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史记·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 大宛之迹,见自张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史记·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 大宛之迹,见自张骞。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2]。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3],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4],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5],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故胡奴甘父俱出陇西[6]。经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7]。单于留之,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馀岁,与妻[8],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9]。 【段意】 写张骞身分及出使月氏被匈奴扣留的情况。汉朝得知月氏怨仇匈奴,便召募出使月氏以联合灭匈奴的人,张骞应召,在出使途中被匈奴扣留了十多年,但他持节不失。 字数:294 [1]大宛之迹,见自张骞:大宛这个地方,是张骞开始发现的。大宛(yuan),古西域国名,属邑七十余,领地相当于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王治贵山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的卡散赛);张骞(?—前114年),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