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牢
【出典】 《礼记·昏义》:“婿揖妇以人,共牢而食,合卺而酳。”唐·孔颖达疏:“共牢而食者,在夫之寝,婿东面,妇西面,共一牲牢而同食,不异牲。”“共牢”或作“同牢”。《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下》:立“杜陵史氏女为皇后,……莽亲迎于前殿两阶间,成同牢之礼于上西堂。”
【释义】 “同牢”即共牢,指新婚夫妻在丈夫卧室中共食一牲,是古代婚礼中的仪式之一。
【例句】 礼娶嗣明德,同牢夙所钦。(杨衡《夷陵郡内叙别》5280)这里用“同牢”代指自己的妻子。
同牢
借指妻子。唐杨衡《夷陵郡内叙别》诗:“礼娶嗣明德,同牢夙所钦。况蒙生死契,臣愿蓬蒿心。”
●《礼记·昏义》: “降出,御妇车,而婿授绥,御轮三周,先俟于门外,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 唐孔颖达疏: “共牢而食者,在夫之寝,婿东面,妇西面,共一牲牢而同食,不异牲。” 牢: 作祭品用的牛羊猪。合卺(jin): 夫妻成婚的一种仪式。卺,瓢。古代结婚时用作酒器。
(yin): 食毕用酒漱口, 古人结婚有风俗,男女须共食一牲。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婚育部 > 活動(附) > 共牢 > 同牢
同牢 tónglá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