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腹东床
《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郗鉴)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王导)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王羲之字逸少,他是王导的侄儿),因嫁女与焉。 ”又见《晋书·王羲之传》。 晋人王羲之颇有雅量,王家诸子弟见太尉府派人来选婿,一个个都表现得矜持不自然;而王羲之却坦腹在东床之上睡大觉,根本不理睬他们那一套。 这种潇洒大方,高傲非凡的品格,恰为郗太尉所欣赏,于是被选为乘龙佳婿。后因称人婿为“东床”或“令坦”,本此。 唐·刘长卿《训子婿李穆》诗:“赖有东床客,池塘免寂寥。”元·郑德辉《王粲登楼》杂剧第四折〔折桂令〕:“你做不的吐哺周公,我也 (同拚,音pàn,舍弃、不顾惜)不做坦腹王郎。”《醒世恒言》卷七:“东床已招佳选,何知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