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同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同州tóng zhōu〖名词〗 同州辽代州名。本渤海东平寨,契丹天显元年(926),太祖置州,军曰镇东,后更军号镇安,治所在今辽宁开原南中固,为东京道所属节度使州,泰彰愍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下领1州(州名不详),2县。金大定二十九年 (1189) 废。 同州西魏废帝三年(554)正月将华州改名同州,治所设在武乡县,故址即今大荔县城,领武乡、澄城2郡,辖区约为今大荔、澄城、合阳、韩城4县市。隋开皇三年(583)改领武乡、朝邑、澄城、郃阳、蒲城、白水6县。大业三年(607)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领冯翊、朝邑、临沮、下邽、蒲城、白水、澄城、郃阳、韩城9县。天宝元年(742)改为冯翊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同州。宋金时领冯翊、朝邑、澄城、郃阳、韩城、白水6县,元明时领朝邑、澄城、郃阳、韩城、白水5县,清雍正十三年 (1735) 升为同州府。 同州 同州唐代始置的行政区。宋、金、元代沿置。属陕西行省。《旧唐书·地理志一》: “同州: 上辅。隋,冯诩、下邽、蒲城、朝邑、澄城、白水、郃阳、韩城8县。三年,分朝邑置河滨县,分郃阳置河西县,分澄城置长宁县。仍割河西、韩城、郃阳3县,于河西置西韩州。九年,分冯翊置临沮县。贞观元年 (公元627年) 省河滨、临沮2县。八年,省长宁县,废西韩州,以郃阳、河西2县来属。垂拱元年 (公元685年) 割下邽属华州。开元四年 (公元716年) 割薄城县属京兆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 改同州为冯翊郡。乾元元年 (公元758年) 复为同州。乾元三年,以薄州为河中府; 割朝邑县入河中府,改河西县为夏阳县,又属河中府。旧领县9,户53315,口232016。天宝领县6,户60928,口408705。在京师东北255里,至东都602里。” ☚ 通州直隶州 同庆府 ☛ 同州 同州古时名城。今为陕西大荔县。秦置临晋县,后汉末移左冯翊来治,三国魏改为冯翊郡。后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华州,西魏改称同州。隋时改置冯翊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同州,宋元明因之,清雍正十三年 (1735年) 升为同州府。原有城,明嘉靖年间重修,城周九里余,设四座城门。有大荔县附郭。今存岱祠楼等古迹。 ☚ 延安 凤翔 ☛ 同州 同州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华州为同州,治所在武乡县(隋改名冯翊,今大荔县),领武乡郡、澄城郡共8个县,辖境相当于今大荔、澄城、韩城、合阳等县。隋大业三年废同州改为冯翊郡,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复曰同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同州为冯翊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曰同州,清雍正初升为直隶州,十三年(公元1735年)升为同州府,治所大荔县,1913年废州留县,是为大荔县。参阅“冯翊郡”。 ☚ 南五泉 合阳 ☛ 同州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华州置,治所在武乡县(今陕西大荔县)。隋大业三年省。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天宝元年(742年)改置冯翊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同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 升为同州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