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鼻溃
麻风病(瘤型晚期)在鼻部的表现,称为“麻风鼻溃”。其主要特点为“鼻毁臭烂”、“鼻柱坏而色败”、“鼻梁崩塌,损形变颜”。麻风病古称疠风、大风恶疾、大麻风、癞病,是一种发病非常缓慢的慢性传染病。本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体虚或经常接触麻风病人及其污染的厕所、床、被、衣服、用具等,感受疠气、邪毒内侵血脉而发生。《素问·风论》云:“疠者,有荣气热腑,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溃疡。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曰寒热”。在《解围元薮·卷1》中提到:“中于手太阴,面颊浮白,口燥喘急,久则生虫,蚀肺则鼻梁崩塌。”
本病临床表现主要有: 鼻塞,干燥刺激感,鼻衄,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味臭,日久有痂皮,鼻部皮肤冷热痛痒感觉减退或消失,鼻翼肥厚、缺陷或塌陷,前鼻孔闭锁或缩小,鼻尖毛细血管扩张,鼻中隔小柱烂去或鼻梁塌陷。鼻镜检查可见鼻粘膜充血肿胀、糜烂或结节形成,结节可融合成麻风瘤,构成大块的浸润。晚期病人鼻腔积满痂皮,痂皮下鼻粘膜可见糜烂和溃疡,鼻中隔穿孔,以致鼻部畸形。对于治疗,古代多用祛风散湿、活血杀虫的方药。近年的研究认为结核样型多属实证,治宜理气通络,活血化瘀;瘤型多属肾虚,宜补肾扶正,辅以攻毒。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运用“扶正攻毒,活血通络”等治疗原则,辨证施治。兹将几种常用方药举例如下:
❶万灵丹、神应清风散、磨风丸。服法:第一天服万灵丹一粒,温酒送下;第二至四天服神应清风散,每日6克,早晨空服温酒送下;第五至六天服磨风丸,每日三次,每次六十至七十丸,温酒送下。连续循环应用,至痊愈为止。
❷一号扫风丸,成人初用6克,一日二次,三日后如无呕吐、恶心等反应,可每次加1.5克,至第八天后,一日三次,不再增加剂量。
❸苍耳草膏,每日三次,每次一匙,开水送下。
❹体虚者可服何首乌酒,按患者酒量大小,时时饮之,醺醺然作汗为度,避风为宜。
❺换肌散,每服15克,温酒调下,如体虚不能耐受者,兼服补气泻营汤。
护理方面,应加强营养,禁止吸烟、饮酒 (药引用酒除外),忌房事。忌食辛辣香燥、膏粱厚味及鸡、鹅、羊肉、蚌蛤、河豚、虾、蟹、海腥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