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司马炎代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司马炎代魏 司马炎代魏三国末司马氏夺取曹魏政权的政治事变。魏文帝曹丕废汉称帝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吸取西汉初大封同姓王教训,政治上严格限制宗室,不给宗室以军政实权,结果导致皇室孤立无援。曹壑当政时,魏王朝处于全盛时期,尚能政由己出,矛盾并不突出。至景初三年 (239),曹壑病死,年仅八岁的养子曹芳继位,由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辅政。世家大族出身的司马懿,乘皇室衰弱之机,拉拢士族地主,培植亲信。司马氏的姻戚也都是当时的世家大族,具有较强势力。曹爽则重用何宴、邓飏、丁谧、毕轨、李胜等人掌管机要,力排司马氏势力。司马懿佯装生病,暗中却在紧锣密鼓。正始十年 (249) 正月初六,司马懿趁曹芳、曹爽等至高平陵 (今河南洛阳东南大石山) 祭扫魏明帝陵墓,在洛阳发动政变,并迫使太后下令免除曹爽兄弟职位。曹爽进退失据,只得交权。不久,司马懿以 “阴谋反逆” 罪处死曹爽并夷其三族。经过这次政变,司马懿独掌军政大权,曹芳成为傀儡。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继续执掌朝政。嘉平六年(254),司马师废掉曹芳,改立14岁的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司马师死,其弟司马昭擅政。司马昭为魏大将军,封晋公,加九锡,进位相国,佯辞不受,“九让乃止”,一直阴谋代魏。甘露五年 (160),曹髦“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 ‘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吾不能坐受其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 ( 《三国志·魏志·三少帝纪》)。结果失败被杀。司马昭改立15岁的常道乡公曹奂为傀儡皇帝。至此,一场历时十五六年的统治阶级内部政治集团勾心斗角的残酷斗争,告一段落。景元四年 (263),司马昭封晋公,不久进爵晋王,加快了代魏步伐。咸熙二年 (265),司马昭死,其子司马炎袭爵,继相国、晋王位。不久,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自立为帝,改魏为晋,史称西晋。 ☚ 孙权建吴 邓艾灭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