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号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科舉部 > 考試場所 > 號舍 號舍 hàoshè 亦稱“號房”。明清鄉試、會試考生應試時住的房間。《明史·選舉志二》:“試士之所,謂之貢院。諸生席舍,謂之號房。”清·陳祖范《别號舍文》:“試士之區,圍之以棘,矮屋鱗次,萬間一室,其名曰號。”據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録》:貢院内建號舍,用《千字文》順序編列(唯天、玄、帝、皇、數目字及荒、吊等字不用)。每號外牆高八尺,號門高六尺,寬三尺;一字號長者近百間,短者五六十間,皆南向成排。順天及大省萬餘間,中小省數千間,形如長巷。巷口門楣牆上大書某字號,並置號燈及水缸。每間隔以磚牆,無門。入場後,士子用油布爲帘以防風雨。號舍高六尺,深四尺,寬三尺。舍内磚牆東西離地尺餘二尺餘之處,砌成上下磚縫兩層承板,稱號板。板可抽動,日間坐下層之板,用上層寫字;夜間除上層之板,安入下層,可伸足而卧,是合則爲榻,分則爲桌爲凳,坐卧飲食寫作皆在此。《儒林外史》第二回:“進去兩邊號房門,行主人指道:‘這是天字號了,你自進去看看。’周進一進了號,見兩塊號板擺的齊齊整整,不禁眼睛裏一陣酸酸的,長歎一聲,一頭撞在號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 号舍❶科举考试用语。明清科举考试中的乡、会试在贡院内举行,入场后的考生各居一席舍答卷,其所用席舍称“号舍”,亦称“号房”。明初为板屋,一屋仅容考生一人。后因易发生火灾,又不避风雨,乃改用瓦甓。清末废科举,此制遂不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