫奉先殿举办“敦煌艺术展览”。 10月,印度国际大学艺术院院长巴曼在敦煌考察,临摹壁画。 姜亮夫《瀛涯敦煌韵辑》出版。 11月,谢稚柳《敦煌艺术叙录》出版。美国德莱斯顿《佛本生赞研究》出版。 1955年至1957年,日本平凡社出版有关中国书法的《书道全集》,其中第三、五、六、七、八、九、十集,汇集大量敦煌写经书法精品。 1956年 4月,张大千在东京举办敦煌临摹作品展。 5月,张大千在巴黎东方美术馆举办敦煌临摹画展。 6月,孙楷第《俗讲、说话与白话小说》出版。 10月,为纪念释迦牟尼佛诞辰二千五百周年,敦煌文物研究所应邀在印度举办敦煌壁画展。 12月,姜亮夫《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出版。 龙谷大学西域文化研究会编印《龙谷大学藏敦煌古经现存目录》。 谢和耐《中国五—十世纪的寺院经济》出版。 文化部文物局批准抢救莫高窟第248—259窟一带早期洞窟的危崖加固试点工程。 敦煌文物研究所发表《安西榆林窟全面勘察的科学报告》。 英国崔维泽发表《唐代寺院经济》。 1957年 2月,潘絜兹《敦煌莫高窟艺术》出版。 2月至3月,敦煌文物研究所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举办“敦煌艺术展览”。 4月,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出版。 6月,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摹本《敦煌壁画集》出版。 8月,王重民、王庆菽、向达、周一良、启功、曾毅公录校《敦煌变文集》出版。 9月,日本林谦三著、潘怀素译《敦煌琵琶谱的解读研究》出版。 11月,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以英藏敦煌写本(S.1—6980)缩微胶卷与北京图书馆藏敦煌写本(1—8697)缩微胶卷进行交换。 11月,中央美术学院暨华东分院敦煌艺术考察队编《敦煌壁画临本选集》出版。 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艺术画库》开始出版,至1959年共出十二种。 潘絜兹编《敦煌壁画》出版。 刘铭恕据英藏敦煌写本缩微胶卷编成《斯坦因劫经录》。 羽田亨《羽田博士史学论文集》第一册出版。 托玛斯《东北藏区的古代民间文学》出版。 英国翟林奈《英国博物馆藏敦煌汉文写本注记目录》出版。 日本东洋文库设立敦煌文献研究会,铃木俊主持。 捷克斯洛伐克文物保护专家约瑟夫·格拉尔应聘协助研究莫高窟壁画保护方法。 日本考古学会派驹井和爱、通口隆康、冈崎敬到敦煌考察。 苏联科学院列宁格勒东方学研究所设立敦煌研究组,1963年改名敦煌写本研究组。 苏联科学院邀请郑振铎指导孟列夫等人整理研究敦煌文献。 敦煌文物研究所完成莫高窟塑像编号工作,共计二千四百十五尊。 金毓黻发表《从榆林窟壁画耕作图谈唐代经济》。 王永兴发表《敦煌唐代差科簿考释》。 日本池田温发表《论敦煌发现的唐大历四年手实残卷》。 1958年 1月5日,敦煌文物研究所在日本东京、京都举办“中国敦煌艺术展览会”。 1月,金维诺发表《敦煌壁画中的中国佛教故事》。 2月,常书鸿编、北川桃雄译《敦煌塑像》在东京出版。 3月,劳幹《敦煌艺术》出版。 6月,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出版。 日本西域文化研究会编《西域文化研究》第1卷《敦煌佛教资料》出版。 金维诺发表《祇园记图与变文》。 1959年 3月,潘絜兹编《敦煌壁画服装资料》出版。 3月,《西域文化研究》第2卷《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资料》上册出版。 5月,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唐代图案选》出版。 5月,吴曼公发表《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 8月,仁井田陞《中国法制史研究》第一册出版,至1964年3月共出四册。 10月,敦煌文物研究所在北京故宫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艺术展览”。 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出版。 日本东洋文库编成《敦煌文献研究论文目录》。 葛蕾《敦煌石窟佛教壁画》出版。 1960年 3月,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壁画》出版。 3月,日本大渊忍尔编《敦煌道经目录》出版。 3月,《西域文化研究》第3卷《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资料》下册出版。 4月,秦岭云《敦煌壁画艺术》出版。 常书鸿主编《敦煌彩塑》出版。 11月,日本寺冈龙含《敦煌本郭象注庄子南华真经辑影》出版,1961年出版《敦煌本郭象注庄子南华真经校勘记》,1966年出版《敦煌本郭象注庄子南华真经研究总论》。 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唐代藻井图案》出版。 吴曼公《敦煌壁画》出版。 苏莹辉《敦煌学概要》出版。 神田喜一郎《敦煌学五十年》出版。 魏礼编《敦煌的民谣与故事选集》出版。 吴其昱《敦煌发现七世纪道教佚经〈本际经〉写本》出版。 贝利、恩默瑞克编《塞语文书》开始出版,至1973年共出六辑。 第二十五届国际东方学大会在莫斯科举行,会上苏联介绍所藏敦煌写本概况。 藤枝晃发表《敦煌写本的文字概况》。 1961年 3月4日,国务院公布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月,《西域文化研究》第4卷《中亚古代语文献》出版。 9月,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资料室编《敦煌资料》第一辑出版。 日本入矢义高编《〈敦煌变文集〉口语语汇索引》油印出版。 丹麦阿斯木森《于阗语普贤行愿赞研究》出版。 敦煌文物研究所在北京故宫举办“敦煌飞天、供养人专题展览”。 1962年 2月,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上海博物馆在上海举办“敦煌艺术展览”和“敦煌飞天”、“敦煌服饰”、“敦煌图案”三个专题展览。 3月,《西域文化研究》第5卷《中亚佛教美术》出版。 4月,杨公骥《唐代民歌考释及变文考论》出版。 5月,王重民、刘铭恕等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出版。8月,文化部副部长徐平羽在敦煌考察,建议应对莫高窟进行大规模维修加固,获国务院批准。 比利时瓦雷·普散编《印度事务部图书馆所藏敦煌出土藏文写本目录》出版。 唐长孺发表《关于归义军节度使的几种资料跋》。韩国磐发表《根据敦煌和吐鲁番发现的文书略谈有关唐代均田制的几个问题》。 1963年 3月,《西域文化研究》第6卷《历史与美术的诸问题》出版。 5月,王重民发表《补全唐诗》。 7月,国务院拨款对莫高窟危崖(长达576米、三百五十四个洞窟)进行加固工程,同时进行考古发掘,至1966年基本竣工。 法国巴尔比《敦煌藏文本罗摩衍那故事》出版。 英国达布斯《新疆探查史》出版,1976年6月新疆博物馆出汉译油印本。 英国格林斯泰德编《英国博物馆藏敦煌汉文写本注记目录题名索引》印行。 苏联孟列夫《影印敦煌赞文附宣讲》、《维摩诘经变文与十吉祥变文研究》出版。 孟列夫主编《苏联科学院亚洲民族研究所藏敦煌汉文写本注记目录》第1卷出版,第2卷1967年出版。 1964年 3月,《东方学报》(京都)第35卷敦煌研究特刊出版。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刊印《守屋孝藏氏蒐集古经图录》。 台北中国文化大学成立敦煌学研究所。 6月,日本三木荣发表《西域出土医药关系文献总合解说目录》。 11月,日本东洋文库敦煌文献研究委员会编纂印行菊池英夫、池田温编《斯坦因敦煌文献及研究文献中业经引用介绍的西域出土汉文文献分类目录初稿:公文书》出版;其后陆续出版土肥义和编《寺院文书》、吉冈义丰编《道教之部》、金冈照光编《敦煌出土文学文献分类目录及解说》,至1971年出齐。 罗寄梅、刘先夫妇应美国纽约国际博览会邀请,展出所摄八十余幅敦煌壁画。 敦煌文物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合作研究敦煌西夏石窟。 敦煌文物研究所在莫高窟维修加固后,重新编定窟号,共计四百九十二号。 1965年 3月,日本野上俊静编《大谷大学所藏敦煌古写经》印行,1972年续集出版。 6月,陈铁凡《敦煌本商书校证》出版。 巴宙《敦煌韵文集》出版。 日本池田温发表《八世纪中叶敦煌的粟特人聚落》。 1966年 陈祚龙《悟真《816—895》的生平与著作》出版。 席泽宗发表《敦煌星图》。 潘吉星发表《敦煌石室写经纸的研究》。 藤枝晃发表《敦煌写本概论》。 1967年 5月,日本柳田圣山《初期禅宗史书之研究》出版。美国阎波尔斯基《敦煌写本六祖坛经》出版。 法国麦克唐纳编《吐蕃民间文学研究资料》第一册出版,第二册1971年出版。 日本上山大峻发表《大蕃国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成研究》。 日本佐藤武敏发表《唐代地方水利设施的管理》。 1968年 10月,铃木大拙《禅思想史研究》第3卷出版。 12月,胡適《胡適校敦煌唐写本神会和尚遗集·附胡先生晚年的研究》出版。 贝利编《塞语文书——转写译注卷》出版。 潘重规发表《国立中央图书馆所藏敦煌卷子题记》。 1969年 8月,苏莹辉《敦煌论集》出版。 8月,蔡主宾《敦煌写本儒家经籍异文考》出版。 1970年 9月,潘重规《唐写本文心雕龙残本合校》、《敦煌诗经卷子研究论文集》出版。 12月,邵红《敦煌石室讲经文研究》出版。 谢和耐、吴其昱等编《敦煌汉文写本目录》第一册出版。 美国特肯《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世亲〈阿毗达磨俱舍论〉安慧疏的回鹘文译本》出版。 法国韩百诗主持、里博与维亚编《集美博物馆和国立图书馆所藏敦煌丝织品》出版。 英国麦肯吉《粟特语〈佛说善恶因果经〉》出版。 陈祚龙编《唐五代敦煌名人邈真赞》出版。 法国石泰安发表《敦煌吐蕃文书中有关苯教仪轨的故事》。 1971年 3月,日本柳田圣山编译《初期的禅史Ⅰ》出版,1976年出版《初期的禅史Ⅱ》。 6月,日本金冈照光《敦煌的文学》出版。 法国麦克唐纳夫人编《纪念拉露藏学研究论集》出版。法国哈密顿《敦煌回鹘文写本善恶二王子的佛教故事》出版。 饶宗颐著、戴密微法译《敦煌曲》出版。 池田温发表《中国古代籍帐集录》。 1972年 8月,罗宗涛《敦煌讲经变文研究》出版。 11月,金冈照光《敦煌的民众》出版。 11月,潘重规编《瀛涯敦煌韵辑新编》出版。 张大千编《大风堂临摹敦煌壁画》出版。 法国布隆多《敦煌写本中的吐蕃马学和马医学研究资料》出版。 藤枝晃发表《敦煌写本编年研究》。 1973年 1月,法国高等实验研究院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成立法国敦煌写本与相关文献研究组(又名第438联合研究组),从事敦煌文献研究。 3月,日本上田正编《切韵残卷诸本补正》出版。 3月,潘重规编《瀛涯敦煌韵辑别录》出版。 戴密微《戴密微佛学论文选集》、《戴密微汉学论文选集》出版。 英国崔维泽发表《敦煌文献所见唐代统治阶级的成份》。 池田温发表《唐代户籍及有关文件》。 藤枝晃发表《敦煌历日谱》。 1974年 7月,《敦煌学》创刊,初由香港新亚研究所敦煌学会主办,自1982年第5期改由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敦煌学会主办,现归嘉义中正大学中文系暨研究所敦煌学会负责。 10月,罗宗涛《敦煌变文社会风俗事物考》出版。 韩百诗主编《集美博物馆所藏敦煌绢幡绘画解说》出版,《图版》1976年出版。 1975年 1月,潘重规《列宁格勒十日记》出版。 9月,日本堀池春峰、田中稔、山本信吉编《唐招提寺古经选·长老孝顺纳经》出版。 10月,敦煌文物研究所对莫高窟第220窟甬道重层壁画进行整体搬迁。 12月,《敦煌学》第二辑出版台北中央图书馆藏敦煌卷子专号。 柳田圣山主编的《胡適禅学案》出版。 日本堀敏一《均田制研究——中国古代国家的土地政策与土地所有制》出版。 英国卡尔美《早期汉藏艺术》出版。 台北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成立敦煌学研究小组。 1976年 3月,日本牧田谛亮《疑经研究》出版。 11月,日本林秀一《孝经学论集》出版。 12月,潘重规编《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敦煌卷子》出版。 麦肯吉《英国图书馆所藏粟特语佛教文献》出版。 意大利富安敦《七世纪末中国的政治宣传和思想意识》出版。 敦煌文物研究所考古组发表《敦煌莫高窟53窟窟前遗址》、《敦煌莫高窟北朝壁画中的建筑》。 1977年 1月,潘重规编《敦煌云谣集新书》出版。 6月,陈铁凡编《敦煌本孝经类纂》出版。 匈牙利米尔斯基《考古探险家斯坦因爵士传》出版,1992年汉译本出版。 日本东洋文库西藏研究委员会编印十二卷本《斯坦因蒐集藏语文献解题目录》开始出版,至1988年出齐。 敦煌文物研究所资料室发表《敦煌文物研究所藏敦煌遗书目录》。 1978年 3月,日本驹泽大学禅宗史研究会编《慧能研究》出版。 3月,大渊忍尔编《敦煌道经目录编》出版。 5月,日本金谷治编《唐抄本郑氏注论语集成》出版。 8月,潘重规主编《敦煌俗字谱》出版。 12月,《文物》出版敦煌学专辑。 12月,敦煌文物研究所编两种版本之《敦煌彩塑》出版。 山本达郎、池田温、冈野诚编《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文书集·法制文书》(释文篇)出版。1980年出版第二册《图版篇》。 麦克唐纳夫人、今枝由郎编二卷本《国立图书馆所藏藏文文书选刊》出版,至1979年出齐。 饶宗颐《敦煌白画》出版。 1979年 1月,兰州大学历史系成立敦煌学研究小组。 2月,大渊忍尔编《敦煌道经图录编》出版。 4月,陈祚龙《敦煌学海探珠》出版。 5月,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一辑出版,至1994年5月已出十三辑。 5月,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出版。 7月至10月及1980年4月至6月,敦煌文物研究所在第130窟南进行窟前发掘,发现窟前殿堂遗址和第493窟(龛)。 9月,沈英名、孟玉《敦煌云谣集新校订》出版。 9月20日至28日,法国国立图书馆举办“伯希和百周年寿诞和中亚宝藏”展览,同时出版《中亚宝藏》。 10月2日至4日,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敦煌研究组在巴黎举办纪念伯希和诞辰百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主题为“五至十一世纪中亚写本与碑铭”。 《阳关》(双月刊)创刊,有敦煌艺术、丝路风物等栏目。英国恩默瑞克《于阗文献指南》刊印。 德国茨默、卡拉《回鹘文死亡之书研究》出版。 巴宙《大乘二十二问之研究》出版。 法国苏远鸣主编《敦煌研究论文集》出版。 1980年 2月,兰州大学历史系敦煌研究小组主办《敦煌学辑刊》试刊,1983年正式创刊。 4月,日本榎一雄编《讲座敦煌》第1卷《敦煌的自然与现状》出版。 5月,日本土桥秀高《戒律之研究》出版。 5月,张锡厚《敦煌文学》出版。 6月,金荣华主编《敦煌俗字索引》出版。 7月,榎一雄编《讲座敦煌》第2卷《敦煌的历史》出版。 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飞天》出版。 唐长孺发表《唐肃代期间的伊西北庭节度使及留后》。 池田温编《讲座敦煌》第3卷《敦煌的社会》出版。 10月,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出版,1983年出版藏文版。 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的艺术宝藏》出版。 11月,日本篠原寿雄、田中良昭编《讲座敦煌》第8卷《敦煌佛典与禅》出版。 12月,陈梦家《汉简缀述》出版。 敦煌文物研究所编五卷本《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日文版出版,至1982年出齐。1982年至1987年中文版出版。 美国特肯《元代回鹘文佛典》出版。 美国乌兹《佛教粟特语研究概述》出版。 英国霍普科克《丝绸之路上的外国魔鬼》出版,1982年杨汉章汉译本出版。 1981年 1月,姜伯勤发表《唐敦煌书仪写本所见的沙州玉关驿户起义》。 2月,向达辑《大唐西域记古本三种》出版。 3月,潘重规《敦煌词话》出版。 4月8日至5月23日,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藤枝晃在南开大学历史系讲学。 4月,吴曼英、李才秀、刘恩伯编《敦煌舞姿》出版。 7月15日至9月9日,中国唐史学会组织丝绸之路考察队,在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等处考察一周。 7月,北京图书馆善本组编印《敦煌劫余录续编》。 9月,黄永武编《敦煌宝藏》开始出版,至1986年8月共出一百四十册。 9月11日至15日,甘肃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在敦煌莫高窟举办敦煌文物保护研究学术讨论会。 莫高窟举办敦煌文物保护研究学术讨论会。 12月,潘重规编《敦煌变文论辑》出版。 尚志钧辑《唐新修本草》出版。 今枝由郎《敦煌藏文写本“生死轮回史”研究》出版。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敦煌研究组编《敦煌研究论文集新编》出版。 巴黎亚洲学会编《五至十一世纪高地亚洲写本与碑铭国际学术讨论会纪要》出版。 伯希和《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整理本由法兰西学院、亚洲研究所、中亚与高地亚洲研究中心开始出版,至1992年共出六卷;1993年4月汉译本出版。 敦煌文物研究所对石窟烟薰壁画进行清洗试验,至1982年结束。 1982年 2月,日本竺沙雅章《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出版。 3月,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研究文集》出版。 4月,敦煌文物研究所在日本东京等地举行“中国敦煌壁画展”。 周绍良、白化文编《敦煌变文论文录》出版。 5月,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编《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一辑出版,至1990年共出五辑。 敦煌文物研究所主办《敦煌研究》试刊发行,1983年12月正式创刊。 7月,王重民、孙望、童养年编《全唐诗外编》出版。陈祚龙《敦煌学要籥》出版。 周林和季羡林在北京大学主持召开敦煌吐鲁番学会筹备会第一次会议。 7月24日至8月5日,敦煌文学研究座谈会分别在兰州和敦煌举行。 8月,郑阿财《敦煌孝道文学研究》出版。 9月,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室主办《敦煌文学研究通讯》创刊,1985年1月易名《敦煌语言文学通讯》。 11月,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出版。 戴密微《王梵志诗附太公家教》出版。 韦陀编《西域美术——英国博物馆所藏斯坦因收集品》第1卷出版,至1984年三卷出齐。 季羡林发表《一张有关印度制糖法传入中国的敦煌残卷》和《对〈一张有关印度制糖法传入中国的敦煌残卷〉的一点补充》。 叶栋发表《敦煌曲谱研究》。 1983年 1月15日,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 日本《朝日新闻》主办、英国博物馆与英国图书馆协办“敦煌楼兰古文书展览”在日本京都展出。 2月,日本田中良昭《敦煌禅宗文献之研究》出版。 山口瑞凤《吐蕃王国成立史研究》出版。 2月,敦煌文物研究所在法国巴黎自然史博物馆举办“中国敦煌壁画展”;21日至23日,中法学者举行敦煌壁画和写本学术讨论会,1984年12月,会议论文集《敦煌壁画和写本》出版。 3月26日,西北师范学院敦煌学研究所成立。 4月,中国唐史学会丝绸之路考察队编《丝路访古》出版。 日本关西地区森安孝夫、熊本裕、高田时雄、武内绍人、吉田丰组成青年敦煌学者协会。 5月,文化部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成立敦煌古文献编辑委员会。 6月,苏莹辉《敦煌论集续编》出版。 7月,周祖谟编《唐五代韵书集存》出版。 潘重规编《敦煌变文集新书》上册出版,1984年1月出版下册。 8月15日至22日,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在兰州举行成立大会;随后召开“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 8月,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室编《关陇文学论丛》第二集敦煌文学专集出版。 王尧、陈践译注《敦煌吐蕃文献选》出版。 罗秉芬、黄布凡编译《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选编》出版。 8月31日至9月7日,第三十一届国际亚洲和北非人文科学会议在日本举行,会议设敦煌吐鲁番研究组。 日本川口久雄编《敦煌资料与日本文学》1983年8月至1984年3月印行。 10月,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出版。 唐长孺主编《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出版;1990年出版《二编》。 11月,苏莹辉《瓜沙史事丛考》出版。 阎崇璩编《敦煌变文词语汇释》影印刊行。 由编集委员会主编的《讲座敦煌》第4卷《敦煌与中国道教》出版。 苏远鸣编《敦煌汉文写本目录》第三册出版。 苏联邱古耶夫斯基《敦煌汉文文书》第一册出版。美国梅维恒编《敦煌通俗叙事文学作品》出版。 美国沃伦·赖与兰卡斯特著《汉藏两地的早期禅宗》出版。 兰州大学历史研究所敦煌学研究室成立。 曹怀玉发表《西北师院历史系文物室藏敦煌经卷录》。 1984年 3月,林梅村、李均明编《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出版。 4月,王重民《敦煌遗书论文集》出版。 7月,唐长孺发表《敦煌所出郿县尉判集中所见的唐代防丁》。 林聪明《敦煌俗文学研究》出版。 罗振玉辑、何广棪校点《新印校点本瓜沙曹氏年表》出版。 庄壮《敦煌石窟音乐》出版。 8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基础上,扩建成立敦煌研究院。 沙知、孔祥星编《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出版。 9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编《汉简研究文集》出版。 10月,《西北师范学院学报》出版敦煌学研究增刊。 10月16日至24日,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语言文学分会在杭州成立,并举行学术讨论会,姜亮夫任会长。 牧田谛亮、福井文雅编《讲座敦煌》第7卷《敦煌与中国佛教》出版。 山本达郎、土肥义和编《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文书集·户籍文书》(释文篇)出版,1985年出版《图版篇》。 梁翰承、冉云华、饭田昇太郎、普雷斯顿编《慧超日记:往五天竺国传》出版。 孟列夫《妙法莲华经变文研究》出版。 南京大学中文、历史等系联合成立敦煌学研究组。 酒泉地区敦煌学学习研究会成立。 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南区南段进行洞窟加固工程,至1985年结束。 1985年 3月,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敦煌学论集》出版。 张大千《漠高窟记》出版。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主编、姜镇庆与那向芹译《敦煌学译文集》出版。 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译丛》第一辑出版。 5月,程南洲《伦敦所藏敦煌老子写本残卷研究》出版。 6月,张澍辑、李鼎文校点《续敦煌实录》出版。 四川博物馆编《张大千临橅敦煌壁画》出版。 黄永武编《敦煌丛刊初集》出版。 王三庆《敦煌本古类书语对研究》出版。 7月,周一良发表《唐写本书仪中所见的唐代婚丧礼俗》。 8月3日至9日,1985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术讨论会在乌鲁木齐举行。部分论文分别发表在1986年1期的《中国史研究》与《敦煌学辑刊》。 8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舞蹈分会成立,董锡玖任会长。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音乐分会成立,蓝玉崧任会长。 日本山口瑞凤编《讲座敦煌》第6卷《敦煌胡语文献》出版。 敦煌文物研究所编《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石窟·艺术编》上册出版,下册于1987年出版。 9月,段文杰主编《敦煌壁画》出版。 雷侨云《敦煌儿童文学研究》出版。 10月,徐祖蕃、秦明智、荣恩奇编《敦煌遗书书法选》出版。 姜亮夫《莫高窟年表》出版。 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联合在兰州举办敦煌壁画展览。 敦煌研究院在日本东京、奈良、福冈、长野、静冈等地举办“中国敦煌展览”,展品一百余件,至次年3月结束。 11月3日,浙江省敦煌学研究会成立,姜亮夫任会长。 12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北京资料中心阅览室试开放。 何丙郁、何冠彪《敦煌残卷占云气书研究》出版。 潘玉闪、马世长《莫高窟窟前殿堂遗址》出版。 日本水原渭江《敦煌舞谱之解读研究》出版。 饶宗颐编二十九卷本《敦煌书法丛刊》出版。 甘肃丝绸之路研究会在兰州成立,赵俪生任会长。 1986年 1月,叶栋《敦煌琵琶曲谱》出版。 4月,王尧、陈践编《敦煌吐蕃文书论文集》出版。 5月,周凤五《敦煌写本太公家教研究》出版。 林玫仪《敦煌曲子词斠证初编》出版。 6月,黄永武编十八卷本《敦煌古籍叙录新编》出版。 8月1日至3日,台湾汉学研究资料及服务中心举办“敦煌学国际研讨会”,会议曾展出台湾所藏敦煌写本一百五十余卷。12月,“汉学研究”出版敦煌学国际研讨会论文专集。 8月,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编《中亚美术》出版,刊布该馆所藏大谷探险队从敦煌、吐鲁番等地所获纸画、绢画、壁画等。 9月22日至25日,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语言文学分会在酒泉举行学术讨论会。 9月,黄永武编《敦煌遗书最新目录》出版。 10月,常沙娜编《敦煌历代服饰图案》出版。 11月,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出版,二至五辑1990年7月至9月出版。 敦煌研究院所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出版。 韩国磐主编《敦煌吐鲁番出土经济文书研究》出版。 山本达郎、池田温编《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文书集·契券文书》(释文篇)出版,1987年出版《图版篇》。 美国马克瑞《北宗与早期禅宗的形成》出版。 哈密顿编《敦煌九一十世纪回鹘文写本汇编》出版。 季羡林发表《敦煌学、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吴织、胡群耘发表《上海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目录》。 榆林窟文物保管所成立。 敦煌研究院与甘肃省考古研究所、敦煌县博物馆联合发掘敦煌机场古墓群。 敦煌研究院与内蒙古师范大学蒙文系合作对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回鹘蒙文题记进行调查,至1987年结束,《敦煌石窟回鹘蒙文题记考察报告》于1990年发表。 1987年 3月至4月,敦煌文物研究所编《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文史遗书编》上下册出版。 兰州商学院丝绸之路敦煌学研究室成立。 4月,郑阿财、朱凤玉编《敦煌学研究论著目录》出版。5月,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出版。 李桂英编《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敦煌遗书目录》发表。 6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协助,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在香港联合举办“国际敦煌吐鲁番学术会议”。会议期间,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与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敦煌吐鲁番文物展览”,并印行《敦煌吐鲁番文物》展品图版一册。 6月,邝士元编《敦煌学研究论著目录(1899—1984)》出版。 姜亮夫《敦煌学论文集》出版。 8月,林悟殊《摩尼教及其东渐》出版。 张鸿勋编《敦煌讲唱文学作品选注》出版。 王庆菽《敦煌文书论文集》出版。 9月20日至27日,敦煌研究院在敦煌举办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 10月,李骞《敦煌变文话本研究》出版。 苏莹辉《敦煌文史艺术论丛》出版。 11月至翌年1月,敦煌研究院在东京等地举办“敦煌·西夏王国展览”。 12月,周绍良主编《敦煌文学作品选》出版。 陈铁凡《孝经郑注校证》出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十一届全体会议将中国敦煌莫高窟、泰山、长城、故宫、秦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猿人洞等六大文化遗存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任半塘编《敦煌歌辞总编》出版。 12月26日,浙江省敦煌学研究会在杭州举行年会。韩国五十余位汉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发起组织韩国敦煌学会,檀国大学教授车柱环任会长。 朱凤玉《王梵志诗研究》出版。 德国施寒微编译《汉文摩尼教典》。 法国戴仁主编《纪念藤枝晃敦煌研究论集》出版。王尧、陈践《吐蕃时期的占卜研究——敦煌藏文写卷译释》出版。 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与河南省博物馆在郑州联合举办“敦煌莫高窟艺术展”。 1988年 1月,浙江省敦煌学研究会主办《浙江敦煌学》创刊。 1月29日至30日,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与台湾唐史研究学者联谊会联合举办第一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议,会议设“文学与敦煌组”。 2月,高田时雄《敦煌资料所见之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出版。 3月20日,滨田隆率日本文化厅考察团一行七人,在莫高窟进行二天考察,与敦煌研究院达成中日合作科学保护莫高窟协议。 4月,段文杰《敦煌石窟艺术论集》出版。 7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语言文学分会编《敦煌语言文学研究》出版。 8月,《文史知识》出版“敦煌学专号”。 刘伶《敦煌方言志》出版。 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出版。 8月20日至25日,“1988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 8月20日,中国敦煌吐鲁番学北京资料中心正式成立。 8月24日,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语言文学分会举行会员大会,周绍良为会长。 10月,林其锬、陈凤金辑校《敦煌遗书刘子残卷集录》出版。 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浙江省敦煌学研究会、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语言文学分会编《敦煌语言文学论文集》出版。 马继兴主编《敦煌古医籍考释》出版。 10月4日至8日,日本举行“法日中亚出土文书与档案学术讨论会”。 11月2日,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在南昌市八大山人纪念馆展出。 12月,宋家钰《唐朝户籍法与均田制研究》出版。 法国卡尔梅《大圆满法》出版。 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北区的僧房窟、禅窟、瘗窟进行清理发掘,至1994年结束。 敦煌研究院与日本东京国立文化财保护研究所开始对莫高窟第194窟的小环境进行合作研究。 1989年 3月,刘俊文《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书考释》出版。 4月16日,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西域艺术研究会在乌鲁木齐成立。 5月,白化文、杨宝玉《敦煌学目录初探》出版。 7月,郑阿财《敦煌写卷新集文词九经抄研究》出版。 8月21日至25日,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科技史分会成立大会暨敦煌吐鲁番学科技史学术讨论会在河北昌黎举行。 9月1日至5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学会和敦煌研究院在敦煌联合举行全国石窟保护座谈会及敦煌文物保护科研规划论证会。 9月,牟实库主编《丝绸之路文献叙录》出版。 10月,东京中央公论社出版《大乘佛典·敦煌卷》第1卷,1992年出版第2卷。 周绍良、白化文、李鼎霞编《敦煌变文集补编》出版。萧默《敦煌建筑研究》出版。 11月,高国藩《敦煌民俗学》出版。 12月7日至9日,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语言文学分会和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兰州联合举办敦煌文学讨论会。 12月18日,敦煌民俗学研究会在敦煌成立。 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出版。 杜斗城《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古代天文文物论集》出版。 齐陈骏《河西史研究》出版。 段文杰主编《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敦煌彩塑》出版。 日本中田笃郎编《北京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总目录》出版。 陆庆夫、郭锋、王冀青《中外著名敦煌学家评传》出版。 日本井之口泰淳、臼田淳三、中田笃郎编《旅顺博物馆藏大谷探险队所获敦煌古写经目录·图版》出版。 美国梅维恒《唐代变文》出版。 澳大利亚戴琼《西藏的罗摩衍那故事:敦煌写本译注》出版。 1990年 2月15日至16日,吐鲁番敦煌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意大利威尼斯召开。 2月,项楚《敦煌变文选注》出版。 3月,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出版。 薄小莹《敦煌遗书汉文纪年卷编年》出版。 上山大峻《敦煌佛教之研究》出版。 东洋文库唐代史研究委员会编印《吐鲁番·敦煌出土汉文文书研究文献目录》。 4月12日至16日,滨田隆为团长的日本文化厅代表团访问敦煌,与敦煌研究院就中日合作研究保护莫高窟第53、194窟签署三个文件和备忘录。 4月,饶宗颐《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语文篇——悉昙学绪论》出版。 金冈照光编《讲座敦煌》第9卷《敦煌的文学文献》出版。 程喜霖《汉唐烽堠制度研究》出版。 日本大庭修编《大英图书馆所藏敦煌汉简》出版。 7月9日至17日,台北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与汉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台北第二届敦煌学国际讨论会。 7月,敦煌研究院编《敦煌》出版。 颜廷亮、赵以武辑《秦妇吟研究汇录》出版。 冉云华《中国禅学研究论集》出版。 8月19日,第一届中国敦煌中医药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敦煌举行。 张锡厚编《王梵志诗研究汇录》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敦煌古文献编辑委员会、英国图书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合编《英藏敦煌文献(佛经以外部分)》第1卷出版,全书共十五卷,内索引一卷。至1995年共出十四卷。 10月8日至14日,1990年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敦煌举行。 10月,敦煌研究院编《中国石窟·安西榆林窟》出版。 姜亮夫《瀛涯敦煌韵书卷子考释》出版。 段文杰主编《1987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出版。 郭在贻、张涌泉、黄征《敦煌变文集校议》出版。 12月,饶宗颐《敦煌琵琶谱》出版。 徐自强、李富华等编《敦煌大藏经》陆续出版。 英国辛姆斯一威廉姆斯、法国哈密顿合编《敦煌九一十世纪突厥化的粟特语文书集》出版。 英国韦陀、安·法瑞尔编《千佛洞——丝绸之路上的中国艺术》出版。 1991年 1月,荣新江《话说敦煌》出版。 2月,牛龙菲《敦煌壁画乐史资料总录与研究》出版。 3月,方广錩《佛教大藏经史(八一十世纪)》出版。 4月,项楚《敦煌文学丛考》出版。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编《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论文集》出版。 5月,杜斗城《敦煌五台山文献校录研究》出版。 王永兴《唐勾检制研究》出版。 6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敦煌汉简》出版。 8月,杨际平《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均田制新探》出版。 林聪明《敦煌文书学》出版。 10月,项楚《王梵志诗校注》出版。 11月,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出版。 王素《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出版。 11月25日至27日,第一届中印石窟艺术讨论会在印度新德里举行,敦煌研究院应邀与会并举办“敦煌艺术展”。 刘进宝《敦煌学述论》出版。 《季羡林教授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出版。 苏远鸣等编《敦煌汉文写本目录》第四册出版。 法国戴仁《写本时代(十世纪以前)的中国藏书》出版。 德国茨默《吐鲁番敦煌出土的回鹘人头韵诗:古突厥诗研究》出版。 苏联萨维茨基《苏联东方学研究所藏敦煌藏文写本注记目录》出版。 甘肃敦煌学学会成立。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敦煌学研究室成立。 1992年 1月,郭在贻《郭在贻语言文学论稿》出版。 周绍良《敦煌文学刍议及其它》出版。 2月至3月和6月至10月,中国科协与敦煌研究院在高雄、台北两地举办“中国敦煌古代艺术及科技展”。 3月,池田温编《讲座敦煌》第5卷《敦煌汉文文献》出版。 3月17日,敦煌研究院音乐舞蹈室仿制敦煌壁画乐器研究项目通过技术鉴定,共三十四种五十四件。 4月,饶宗颐主编《九州学刊》第4卷4期“敦煌学专辑”出版。1993年出版第二辑(总号第5卷4期)。 7月,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出版。 8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体育卫生委员会成立,李重申任会长。 东京汲古书院开始刊布《榎一雄著作集》,内有作者有关敦煌学的论著。 宁强《敦煌佛教艺术》出版。 9月25日至29日,1992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房山举行。 9月,席臻贯《敦煌古乐——敦煌乐谱新译》出版。 10月,林其锬、陈凤金集校《敦煌遗书文心雕龙残卷集校》出版。 林家平、宁强、罗华庆《中国敦煌学史》出版。 12月,吴福熙编《敦煌残卷古文尚书校注》出版。 卢向前《敦煌吐鲁番文书论稿》出版。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俄罗斯科学出版社东方文学部、上海古籍出版社合编《俄藏敦煌文献》第1卷出版,刊布俄藏敦煌文献φ.001—042。至1994年已出版五卷。 姜伯勤《敦煌社会文书导论》出版。 12月16日至17日,甘肃敦煌学学会与甘肃档案学会在兰州联合举办“敦煌遗书与古代档案研讨会”。 日本桑山正进编《慧超往五天竺国传研究》出版。意大利卡多那主编《吐鲁番敦煌文献论文集》出版。 1993年 1月,季羡林《敦煌吐鲁番吐火罗语研究导论》出版。 2月,高金荣《敦煌舞蹈》出版。 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敦煌研究小组编《伦敦藏敦煌汉文卷子目录提要》出版。 张鸿勋《敦煌话本词文俗赋导论》出版。 郭锋《斯坦因第三次中亚探险所获甘肃新疆出土汉文文书》出版。 3月,颜廷亮主编《敦煌文学概论》出版。 高国藩《敦煌巫术与巫术流变——中国民俗探微》出版。 4月,赵和平《敦煌写本书仪研究》出版。 5月,李正宇、李新编《中国唐宋硬笔书法——敦煌古代硬笔书法写卷》出版。 项楚《敦煌诗歌导论》出版。 金荣华《敦煌文物外流关键人物探微》出版。 6月,上海占籍出版社、上海博物馆合编《上海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第1卷出版,10月出版第2卷。 王三庆《敦煌类书》出版。 7月,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研究文集·石窟保护篇》二卷出版。 段文杰编著《敦煌石窟艺术·榆林窟第二五窟》、杨雄编著《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四五窟》出版。 8月,谭蝉雪《敦煌婚姻文化》出版。 8月22日至28日,第三十四届亚洲与北非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在香港举行,会议设敦煌学组。 10月3日至8日,敦煌研究院、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在敦煌举办丝绸之路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会议。 10月12日至13日,甘肃省敦煌学学会在兰州举行敦煌文化普及与开发研讨会。 10月,杨曾文校录《敦煌新本六祖坛经》出版。 11月,饶宗颐编《法藏敦煌书苑精华》出版。 12月,谢和耐、苏远鸣等著,耿昇译《法国学者敦煌学论文选萃》出版。 张广达、荣新江《于阗史丛考》出版。 郭在贻《郭在贻敦煌学论集》出版。 宁可、郝春文《敦煌的历史和文化》出版。 1994年 1月,敦煌研究院编《敦煌书法库》第一辑出版。 2月,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出版。 4月,常书鸿《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出版。 5月,伏俊连《敦煌赋校注》出版。 杭州大学成立敦煌学研究中心。 6月,段文杰《段文杰敦煌艺术论文集》出版。 法国吉埃编、日本秋山光和等译《西域美术》出版。 7月,姜伯勤、项楚、荣新江《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出版。 荣新江《英国图书馆藏敦煌汉文非佛教文献残卷目录》出版。 8月2日至5日,国家档案局和甘肃省档案局在敦煌联合举办“敦煌遗书档案国际研讨会”。 8月8日至14日,敦煌研究院在敦煌举办“1994年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8月15日,“第二届中印石窟艺术讨论会”在敦煌莫高窟举行。 8月21日,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在敦煌莫高窟窟前落成并举行揭幕典礼。 潘重规《敦煌坛经新书》出版。 9月,蒋礼鸿《敦煌文献语言词典》出版。 梁尉英编著《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九窟第一二窟》出版。 10月,谢成水编著《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二九○窟》出版。 胡同庆编著《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一五四窟附二三一窟》出版。 11月,史树青主编《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法书大观》开始出版。 1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立图书馆合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开始出版。 段文杰《段文杰眼中的敦煌艺术》出版。林世田 卢秀文 编 |
☚ 敦煌学大辞典︱敦煌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 敦煌学大辞典︱敦煌莫高窟大事年表 ☛ 00011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