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史天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史天泽1202—1275元名将。字润甫,永清(今属河北)人。成吉思汗八年(1213年),随父秉直降蒙古。二十年(1225年),兄天倪驻真定(今河北正定),为金降将武仙所杀。遂袭兄职为都元帅,太宗继位,为真定、大名、东平、济南五路万户。窝阔台汗二年(1230年),击走武仙,取卫州(今河南汲县)。窝阔台伐金,令其略地汴京(今河南开封)以东诸城,后又追围金哀宗于归德(今河南商丘)、蔡州等处。六年(1234年)春,蔡州城破金亡,回真定。多次参与攻宋战事,拔枣阳(今属湖北),战襄阳(今湖北襄樊),破光州(今河南潢川),攻寿春(今安徽寿县),累有战功。蒙哥汗二年(1252年),为河南经略使。八年(1258年),从宪宗(蒙哥)攻宋。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即位,任河南等路宣抚使。二年(1261年),任中书右丞相。同年秋,从忽必烈征阿里不哥,率领左路军败敌于昔木土脑儿。三年(1262年)春,从亲王哈必赤征讨李璮,建议用深沟高垒围困济南,擒斩李璮。至元三年(1266年),为枢密副使,仍兼中书左丞相。十年春与平章阿术等攻克樊城,宋襄阳守将吕文焕降。次年,与丞相伯颜总领大军自襄阳水陆并进,至郢州遇疾,回真定。十二年二月病逝,终年七十四岁。其家族为蒙古时期最大一支地方势力。他智勇双全,才略过人,为巩固和发展蒙古族在中原的统治地位,立了大功,是元朝唯一的官至右丞相高位的汉族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指挥出奇制胜,成为元代著名将领。 史天泽1202—1275元大将。字润甫,永清(今属河北)人,父为降蒙古汉人。继其兄任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参与攻金。元世祖时任中书右丞相,执国政,后升至平章军国重事。曾为世祖平定李璮之叛。后死于攻宋途中。 史天泽1202~1275元代将领。字润甫,永清(今属河北)人。成吉思汗八年(1213年)降蒙古。二十年,为都元帅,太宗继位,为真定、大名、东平、济南5路万户。窝阔台汗二年(1230年),击走武仙,取卫州(今河南汲县)。六年春,蔡州城破金亡, 回真定。多次参与攻宋战事,累有战功。蒙哥汗二年(1252年),为河南经略使。八年,从宪宗(蒙哥)攻宋。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即位,任河南等路宣抚使。二年,任中书右丞相。至元三年(1266年),为枢密副使,仍兼中书左丞相。次年,与丞相伯颜总领大军自襄阳水陆并进,至郢州遇疾,回真定。其家族为蒙古时期最大一支地方势力。他智勇双全,才略过人,为巩固和发展蒙古族在中原的统治地位,立了大功,是元朝唯一的官至右丞相高位的汉族地主阶级代表人物。 史天泽1202—1275元大将。字润甫。永清(今属河北)人。父秉直为河北大地主,降蒙古。兄天倪为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天倪死,他继其任。在河北破金将武仙,俘杀红袄军将领彭义斌。后从蒙古军破金蔡州(今河南汝南)等役。世祖即位后,任中书右丞相,执国政。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统兵攻杀李璮于济南。还军后,请解除其子弟兵权。晚年筹划围攻襄樊之计,进平章军国重事。后与伯颜统军攻宋,中途病死于真定。 史天泽1202—1275字润和。元初大臣。永清(金属河北)人。父秉直,成吉思汗时降蒙古。1224年,继其兄天倪都元帅职。复真定、败金将武仙,俘杀红袄军将领彭义斌。窝阔台即位,命为真定等五路万户长。参加过围汴、破蔡州之役。中统二年(1261)任中书右丞相。同年九月从征阿里不哥。三年,平济南李璮叛乱。至元四年(1267),改任中书左丞相。十年,与阿术破樊城,逼降襄阳。十一年,与丞相伯颜总元军, 自襄阳水陆并进,大举伐南宋,途中病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