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瓜田李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瓜田李下

典源出处 《乐府诗集》卷三十二《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艺文类聚》卷四十一引作曹植作,无“嫂叔……独难”四句。
释义用法 古诗 《君子行》 中道,在瓜田中经过时,不要弯下身提鞋,在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端正帽子,免得让人怀疑是在摘瓜、李。后以此典指人要尽量避免嫌疑,也以“瓜田李下”借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事情。
用典形式
【远瓜李】 唐·白居易:“嫌疑远瓜李,言动慎毫芒。”
【李园冠】 唐 ·郑愔:“将调梅铉实,不正李园冠。”
【正冠避李】 南朝梁·戴暠:“探甑不凝尘,正冠还避李。”
【李下也整冠】 宋·黄庭坚:“淫坊酒肆狂居士,李下何妨也整冠。”

瓜田李下

瓜田李下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三二《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意谓瓜田里不弯腰提鞋,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嫌疑。“瓜田李下”比喻易招嫌疑之处。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五:“惧获瓜田李下之讥。”《北史·袁聿修传》:“与邢邵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愿得此心,不贻厚责’。”《旧唐书·柳公权传》:“瓜李之嫌,何以户晓?”宋洪迈《容斋三笔·白公夜闻歌者》:“然鄂州所见,亦一女子独处,夫不在焉。瓜田李下之疑,唐人不记讥也。”

☚ 劳燕分飞   人生如寄 ☛

瓜田李下

典源出处 《乐府诗集》卷三十二《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艺文类聚》卷四十一引作曹植作,无“嫂叔……独难”四句。

释义用法 古诗 《君子行》 中道,在瓜田中经过时,不要弯下身提鞋,在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端正帽子,免得让人怀疑是在摘瓜、李。后以此典指人要尽量避免嫌疑,也以“瓜田李下”借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事情。

用典形式

【远瓜李】 唐·白居易:“嫌疑远瓜李,言动慎毫芒。”

【李园冠】 唐 ·郑愔:“将调梅铉实,不正李园冠。”

【正冠避李】 南朝梁·戴暠:“探甑不凝尘,正冠还避李。”

【李下也整冠】 宋·黄庭坚:“淫坊酒肆狂居士,李下何妨也整冠。”

瓜田李下

瓜田李下ɡuātiánlǐxià

━━┃┃ 借指嫌疑之处。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北史·袁聿修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原得此心,不贻厚责。”南朝梁·戴暠《君子行》:“探甑不疑尘,正冠还避李。”

☚ 古井无波   司马青衫 ☛

瓜田李下guātián-lǐxià

源自俗语“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这句俗谚的意思是说,经过瓜田不要弯身提鞋子,在李树下不要举手弄帽子,以免被人怀疑偷东西。语出《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在唐代有这样一个故事: 唐文宗李昂派一名叫郭旻(mín)的大臣去做邠宁(今陕西彬县)的地方长官。这件事情在朝廷内外引起议论。人们说这是因为郭旻进献了两个女儿入宫,才得到这个官职的。唐文宗听到这种议论后,十分生气,他对工部侍郎柳公权说:“郭旻做官一向不曾有什么过失,把他放在邠宁做地方官,实在不算什么。再说他的两个女儿进宫是侍候太后的,同我丝毫没有关系呀!”柳公权说:“瓜田李下的嫌疑,怎么能够给每户人家都解释清楚呢?”唐文宗听了也感到毫无办法。
柳公权所说的“瓜李之嫌”,就是从“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两句话压缩而来的。所以后人就把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称为“瓜田李下”,告诫人们要避嫌。

瓜田李下ɡuātián-lǐxià

古诗《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意思是经过瓜田不要弯腰提鞋,走过李树下不要举手整理帽子,以免被怀疑偷摘瓜或李子。后用“瓜田李下”比喻能引起嫌疑的地方。
★瓜农 瓜棚 瓜秧 瓜子
★傻瓜 顺藤摸瓜

瓜田李下guā tián lǐ xià

〈成〉比喻容易让人产生怀疑的地方:有瓜田李下之嫌。
【提示】又作“李下瓜田”。

瓜田李下guā tián lǐ xià

见“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各种田地

各种田地

个人、团体所拥有的田地:田产 庄科 庄窠
种植农作物的田地:菑 村田 农田 农郊 农畮 农亩 农畴 南亩 穑地
田野,农田:亩陇
可种植作物的田地:耕田
可种粮食的田地:食地
已开垦的田地:辟田
新开垦的田地:隰 新畴
初耕的田地:菑(菑亩)
已耕种的田地:
开垦两年的田地:新田
开垦过三年的田地,熟田:
准备下一年春播的田地:春地
夏收后准备秋播的田地:秋地
种瓜的田地:瓜田(~李下) 瓜地
种植瓜蔬花果的田地:园地
种植果木菜蔬的园地:园圃
园圃和田地:园田
狭小的园圃:陋圃
种植桑树与农作物的田地:桑田
常年耕种的田地:熟田
没有登记在国家地亩册子上的田地:黑地黑地
旧时民家私有的田地:民田
为奉祀、供养用的田地:香火田 香火地
非水田的:旱(~谷;~稻;~秧)
土地表面不蓄水的田地:旱田 旱地 陆田
荒芜的田地:荒畴 洿莱
粗放耕种的田地:
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耕种的田地:畬田
中等田地:间田 间壤
下等田:山田
贫瘠的田地:瘠田 稊田
极少的田地、房产:寸田尺宅 寸宅尺土尺宅寸田

☚ 田地   好的田地 ☛

其他处所

其他处所

安放之处:顿处
存放不用的东西的地方:冷宫(打入~)
某些陈列文物之所:馆(史~;纪念~)
宫门、朝门外的地方:门庭 门朝
臣子朝拜皇帝的地方:金墀
投降归附的地方:降城
不宜止息之地:鸿陆
工作、战斗等的地方:阵地
斗争最激烈的地方:刀口浪尖
斗争最尖锐最激烈的地方:风口浪尖
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风口
战斗激烈、流血多的地方:血胡同
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李下(李下瓜田;瓜田李下) 风波海 嫌疑之地 马后驴前
处在嫌疑的地位:瓜李之嫌 瓜田之嫌
有争议或麻烦的地方:非地 是非之地 是非场所
矛盾纠纷的场所:是非场
纠缠不清的是非之地:面糊桶 面糊盆
被人忽视或遗忘的地方:冷宫(打入~)
贤才被发现之所或屈才之所:骥坂
占有或控制的地方:地盘
生存或占有的地方:立脚点
可以保全生命之地:生地
不公开的地方:暗处
别人看不见的处所:暗室
事物发生的地方:实地
孕育某种事物的地方:产床
繁华的地方:红尘(软红尘)
富丽堂皇、繁华热闹的地方:花天锦地
热闹之处:闹头
五光十色、繁华热闹的地区:花花世界

另见:各地

☚ 其他处所   行动的处所 ☛

瓜田李下guā tián lǐ xià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的节语。比喻嫌疑的境地。《目经大成·诊不专主寸关尺议》:“倘施之妇女,则瓜田李下,人言不足畏欤?”

瓜田李下guā tián lǐ xià

in a melon patch or under a plum tree—in suspicious circumstances (/sur roundings);in a position of being suspected; liable to lay oneself open to suspicion
❍ 身处~,你更应谨言慎行。When you are in suspicious surroundings,you should speak and act more cautiously.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古乐府·君子行》) Don’t pull on your shoes in a melon patch;don’t adjust your cap under a plum tree.

瓜田李下gua tian li xia

in a melon patch or under a plum tree—in suspicious circumstances or surroundings

瓜田李下ɡuā tián lǐ xià

经过瓜田不提鞋,经过李子树下不整冠,以防止被人怀疑偷瓜和李子。in suspicious circumstances or surrounding, be found in a suspicious position, don’t do anything to arouse suspicion, Don’t pull on your shoes in a melon patch.

瓜田李下guā tián lǐ xià

【解义】瓜田里,李树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例句】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是在~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近义】是非之地
【反义】大庭广众

瓜田李下

《辞源》源云:《乐府诗集·三二·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艺文类聚·四一》引作三国·魏·曹植作。《北齐书·袁聿修传》:“时邢邵为兖州刺史,别后,遣送白䌷为信,聿修退䌷不受,与邢书曰:‘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
按,此语所源不错。此语之出并他型,诸本迭有所见。江苏版《成语词典》云:晋·干宝《搜神记·贾偶》:“某三河人,父见为弋阳令,昨被召而来,今得却还,遇日暮,惧获瓜田李下之讥,望君之容,必是贤者,是以停留,依冯(凭)左右。”四川辞书出版社《汉语成语词典》云:也作“瓜李之嫌”。《旧唐书·柳公权传》:“瓜李之嫌,何以户晓?”河南版《汉语成语大词典》云:清·石玉崑《三侠五义》第五十二回:“他因家下无人,男女不便,有瓜李之嫌。”又,《文苑英华·八四〇·唐·杨伯成〈驳太师燕国公张说谥议〉》:“行亏半古,防阙周身;未免瓜李之嫌,而喧众多之口。”

瓜田李下guā tián lǐ xià

在瓜田里,不弯腰提鞋;在李树下,不举手整帽子。比喻容易招惹嫌疑的地方。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晋·干宝《搜神记·贾偶》:“某三河人,父见为弋阳令,昨被召而来,今得却还,遇日暮,惧获瓜田李下之讥,望君之容,必是贤者,是以停留,依冯左右。”《北齐书·袁聿修传》:“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六卷:“张胜道:‘使不得,第一家中母亲严谨,第二道不得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要来张胜家中,断然使不得。’”

瓜田李下

唐朝文宗年间,有个名叫郭旼的人。他有两个女儿,都长得非常漂亮。
郭旼是当朝太后的亲戚。一次,郭旼带着两个花枝招展的女儿进宫去晋见太后,朝臣们对此不由议论纷纷。
不久,唐文宗便任命郭旼为邠宁刺史,朝臣们更是议论纷纷。
唐文宗似乎感觉到了些什么。一天,他把工部侍郎柳公权召来,问:“卿可听到最近朝臣们对朝廷之事有什么议论?”
柳公权回答说:“最近陛下任命郭旼作邠宁刺史,虽然有些人赞同,但也有些反对的意见。”
唐文宗有些不悦,说:“郭旼是太后的亲戚,在朝中官拜金吾将军,一向没有什么过失。以他这样的资格,去做邠宁刺史,这是很正常的呀!”
柳公权点点头说:“是的。郭旼是完全有做邠宁刺史资格的,派他去作邠宁刺史,也是合乎情理的。但朝臣们把这和他两个女儿进宫的事联系在一起,认为他是把两个女儿进献给皇上以后才得到放外任的机会的。”
唐文宗说:“可他两个女儿是去参见太后的,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呀!”
柳公权笑了笑说:“古诗曰:‘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这瓜田李下的嫌疑,怎么能使每个人都明白呢?”
后来,“瓜田李下”这一成语,又作“瓜李之嫌”,用来形容因事处在嫌疑的地位或在一些事情上应该避开嫌疑。

瓜田李下ɡuā tián lǐ xià

瓜田里提鞋子,李树下整帽子。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例】到底是几千里路外的同乡,决不能为一时的不慎,得罪朋友,~,嫌疑要避得干净才好。(张恨水《春明外史》)

瓜田李下ɡuā tián lǐ xià

【释义】比喻容易引起怀疑的地方,应小心谨慎。
?? ?? ?? ?? ?? ???? ?? ?? ????, ???? ???? ?? ?? ?? ???.
???? ???? ???? ??.
【例句】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是瓜田李下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 ??? ???? ?? ???? ?? ??? ?? ??????? ??? ??.

瓜田李下ɡuā tián lǐ xià

经过瓜田不弯腰提鞋子,走过李树下不举手整帽子,以避免偷瓜摘李的嫌疑。比喻容易产生嫌疑的场合。《好逑传》六回:“~,明侠女之志;暗室屋漏,窥君子之心。”
〔出处〕《乐府诗集·相和歌辞·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变式〕李下瓜田
〔近义〕瓜李之嫌

容易招惹嫌疑的场合瓜田李下

格式 会意式。
释义 走过瓜田时不弯腰提鞋跟,在李树下不举手整理帽子,以免有偷瓜摘李之嫌。
出处 《乐府诗集· 相和歌辞七·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举例 这种~的地方,不去为妙。

瓜田李下guā tián lǐ xià

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例〕《梁晓声作品自选集》:“未经组长允许,倘若是将一位女作者在整个主楼无人的情况之下邀到办公室交谈,又倘若不但是位女作者,还是个姑娘,那岂非会引起‘~’之嫌?”
【提示】“瓜”不能写作“爪”。

瓜田李下guātián-lǐxià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纳履:穿鞋子。正冠:整理帽子。在瓜田中不弯腰穿鞋子,以免被人疑作偷瓜;在李树下不举手整理帽子,以防被人疑作偷李。后以“瓜田李下”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瓜田李下ɡuā tián lǐ xià

解释 瓜田里弯腰穿鞋,李树下伸手整帽,有被怀疑为盗瓜窃李的可能。后用以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出处 《艺文类聚》卷四十一引三国魏·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曹植和曹丕都是曹操的儿子,是两个亲兄弟,但曹植的文才比哥哥曹丕要好。有段时间曹操很喜欢曹植,甚至有让他当太子的想法。但是曹植的政治谋略不及曹丕,因此最终曹丕继承了王位。因为发生过这样一段插曲,所以曹丕继位后曹植的处境非常难堪。曹植深知自己不利的处境,因此事事小心,这种态度在他的诗作里也有反映。《君子行》据说就是曹植作的一首古诗。全诗为:“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这首诗说:“君子应当善于防患未然,不让自己处于嫌疑尴尬的境地。在瓜田里不要弯腰穿鞋,在李树下不要伸手整帽。大嫂和小叔子应当授受不亲,长者和晚辈不能并肩站立。勤劳谦恭是立身之本,才华内敛不露锋芒却难以做到。周公旦身居高位却亲和百姓,求贤顾不上吃饭,纳士顾不上洗头,因此才被后世称为圣贤。”
近义 瓜李之嫌
例句
文学青年们巴结编辑,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

瓜田李下ɡuā tián lǐ xià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之省。经过瓜田不弯腰提鞋(易被怀疑偷瓜);走过李树不举手弄帽子(易被怀疑偷李子)。指容易引起怀疑的场合。也作“李下瓜田”、“避瓜防李”、“避李嫌瓜”。

瓜田李下ɡuā tián lǐ xià

瓜田里弯腰提鞋子,李树下举手整帽子,远远的看过去,就像弯腰摘瓜、扬手采果子一样,容易引起偷瓜果的嫌疑。比喻容易产生嫌疑的场合。梁晓声《京华闻见录》:“未经组长允许,倘若是将一位女作者在整个主楼无人的情况之下邀到办公室交谈,又倘若不但是位女作者,还是个姑娘,那岂非会引起‘~’之嫌?”

瓜田李下gua tian li xia

在瓜田里弯腰提鞋子,容易被误认为在偷瓜,在李树下举手扶正帽子,容易被猜疑是在偷李子。比喻容易遭受嫌疑的处境。
【也作】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李下瓜田
【近】瓜李之嫌 是非之地

32M1【瓜田李下】guā tián lǐ xià

瓜田里,李树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也作“瓜李之嫌”。

瓜田李下guātián-lǐxià

见“李下瓜田”。《群音类选·〈金兰记·金兰结义〉》:“不记得~,纳履非宜,整冠不雅。”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