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司空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司空山

 位于岳西县城西约75公里,又名司空原。相传战国时有淳于氏,官司空,曾隐居此,故名。高1227米,与潜山县天柱山遥遥相对。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诗人李白随永王李嶙举兵失败后,避居此山,作《避地司空原言怀》诗,希望脱离尘世的烦恼,过“练丹保清真”的道家生活。后人建有“太白书堂”,并将诗镌于堂壁。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安抚使张德兴与刘源在此聚兵抗元,建朝天宫殿于石壁之下。今仍有张将军(德兴)“洗马池”、“刀枪洞”。太平天国时,陈玉成曾率部在此安营、练兵。古有“太白书堂”,“银河夜月”,“南岩瀑布”、“赤壁丹砂”,“北岭松风”,“二祖禅刹”,“乌牛古石”,“洗马春池”八景,并有大量石刻。
 〔古诗文赏析〕 避地司空原言怀 唐·李白


 南风昔不竟,豪圣思经纶。
 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
 虽有匡济心,终为乐祸人。
 我则异于是,替光皖水滨。
 卜筑司空原,壮将天柱邻。
 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
 俟乎太阶平,然后托微身。
 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
 所愿得此道,终然保清真。
 异景奔日驭,攀星戏河津。
 一随王乔去,长年玉天宾。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月,李白随永王李璘水师东征,准备北上讨伐安史叛军。二月,李兵败丹阳,李白仓皇逃亡,此诗为奔亡至太湖县司空山(今属岳西县)而作。诗中对自已有心报国,无端获罪,奔走逃难,表示了无限惆怅和愤慨,希望能脱离尘世的烦恼,去过“炼丹保清真”的道家生活。
 开头二句,言当国家危乱之时,英雄豪杰纷纷起来为国家大事操虑,展其救国抱负。“南风”是乐曲名,其音微弱,故曰“不竟”。
 “刘琨与祖逖”四句,言西晋二名将刘琨与祖逖当初曾同床共寝,半夜听到鸣叫,就起床舞剑,习武以图报国。然而他们二人虽然有匡济社稷,献身报国之心,结果却均遭不幸。这里表面是揭露西晋统治者昏庸无道,残害志士仁人,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揭露唐王朝统治者在国难当头,挑起内战,镇压永王东征水师,自毁抗敌力量。
 “我则异于是”四句,写自己虽然也为救国而招了祸,但不同于刘、祖二人,我不愿轻意丢掉性命,而是隐踪潜迹来到皖水之滨避难。
 “雪霁万里月”八句,写诗人在雪消雾散天气放晴的时候,站在司空山上,可以远眺长江两岸的秀丽春色。等待天下太平之时,就可以托身黄老,安心学道了。他将倾尽家产去炼丹学道,求得长生不老。但愿真能得到道术,这样,他最终也就能保持纯洁而不染尘世一埃。
 最后四句,是诗人幻想得道之后,能遨游太空,与日月星辰为伍,在天河中嬉戏,享受无穷的快乐。他还希望象乘鹤登仙的王子乔那样,永远离开这纷乱的尘世,去过那清静极乐之地的“玉天”之中无拘无束的仙人生活。
 名山隐名士,名士咏名篇。司空山因李白的隐居,以及李白颂此名篇,其山名气益发得彰。司空山中建有“太白学堂”,并有此诗镌刻于壁,那么,游山赏景,颂吟此诗,便别有一番情韵。

(个竹)


 〔现代散文〕 远远望去,司空山象一座巨佛石雕静静地打坐在大别山的一脉边缘。森森悬崖隔断了车马人声的喧扰,也隔断了世俗红尘的欲望。从山脚拾级而上,山径斗折蛇行,仿佛大自然故意以满布途中的险峻与艰难来磨炼善男信女们的心志。登上峰顶,豁然开朗,你可以坐在那些得自天然的石凳上,听松涛阵阵,观云起云落,心静如镜,俗念顿消。只有此时,你才会醒悟:释门二祖神光在立雪为臂、受达摩心法后,为何悄然南下,历千磨万劫,“两肩担月上司空”,隐在此山“心安”佛法,建刹说法,并传衣钵于僧璨,使禅宗一派得以光大传流。
 久坐山头,凉意渐生。我想象着1400多年前那位矢志弘扬佛法的圣人怎样以他智慧的头脑和超然物外的灵魂同岩石松涛、清风明月交谈;他那靠“裁云补”的破旧的禅衣所拂掠过的松枝与芳草,历尽风霜,生生灭灭,在它们被秋风摇曳的枝尖上仿佛仍有佛的灵光在闪动。司空主峰下的“仰天寓”的云中洞即是慧可大师最初的禅房。石洞前对钵盂山,后依石峰顶,双峦拱顶,千仞屏藩。洞内有滴泉,常年不涸,一龛宏敞,冬暖夏凉。在那些给苔草和水渍点染得斑斑驳驳的石壁上,我感觉到有一双深邃的眼睛在默默注视着我们这些寻古访幽的后人。
 司空山的佛事在唐朝天宝年间达到盛期。建于明朝的古朴的石雕牌坊,仿佛司空山不屈的脊梁,傲立苍穹,显示着佛门圣地的庄严与神圣。
 那些无形的东西,那些象征着司空山品格和精神的自然风物,更是愚昧和世俗所焚烧不了的。除正在恢复中的“二祖寺”外,其余司空八景中的七景如“赤壁丹砂”、“乌牛古石”、“太白书堂”、“银河夜月”、“南岩瀑布”、“北岭松风”、“洗马春池”,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得天地之灵气与日月之精华,仍然以它奇异神秘的风采,穿过历史的烟云,给我们以精神的洗礼与美的回味。八十多岁高龄的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赴朴初老人,十分关心司空山的恢复与开发,在他九十年代初重游司空山时,即兴赋词一阕:“久萦魂梦故乡山,赤崖悬,彩云间,太白书声,流水听潺潺。欲问可公消息在,空谷石,与心安”。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就这样激情地向他心目中的圣地袒露着自己赤诚的灵魂。
 深秋之夜,我与几位朋友相聚在太白书堂的旧址,想从潺潺不断的流水中去感受诗仙的遗韵,然秋日干旱,流水难闻。拂动我们心旌的是瑟瑟秋风。朋友讲起了一位外籍青年与司空山的故事。传说十几年前,有一位日本青年只身来访司空山。他是专门研究佛学和东方文化的,对司空山和禅宗二祖仰慕之至。他在山上呆了一个晚上,其时屡遭劫难的司空山尚来恢复开发,陪伴他的只有那些倒卧的石佛,清泠的山风和虫鸣。他与它们倾心交谈。他临走时,怀揣着一块司空山的石头。在隔山隔水的东瀛,他大概就把那块石头当作了自己膜拜的圣山的缩影。这一切令我感动不已。好在我曾工作于司空山所在的岳西县,常可往返于司空山,一睹佛山圣姿,与那位虔诚的日本青年比较起来,算是幸运的了。
 下将山来,司空山已笼罩在落日的辉晕中。回首仰望,气势更觉非凡。我想起史志上对司空山的传神的描写:“一峰玉立,丹笔鬼工;南望端岩,如画照海。西瞻卓绝,若峭壁插天;迤东绕北,则移步换形,变幻莫测。”
 神秘的司空山,在我心中永远是一种诱惑。

(黄剑平)


 〔民间文学〕 相传诗仙李白进入太湖县境后,便听人传颂着司空山寺庙的大小和尚个个都能吟诗对句的事儿,心有疑惑,即一路径奔山寺,决然要去探访一个究竟。
 入山先拜当家的老方丈。诗仙即开言问道:“听说贵山寺僧均善作诗对句?”
 “非贫僧夸口,也算将就说得上吧。”
 于是,李白朝夕察访于寺僧中间,验得几个执事僧人确有诗才,心有所许,但还不能完全信服,思谋总要选择一个突破口攻他一个措手不及。一日偶入僧厨见一小沙弥独自在烧火做饭,便向前问:“小师傅,我出一上句让你续下句好不好?”小僧点点头表示应允。李白抬头望望东边初升的太阳,然后一字一顿地吟道:“红日无私,贫富一般都照见。”谁知小和尚张张嘴不发一声,只是用手指指上面,又摊开双手摆一摆就走开了。李白见小和尚不作对答,便去方丈室见老和尚说经过,语气中颇有责怪他言过其实之意。
 老和尚哈哈一笑:“施主有所不知,刚才所问的那个小僧乃是哑巴出家,自然便有开口无语之状。但是,小僧却照样回答了施主的问题——他的手势明明在说‘青天有眼,善恶两样早安排’啊!
 上述一问一答,既含寺庙“神鬼设教”的主旨,又与后世的楹联对子平仄合拍,后来的人干脆就把它制成楹联,是悬在寺中大雄宝殿的大柱子上,铭记为流传久远的一段佳话。

(刘帅刚 整理)

司空山

又名司空原。在安徽省岳西县城约40公里。相传战国时淳于氏,官司空,曾隐居于此,故名。海拔1,227米,与天柱山遥遥相对。山上曾有南岩瀑布、二祖禅刹、乌牛古石、赤壁丹砂、银河夜月、洗马春池等古迹,今多不存。唐至德二年(757),诗人李白随永王璘举兵失败后,避居此山,其诗作《避地司空原言怀》,即指此。

司空山

司空山

又名司空原。位于县城西南40公里处。相传战国时淳于氏曾官司空,后隐居于此,故名。山高1227米,方圆约35公里,一峰峭立,若笔插天。山上怪石虬松,灵泉飞瀑,山下银河碧野,气象万千。唐至德二年(757),李白随永王李璘举兵失败后,曾避难于此,作《避地司空原言怀》诗,抒写有心报国,无端获罪的悲愤心情。后人建书堂纪念,并将此诗刻于堂后石壁。今书堂已圮,壁诗犹存。另存有“太白仙踪”、“莫题诗”等明代石刻多处。堂周有奎心石、印心石、洗墨池等景观。山东麓有传衣石,相传为佛教禅宗二祖慧可传衣钵给三祖僧璨大师处。南宋安抚使张德兴与潜山义民刘源曾在山中聚兵抗元,建朝天宫,今石壁留有《朝天宫成纪怀》诗刻。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曾在此抗击清兵。此外还有洗马春池、赤壁丹砂、南崖瀑布、北岭松风、乌牛古石等胜景。

☚ 7. 岳西县   8. 太湖县 ☛
司空山

司空山

位于岳西县西南,距县城75公里,面积94平方公里。相传战国时有淳于氏,官至司空,清正廉明,隐居于此,后人遂称“司空山”。
司空山属大别山余脉,主峰海拔1227米,巍然耸立,有上逼云霄之势。山中奇峰深谷,飞瀑流泉,古寺险寨,景色深幽。景点大多分布在海拔900米的司空原一带,有玛玉坳、蜈蚣岭等13峰,观音、仙女、三祖等14洞,传衣、龙头、天马等18怪石和梅花井、香沁瑶池等7泉,还有14座古寺庵堂遗址。旧有司空八景:赤壁丹砂、乌牛古石、银河夜月、南岩瀑布、北岭松风、二祖禅刹、太白书堂、洗马春池。
“二祖禅刹”位于东麓,原是天然石洞,面积约15平方米,内有滴泉。南北朝时,佛教禅宗二祖慧可居此授达摩祖师心法,并传衣钵于三祖僧。后世佛徒为纪念他,建为禅刹。今存石室为清乾隆时复建,一进3间,抬梁、金柱、檩子、硬山顶、风墙,均为砾石精凿而成,面积约50平方米,附近还有“讲经台”、“传衣石”、“三祖祠”等景点遗址。司空山佛教由此渐兴,唐宋年间最盛时,曾有僧房5048间,下院9庵4寺,先后有本净、正德、真际、圆通、清晓等高僧被拜为国师,成为佛教禅宗圣地,后世渐衰。今山中仍有不少当年僧人的坐化塔,随处可见。
“太白书堂”位于司空原,堂前有球形“奎心石”,旁有万斗酒瓮“印心石”,下有终年不竭的“翰墨泉”和“洗墨池”。唐至德二年(757),大诗人李白因随永王李璘东征而获罪,避难于此,作有《避地司空原言怀》,但不久仍被流放夜郎。后人怀念李白,在相传是他的住处建了这座书堂,将诗刻于书堂后的石壁上,今犹存。岩壁上还有“太白仙踪”、“莫题诗”等明代石刻多处。
司空山地势险要,古代曾多次在此交兵。元至元十四年,即南宋景炎二年(1277),张德兴和潜山人刘源等起兵抗元,“司空山民傅高举兵应之”,曾西征至湖北鄂城。当年在山中以巨石依险构筑的寨墙,逶迤起伏,气势磅礴,今仍存。清初顺治二年(1645),朱常𣲂自号“荆王”,在此聚众抗清,攻破过太湖县城。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部亦曾在此安营扎寨。有“洗马春池”、“刀枪洞”、“跑马岗”、“阅兵台”、“饮马槽”等遗址。
司空山春秋温和,夏季凉爽。有全国名茶“岳西翠兰”和中药材茯苓、杜仲等名特产。公路交通较方便,与天柱山风景区、岳西、太湖县城和湖北英山、蕲春县等均可直通。

☚ 佛图山   四望山 ☛
0000311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