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名义货币供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名义货币供给Nominal Money Supply“实际货币供给”的对称。一定时点上不考虑物价因素影响的货币存量。日常使用的货币供给概念,一般都是名义货币供给,但假若某一经济体系正经历着物价水平的剧烈变动,只分析名义货币供给的变动,就可能导致错误的经济形势判断和失误的政策选择。 名义货币供给以货币单位来表示的货币供给,表现为通货净额和存款净额之和。尽管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银行贷款投放出去或通过偿付政府债券等形式支付出去的,但决定一国货币供给的是中央银行。因此,西方经济学中将货币供给看作是由中央银行外生决定的。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程序是: 中央银行将准备金注入商业银行,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整法定准备率、调整再贴现率来实现的,然后通过商业银行的存款和放款活动,多级放大整个社会的名义货币供给。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政府发行货币过量,因此主张单一货币规则,即货币供给的增长率要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一致。 名义货币供给 名义货币供给nominal money supply一定时点上不考虑物价因素影响的货币存量。人们日常使用的货币供给概念,一般都是名义货币供给。但是,假若某一经济体系正经历着物价水平的剧烈波动,那么,只分析名义货币供给的变动,就可能导致错误的经济形势判断和失误的政策选择。 ☚ 货币供给 实际货币供给 ☛ 名义货币供给 名义货币供给以货币单位(例如“元”)来表示的货币供给,表现为通货净额与存款净额之和。 调控手段 中央银行控制与调节名义货币供给的手段通常有:公开市场业务;调整法定准备率;调整贴现率三项。萧条时期,中央银行向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使名义货币供给增加,利息率水平下降,促进企业投资增加,导致生产和收入增长;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卖出债券导致银行体系存款额多倍紧缩,使名义货币供给量减少,与此同时,债券价格下跌,利息率提高,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减少,导致生产和收入减少。同样,降低法定准备率,可使商业银行在活期存款额不变时扩大放款,引起货币供给量增加;反之,则提高法定准备率。贴现率的调整效果与法定准备率类似。☚ 货币供给 实际货币供给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