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瓜田李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瓜田李下典源出处 《乐府诗集》卷三十二《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艺文类聚》卷四十一引作曹植作,无“嫂叔……独难”四句。 瓜田李下 瓜田李下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三二《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意谓瓜田里不弯腰提鞋,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嫌疑。“瓜田李下”比喻易招嫌疑之处。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五:“惧获瓜田李下之讥。”《北史·袁聿修传》:“与邢邵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愿得此心,不贻厚责’。”《旧唐书·柳公权传》:“瓜李之嫌,何以户晓?”宋洪迈《容斋三笔·白公夜闻歌者》:“然鄂州所见,亦一女子独处,夫不在焉。瓜田李下之疑,唐人不记讥也。” ☚ 劳燕分飞 人生如寄 ☛ 瓜田李下典源出处 《乐府诗集》卷三十二《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艺文类聚》卷四十一引作曹植作,无“嫂叔……独难”四句。 释义用法 古诗 《君子行》 中道,在瓜田中经过时,不要弯下身提鞋,在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端正帽子,免得让人怀疑是在摘瓜、李。后以此典指人要尽量避免嫌疑,也以“瓜田李下”借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事情。 用典形式 【远瓜李】 唐·白居易:“嫌疑远瓜李,言动慎毫芒。” 【李园冠】 唐 ·郑愔:“将调梅铉实,不正李园冠。” 【正冠避李】 南朝梁·戴暠:“探甑不凝尘,正冠还避李。” 【李下也整冠】 宋·黄庭坚:“淫坊酒肆狂居士,李下何妨也整冠。” 瓜田李下 瓜田李下ɡuātiánlǐxià━━┃┃ 借指嫌疑之处。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北史·袁聿修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原得此心,不贻厚责。”南朝梁·戴暠《君子行》:“探甑不疑尘,正冠还避李。” ☚ 古井无波 司马青衫 ☛ 瓜田李下guātián-lǐxià源自俗语“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瓜田李下ɡuātián-lǐxià古诗《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意思是经过瓜田不要弯腰提鞋,走过李树下不要举手整理帽子,以免被怀疑偷摘瓜或李子。后用“瓜田李下”比喻能引起嫌疑的地方。 瓜田李下guā tián lǐ xià〈成〉比喻容易让人产生怀疑的地方:有瓜田李下之嫌。 瓜田李下guā tián lǐ xià见“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各种田地 各种田地个人、团体所拥有的田地:田产 庄科 庄窠 ☚ 田地 好的田地 ☛ 其他处所 其他处所安放之处:顿处 另见:各地 ☚ 其他处所 行动的处所 ☛ 瓜田李下guā tián lǐ xià“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的节语。比喻嫌疑的境地。《目经大成·诊不专主寸关尺议》:“倘施之妇女,则瓜田李下,人言不足畏欤?” 瓜田李下guā tián lǐ xiàin a melon patch or under a plum tree—in suspicious circumstances (/sur roundings);in a position of being suspected; liable to lay oneself open to suspicion 瓜田李下gua tian li xiain a melon patch or under a plum tree—in suspicious circumstances or surroundings 瓜田李下ɡuā tián lǐ xià经过瓜田不提鞋,经过李子树下不整冠,以防止被人怀疑偷瓜和李子。in suspicious circumstances or surrounding, be found in a suspicious position, don’t do anything to arouse suspicion, Don’t pull on your shoes in a melon patch. 瓜田李下guā tián lǐ xià【解义】瓜田里,李树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瓜田李下《辞源》源云:《乐府诗集·三二·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艺文类聚·四一》引作三国·魏·曹植作。《北齐书·袁聿修传》:“时邢邵为兖州刺史,别后,遣送白䌷为信,聿修退䌷不受,与邢书曰:‘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 瓜田李下guā tián lǐ xià在瓜田里,不弯腰提鞋;在李树下,不举手整帽子。比喻容易招惹嫌疑的地方。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晋·干宝《搜神记·贾偶》:“某三河人,父见为弋阳令,昨被召而来,今得却还,遇日暮,惧获瓜田李下之讥,望君之容,必是贤者,是以停留,依冯左右。”《北齐书·袁聿修传》:“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六卷:“张胜道:‘使不得,第一家中母亲严谨,第二道不得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要来张胜家中,断然使不得。’” 瓜田李下唐朝文宗年间,有个名叫郭旼的人。他有两个女儿,都长得非常漂亮。 瓜田李下ɡuā tián lǐ xià瓜田里提鞋子,李树下整帽子。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瓜田李下ɡuā tián lǐ xià【释义】比喻容易引起怀疑的地方,应小心谨慎。 瓜田李下ɡuā tián lǐ xià经过瓜田不弯腰提鞋子,走过李树下不举手整帽子,以避免偷瓜摘李的嫌疑。比喻容易产生嫌疑的场合。《好逑传》六回:“~,明侠女之志;暗室屋漏,窥君子之心。” 容易招惹嫌疑的场合瓜田李下格式 会意式。 瓜田李下guā tián lǐ xià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瓜田李下guātián-lǐxià《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纳履:穿鞋子。正冠:整理帽子。在瓜田中不弯腰穿鞋子,以免被人疑作偷瓜;在李树下不举手整理帽子,以防被人疑作偷李。后以“瓜田李下”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瓜田李下ɡuā tián lǐ xià解释 瓜田里弯腰穿鞋,李树下伸手整帽,有被怀疑为盗瓜窃李的可能。后用以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瓜田李下ɡuā tián lǐ xià“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之省。经过瓜田不弯腰提鞋(易被怀疑偷瓜);走过李树不举手弄帽子(易被怀疑偷李子)。指容易引起怀疑的场合。也作“李下瓜田”、“避瓜防李”、“避李嫌瓜”。 瓜田李下ɡuā tián lǐ xià瓜田里弯腰提鞋子,李树下举手整帽子,远远的看过去,就像弯腰摘瓜、扬手采果子一样,容易引起偷瓜果的嫌疑。比喻容易产生嫌疑的场合。梁晓声《京华闻见录》:“未经组长允许,倘若是将一位女作者在整个主楼无人的情况之下邀到办公室交谈,又倘若不但是位女作者,还是个姑娘,那岂非会引起‘~’之嫌?” 瓜田李下gua tian li xia在瓜田里弯腰提鞋子,容易被误认为在偷瓜,在李树下举手扶正帽子,容易被猜疑是在偷李子。比喻容易遭受嫌疑的处境。 32M1【瓜田李下】guā tián lǐ xià瓜田里,李树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也作“瓜李之嫌”。 瓜田李下guātián-lǐxià见“李下瓜田”。《群音类选·〈金兰记·金兰结义〉》:“不记得~,纳履非宜,整冠不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