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合浦珠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合浦珠还

合浦珠还

汉族湖海传说。流传于广东沿海一带。相传广东南浦县杨梅池海里有一颗夜明珠,每到夜间闪闪放光,给渔船指路,庇护渔民平安。明皇帝派太监来搜寻名珠,驻扎当地,抽调不少民工,专门修了一座白龙城,也就是珍珠城。硬逼一位老渔民带人下海捞珠。他不肯去,便要杀掉全村。在捞宝珠时,因有许多鲨鱼护珠,死了好些渔民。宝珠终于被捞上来了,太监押送回京途中,宝珠不翼而飞,原来宝珠又飞回海里去了。第二次太监带兵逼老渔民领人下海捞珠,又死了不少渔民。捞到宝珠后,太监把宝珠缝进腿上的肉里。途中乌云骤起,太监从山路上跌下,宝珠又飞走了。太监不得已吞金自杀。由于皇帝和官府的搜括,渔民无法生活,都逃散了,最后只剩下一座空珍珠城。

☚ 老塔的传说   浮山过海来相会 ☛
合浦珠还

合浦珠还

《艺文类聚》卷八四引吴·谢承《后汉书》:“孟尝为合浦太守,郡境旧采珠,以易米食。先时二千石贪秽,使民采珠,积以自入,珠忽徙去,合浦无珠,饿死者盈路。孟尝行化,一年之间,去珠复还。”后以此典形容为官清廉,政绩卓著;也指物失而复得;或借指珍贵之物。南朝梁·吴均《赠王桂阳别诗》:“无因停合浦,见此去珠还。”南朝梁·沈约《少年新婚为之咏》:“盈尺青铜镜,径寸合浦珠。”南朝陈·江总《三善殿夜望山灯》:“采珠非合浦,赠佩异江滨。”

☚ 涸鲋   和璧 ☛

合浦珠还

 合浦白龙湾盛产珍珠,号称“南国珠乡”。国际公认“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南珠即为浑圆光润、凝生结实的白龙珍珠。
 白龙湾自古为我国著名采珠场。据县志载,采珠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东汉时,曾有“孟尝美政、合浦珠还”的传说。据《后汉书·孟尝传》载,合浦不产稻谷,而海中出宝珠,合浦民众拿宝珠到邻国去换粮食。由于官吏的贪污,致使合浦珠母流失他往。后孟尝任合浦太守,革除弊政,不到一年,去珠复还。明洪武初年,朝廷为了监督采珠,在离白龙珠池600米的地方建了一座“白龙城”。原城东西长320米,南北宽232米,城墙高6米,城基宽6米,内外用四层青砖砌护,墙心用黄土和珍珠贝壳填充。城内设珠场巡检司、盐场使衙等。还有采珠太监公馆,供皇帝派来采珠的太监住宿。城外尚存监采太监遗迹“李爷德政碑”、“黄爷去思碑”等。据说一个姓郑的太监死于此地,城外有他的坟墓“千岁坟”。城周几百米,到处散落珍珠贝壳,阳光辉映,闪闪发光。人们又称之为“珍珠城”。现今城墙大部早被拆除,仅存南门一段。
 据史料记载,古时采珠异常艰险,“蛋人每以长绳系腰,携篮入水,拾蚌入篮,即振绳令舟人急取之”(《庶物类纂·廉州志》)。因为水深不易浮起,窒息及为鲨鱼所伤者不计其数。每次采珠,规模很大,往往“费舟筏兵夫以万计”(《合浦县志》卷六);牺牲也很多,曾经一次“病故军壮船夫三百余名,溺死军壮船夫二百八十余名,风浪打坏船只大小七十六只,漂流人船三十只”(见明嘉靖八年广东巡抚林富《乞罢采珠疏》)。古人有“以人易珠”之叹,明代顾梦生《珠池叹》诗曰:“孟尝美政龚黄班,今人反怨珠来还。玺书三年两次降,骊龙赤蚌皆愁颜。往时中官莅合浦,巧征横索如狼虎。中官肆虐去复来,谁诉边荒无限苦?”
 白龙珍珠城和白龙海流传着“合浦珠还”的故事。古时候,白龙海有一颗宝珠,专在夜里放光,是无价之宝。皇帝听说后,立即派了一个太监带三千铁骑,南下廉州府监采珍珠,并指名一定要采到那颗宝珠。太监到廉州后,一面抓紧兴建白龙城,一面四处寻找采珠的能手。他听说有个老渔民祖宗三代捕鱼采珠为生,躺在海面三天两夜不沉、潜入海底几个时辰不用透气,就许以重赏召老渔民采宝珠。宝珠是庇佑渔民的宝贝,老渔民哪肯答应?太监大怒,把老渔民一家绑到衙门。众乡亲去求情,太监把众乡亲也绑起来,并扬言老渔民如果不去采珠,就以抗旨罪把众人统统杀头。为了拯救乡亲,老渔民只好答应采珠。太监派亲信带领几十精兵,又挑选几十珠民,押着老渔民驾着珠船来到杨梅池海面。宝珠就在这里的海底,两旁守着两条大鲨鱼。众士兵在珠民腰中系上绳子,脚下系上大石,各交一把小刀。监采官命令他们:“下到海底采到宝珠才能割落脚下大石上来,擅自上来的立即处死!”监采官说完就把珠民放下海底。珠民几次游近宝珠边,都被大鲨鱼赶走。几个珠民受不了,割落大石浮上海面,立刻被斩。大鲨鱼游上去抢人肉吃,老渔民趁机取走了宝珠。原来宝珠可怜人们,决定暂时献身,就让老渔民采去了。
 太监看到宝珠,喜不自禁,连忙赶制九层珠盒,用九十九层丝绸把宝珠包好,藏在盒内,收拾回京。谁知出了广东境,他解开盒子一看,宝珠无影无踪。在白龙海海面,晚上又透出一派金光。太监无可奈何,只得返回廉州,重征珠民采珠,宝珠只好又献出自己。这一次,太监把大腿割开一条缝,把宝珠放进去,用针线缝好,外面又用丝绸紧紧包住,才启程回京。行至广东江西交界的梅岭,正值阴雨季节,山路崎岖,又湿又滑。一行人上了一个坡,突然乌云四起,烟雾腾腾。太监骑的马一惊,一个趔趄,把太监掀下来,跌下山崖。太监藏珠的腿鲜血淋漓,他急忙解开丝绸一看,宝珠又不在了。眼看限期已到,宝珠无望,太监惶恐万分,只好在梅岭山下吞金自杀。宝珠两次飞还合浦,皇帝只得作罢。

“合浦珠还”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 元曲典故 - 可可诗词网

合浦珠还

《合浦珠还》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后汉书》卷七十六《孟尝传》:“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

【释义】此典故可比喻财物失而复得,也可以喻政治清明,治绩显著。

【例句】①赋温润荆山进玉,吐宫商合浦还珠。(王举之[双调·折桂令]《送友赴都》)作者的友人是一官吏,在送行时,以“合浦珠还”的典故来颂扬他的政绩。又,珠玉代指诗歌。②沉香串依然共素手携,翠珠囊似合浦重回。(贾仲明(《元曲选》作武汉臣)杂剧《李素兰风月玉壶春》第四折[水仙子])比喻李素兰重新回到李斌身旁。③折此蓝田玉,分我合浦珠。(柯丹邱南戏《荆钗记》第十八出《闺念》)玉莲道白。折玉、分珠皆比喻夫妻分离。此例借用“合浦珠”典故,喻珠的贵重。

合浦珠还

❶比喻政绩卓著。陈毅《满江红·雷州半岛》词:“看今朝合浦果珠还,真无价。”
❷比喻人去而复还。《初刻拍案惊奇》卷八: “合浦珠还自有时,惊危目下且安之。姑苏一饭酬须重,大海茫茫信可期。”
●《后汉书·循吏传·孟尝》: “〔孟尝〕 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趾北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趾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 反: 同“返”。合浦: 地名,在今广东。相传东汉时,合浦产明珠,因先前太守贪秽,明珠迁徙到交趾。孟尝任合浦太守后,兴利除弊,明珠复还合浦。

合浦珠还Hépǔ-zhūhuán

合浦: 汉代郡名,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珠: 珍珠。典出《后汉书·孟尝传》。
广西合浦县产珍珠。东汉时,广东西南和广西南部一带曾设置过“合浦郡”。因为合浦郡靠海,不出产粮食,当地人靠珍珠谋生,靠把珍珠卖给商人,换回粮食。但是由于滥采珍珠,官吏又贪财,营私舞弊,珍珠贝越来越少,最后珍珠绝迹了,商人也不来了。结果粮食缺乏,食物不足,很多人饿死路旁。
后来孟尝做合浦太守,纠正了以往的弊病,采取了保护珍珠贝的措施,大力鼓励和保护珍珠生产。不到一年,去珠复还。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引出“合浦珠还”这一成语,比喻人去而复回或失物复得。旧时比喻官吏为政清廉。
又作“珠还合浦”“还珠合浦”。

合浦珠还

比喻人去而复回或物失而复得。《后汉书·孟尝传》载,东汉时合浦郡沿海,不产谷实,而盛产珠宝。因前任太守贪秽搜刮,致使珠宝外流。孟尝任太守后,革弊利民,迁离的珠宝又回到合浦界内。《文苑英华》二六六南朝梁吴均《赠王桂阳别诗三首》之二:“无因停合浦,见此玄珠还。”

合浦珠还hé pǔ zhū huán

见“珠还合浦”。

合浦珠还

(反)不翼而飞

合浦珠还

合浦:汉代郡名,今广西北海以北。珍珠又回到了合浦。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才去而复返。东汉时,合浦郡沿海盛产珍珠,人们常在边境上用珍珠交换粮食。原先的郡守大多贪得无厌,拼命地搜求珍珠,结果老百姓都吓得不敢在内地养珍珠,纷纷迁到边境去了。孟尝做了太守以后,革除弊政,为民造福,不到一年,百姓陆续迁回了内地。人们都高兴地说:“合浦的珍珠又回来了。”(见《后汉书·孟尝传》)

不翼而飞[无翼而飞];合浦珠还、失而复得、完璧归赵

○不翼而飞bù yì ér fēi

比喻东西突然丢失:我的钢笔怎么~了 |我的钱包被扒走了,一百多块钱就这样~了 |他找到了前几天~的那件衣服。也说〖无翼而飞〗。

●合浦珠还hé pǔ zhū huán

合浦,古地名。比喻物失而复得:虽是一件无足重轻的东西,能够~,我心里总觉喜欢得很|香港回归,金瓯补缺,~。

●失而复得shī ér fù dé

失去的东西又回来了:要不是碰上好人,丢失的钱包怎能~?

●完璧归赵wán bì guī zhào

比喻完整无损地归还物主:没想到失去这么多年的心爱之物又~了。

合浦珠还

合浦珠还

合浦的珍珠又回来了。比喻人去而复回或东西失而复得。合浦:今广西合浦东北。据记载,合浦盛产珍珠,但因滥采,使珠蚌迁移别处,后孟尝当合浦郡太守,革除过去的弊端,不到一年“去珠复还”。

☚ 佹得佹失   患得患失 ☛
得失相当

得失相当

够本 有得有失 有失有得 亡戟得矛 得失相半 得失参半
没得到,也没有失去:无得无丧
在这边失去,在那边得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失去后又得到:珠还(合浦珠还) 失而复得 合浦还珠 还珠合浦 汶阳田返 汶阳田反 楚弓复得 珠还合浦 珠徒珠还
宝物失而复得:还珠返璧
(得到的和失去的相等:得失相当)

☚ 因小失大   得到 ☛

回来

回来

回(回归;回还;回去;回复;回翔;回转;退回;转回) 归(归反;归去;归来;归到;归徕;归旋;归回;旋归) 返(返回;返归;返步;返行;返迹;回返;重返) 还(还去;还元;还反;还返;还来;还至;还复;还履;还麾;还归;还转) 旋(旋止) 顾(顾返;顾反) 复(复归;复原;复返;旋复) 班 反(旋反) 皈转(转转;转去;转来) 退(退归;退迹;退转;倒退) 踅 翻朅来
表示回来、归来的意思:来思
帝王出行返回:还跸 返跸 回鸾 旋鸾
住在外地的人回来:撤(撤回;~兵;后~)
打算东归,准备返回:马首欲东
请假回来:告归
去而复回:合浦珠还 还珠合浦 珠还合浦 珠徒珠还
整饬而归:饬归
光荣地回来:荣归(~故里)
 满载荣誉归来:饮誉归来
 获得荣誉归来:戴誉而归
立大功,位拜三公而归:衮衣西归 衮衣以归
访友乘兴而归:扁舟乘兴
 访友兴尽而归:扁舟兴尽
没有了兴致而返回:兴尽而返
乘着兴致而来却扫兴地回去:败兴而归 败兴而返
失败或不得志而归:铩羽而归 铩羽而回
登程而归:戒归
乘车回来:回轮 回车 回轸 回轨 回轩 回轼 回辖 回舆 回衡 返轴 还轴 还轸 还辕 还辙 还轩 还盖 还衡 返辙 返辕
乘马回来:回马 回辔 回鞍 回镳 还镳 还辔 返辔
乘船返回:还棹 还舟 回帆
策杖而归:还策
半道回来:踅回
毫无收获地回来:空回(宝山~) 空手而回 空手而返 空手而归
脱身归来:拔归
号哭而归:还号
活着回来:生还
连夜赶回:星归
快速返回:鸟折
诚心回归:诚归
怀着失望的心情回来:废然而返 废然而反
偷偷回来:潜回 潜返
逃跑回来:逃返 逃归 跳还
(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来:回来)

☚ 回来   出征归来 ☛

合浦珠还合浦珠還hé pǔ zhū huán

也作“合浦还珠”。喻人去复还或物归原主。《杏轩医案续录》:“阴阳和协,冲任调匀,则合浦珠还,蓝田玉茁,可预必也。”

合浦珠还he pu zhu huan

pearls returned to Hepu (said of the regaining of sth. lost or the return of sb. after a long absence; from the story that in Hepu,a pearlproducing area in what is now Guangdong and Guangxi,the pearls disappeared when the administration was corrupt,but reappear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dministration)

合浦珠还hé pǔ zhū huán

【解义】合浦: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人去而复回或东西失而复得。也作“珠还合浦”。
【例句】他丢失的资料找到了,~,喜不自胜。
【近义】完璧归赵
【反义】不翼而飞

合浦珠还hé pǔ zhū huán

合浦地方的珍珠失掉后又复还。比喻东西失而复得。《后汉书·循吏·孟尝传》:“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逐渐涉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死饿于道。尝到官,革易前弊,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

合浦珠还

东汉时,合浦郡(今广东新兴、开平西南,广西容、横两县南)沿海盛产珍珠。那里产的珍珠又圆又大,色气纯正,一直誉满海内外,人们称它为“合浦珠”。当地百姓都以采珠为生,以此向邻郡交趾换取粮食。
采珠的收益很高,一些官吏就乘机贪赃枉法,巧立名目盘剥珠民。为了捞到更多的油水,他们不顾珠蚌的生长规律,一味地叫珠民去捕捞。结果,珠蚌逐渐迁移到邻近的交趾郡境内,在合浦能捕捞到的越来越少了。
合浦沿海的渔民向来靠采珠为生,很少有人种植稻米。采珠多,收入高,买粮食花些钱不在乎。如今产珠少,收入大量减少,渔民们连买粮食的钱都没有,不少人因此而饿死。
汉顺帝刘保继位后,派了一个名叫孟尝的人当合浦太守。孟尝到任后,很快找出了当地渔民没有饭吃的原因,下令革除弊端,废除盘剥的非法规定,并不准渔民滥捕乱采,以便保护珠蚌的资源。不到一年,珠蚌又繁衍起来,合浦又成了盛产珍珠的地方。
“合浦珠还”这一成语,比喻人去而复回或失物而复得。

合浦珠还hé pǔ zhū huán

合浦:地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一带产珠的蚌又回来了。比喻去而复回或失而复得。苏雪林《我所认识的诗人徐志摩》:“但不知那些勒扣在人手里的文件曾否~,设其不然,则仍然是个缺憾。”
〔出处〕《后汉书·孟尝传》:“
〔孟尝〕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余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
〔近义〕失而复得
〔反义〕一去不返 不翼而飞
〔连用〕喜从天降 喜出望外 皆大欢喜

合浦珠还hé pǔ zhū huán

不翼而飞
bu yi er fei
【合浦珠还】 原赞美为官清廉,后比喻失掉的东西又寻找回来。源出《后汉书·孟尝传》:“[孟尝]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先时宰守……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踰岁,去珠复还。”
【不翼而飞】 原形容消息言论传播快,后也指财物突然丢失。源出《管子·戒》:“无翼而飞者声也。”﹝例﹞ 错囊充牣,而合浦珠还,君幸足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霍女》) 原来是,“梁永生大闹黄家镇”的消息,不翼而飞,早在这运河两岸的各个村庄传开了。(郭澄清:《大刀记》)

合浦珠还hépǔ-zhūhuán

《后汉书·孟尝传》载:合浦郡产珠,民以珠换米为生。合浦太守无节制地采珠,产珠的蚌便迁徙至相邻的交阯郡。合浦民不得以珠换米,饿死者众。后孟尝为合浦太守,革除了滥采珠的弊端,一年之内,珠复产于合浦。后以“合浦珠还”比喻物失而复得。也指人去而复回。

合浦珠还hé pǔ zhū huán

解释 合浦:古郡名。汉代设置,郡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县东南有珍珠城,又名白龙城,以产珍珠著名。还:返回。原比喻因为德政有方,以至于以前逃走的珠蚌受到感动而返回。后多用来比喻失去的东西又再次得到。
出处 《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趾郡界。……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踰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东汉时,合浦郡不产粮谷,但盛产珍珠。那里产的珍珠又圆又大,色泽纯正,被称为“合浦珠”。合浦当地的百姓都以采珠为生,并以此换取粮食来生活。孟尝是当时有名的清官,他仁爱道义,高洁脱俗,才能出众。在孟尝来合浦担任郡守之前,合浦的各级官吏贪赃枉法,不管珍珠生长的规律和捕捞的节制,一味派人捕捞。结果,珠蚌害怕了,它们逐渐迁徙到了邻近的交趾郡内。合浦能捕捞到的珍珠越来越少。合浦百姓向来靠采珠为生,如今资源枯竭,采不到珍珠,客商们也不来了,百姓无法生活,不少人因此饿死。孟尝担任合浦太守后,革除以前的弊政,寻求帮助老百姓摆脱困境的办法。他废除了不合理的捕捞政策,大力保护和合理开发珠蚌资源。还不到一年,迁走的珠蚌又返回了合浦,合浦又成了盛产珍珠的地方,百姓们也都过上了富裕安乐的日子。
例句
由于政策合理,领导有方,学校许多流失的人才又纷纷返回,真可谓“合浦珠还”。

合浦珠还hé pǔ zhū huán

见“珠还合浦”。

合浦珠还hé pǔ zhū huán

合浦: 汉朝的一个郡,在今广西。《汉书·孟尝传》中说: 合浦盛产珍珠,不产粮食,老百姓以珍珠换回吃穿用品。可是地方官员贪婪无度搜刮盘剥,使得珠业难以经营下去,纷纷远迁他地。老百姓无法活命,多有饿死。后来朝廷派孟尝去合浦任职。孟尝到任后,改革弊端,不到一年,珍珠业又迁回合浦来了。比喻失去的好东西又回来了。苏雪林《我所认识的诗人徐志摩》:“但不知那些勒扣在人手里的文件曾否~,设其不然,则仍然是个缺憾。”

合浦珠还he pu zhu huan

《后汉书·孟尝传》记载:合浦地处海边,出产珍珠,因为官吏无节制地滥采,珍珠都流失到别处去了。后来孟尝到合浦当郡太守,革除过去的弊端,不到一年,流出去的珍珠就迁还了。原为颂扬清官之语。现比喻人去而复回或东西失而复得。
【也作】合浦还珠珠还合浦
【近】失而复得
【反】得而复失不翼而飞
【注意】还,不读hai。

3SW1 【合浦珠还】hé pǔ zhū hái

比喻人去而复回或物失而复得。也作“合浦还珠”。

合浦珠还hépǔ-zhūhuán

见“珠还合浦”。《聊斋志异·霍女》:“错囊充牣,而~,君幸足矣,穷问何为?”

汶阳田反;合浦珠还

汶阳田反;合浦珠还wèn yáng tián fǎn;hé pǔ zhū huán

【上】汶阳:汶水之北。反:同“返”,归还。春秋时鲁国在汶水北岸有一块属地,多次为齐所侵夺,鲁为夺回这块属地而常与齐发生冲突。后因以“汶阳田反”比喻失而复归。
【下】合浦:东汉郡名,在今广西合浦东北。合浦郡的珍珠又回来了。比喻人去而复归或物失而复得。
◆也作“合浦还珠”“珠还合浦”。《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综】比喻失去的东西又回来了。
【例】
❶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石君文或为序云:‘先失楚弓,旋归赵璧。汶阳田反,合浦珠还。’”
❷ 鸦片战争后,英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香港,变为它的殖民地;1997年我国行使主权收回香港,从此汶阳田反,合浦珠还,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 委肉虎蹊;垂饵虎口   香消玉殒;珠沉璧碎 ☛

合浦珠还hé pú zhū huán

合浦:汉代郡名,地处海边,传说不产谷而产珠,先时郡守贪婪,珠迁别处,孟尝做太守,革除弊端,珠蚌又回来了。原赞美为官清廉。后比喻人去又归,物失复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