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龙堆吐蕃墓群
位于萨迦县雄玛乡吉龙堆村东0.5-1.5公里的北面山谷里,分布于录力普、卓西普、颗德日山的山坡、冲击扇及山脚台地上,分布面积约0.5平方公里,墓群依自然地貌划分为四个区域,总计墓葬125座。
墓葬封土分为梯形、塔形方形、长方形、圆形五种形别,以大中型封土为大宗,小型封土墓较少,面积12-1088平方米。梯形封土墓分三型。Ⅰ型:梯形网状石墙封土堆墓,封土堆以土沙夯打为主,内夹网状石墙为骨,顶平面砌筑网格石墙,伟岸高大,坚不可摧,Ⅱ型:梯形石砌封土堆墓,四边用大小石块砌梯形围墙,后在墙内填土即成。Ⅲ型:梯形双框封土墓,用石块砌梯形边框,后在框内砌方形或圆形内框,形成双框,内填土石与框平齐。塔形封土墓,平面呈梯形,正视呈塔形,用石块砌筑石墙,层叠内收形成三级塔形状,内填土石,经夯打,层间夹白玛草或枝条,起加固作用。方形封土墓,砌方形石墙边框内填土石。长方形封土墓砌石墙边框呈长方形,内隔了小框,后填土石似为家庭合葬墓在封土上的表现。圆形封土墓,封土堆以沙土夯打为主,内砌圆形石墙为骨,坚实牢固。
试掘一圆形竖穴洞室石棺墓,竖穴直径为1.05米,在0.6米以下向南建置石棺,墓室四边用整块板岩拼砌,上用石板做盖,棺底夯筑阿嘎土,平整光滑,长1.1米,宽0.8米,高1.1米,墓室内未见人骨,方向北偏西27度,墓室北端砌一头箱,长0.62米,宽0.74米,内殉羊骨2节,陶器2件。陶器皆为钵,手制,分别为夹粗砂灰陶、红陶,器形相同,为平沿敛口圆底鸡冠板横耳型钵。
吉龙堆古墓群封土外观形制与藏汉史籍所载吐蕃墓葬相吻,出土陶器是西藏至今墓葬随葬品中未见的一种新器型,相比显得拙朴原始,墓群时代当在吐蕃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