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3. 自然区人口分布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3. 自然区人口分布 3. 自然区人口分布(1)坝上高原。包括张北、康保、沽源三县全部及尚义、丰宁、围场三县各一部分,位于河北省最北部。该区海拔一般为1 200~1 500米,山地海拔达1500~1 800米,气候干寒,年降水量仅400毫米上下,土地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不足80人/平方公里,是河北省人口最稀疏的地区。 表2-1-2 河北省县(市)人口数量分级
表2-1-3 按人口密度分级的县(市)分布 单位: 人/平方公里
(2)冀北山地丘陵。包括承德地区丰宁、围场坝上部分,及隆化、滦平、承德市和承德县全部。海拔一般在1 300~1 500米之间,相对高差大,南部有较宽的谷地和阶地,气候比坝上稍好,土地面积3万余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除承德市区 (574人/平方公里)外,自北而南在40~80人/平方公里之间。 (3)燕山山地丘陵。包括宽城、兴隆和唐山、秦皇岛北部的山地丘陵。其中长城以北,海拔一般在400~1200米之间,长城以南海拔多在500米上下; 气候条件较好,年降水量在650~700毫米以上,是河北省降水中心之一。土地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垦殖率很高。人口密度自北而南100~500人/平方公里不等。 (4)冀西北间山盆地。位于张家口地区坝下,海拔一般在1 300~1 500米之间,多半封闭断陷盆地,土地肥沃,开垦较早。土地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在150人/平方公里上下。 (5)冀西山地丘陵。北连冀西间山盆地,东接山麓平原,西南至于省界。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海拔多在1 000米以上,南部海拔多在100米以下,河谷较宽,间有盆地,农作条件较好,垦殖率高,但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面积约3万余平方公里,人口分布不均,南部近600人/平方公里,北部不足30人/平方公里,人口最稀疏的县不足200人/平方公里。 (6)山麓平原。由太行山和燕山山前各河流冲积扇连结而成、海拔在50~100米之间,农作的水、土、肥条件较好,盛产粮、棉; 地下煤、铁等矿藏丰富,开采也较早; 经济发展带动了北自涿州南至邯郸的串珠城市群发育。土地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人口稠密,不含城市市区,人口密度一般都在600人/平方公里以上,有的县每平方公里近千人。 (7)中部平原。处在山麓平原和海滨平原之间,南部海拔较高且多岗梁,北部海拔在2~18米间,地势低且多洼淀。土地面积约3.67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平均500人/平方公里,南部略高。 (8)海滨平原。位于渤海湾沿岸,由海河三角洲滨海洼地和沙堤组成,海拔一般在5米以下,盐碱严重。土地面积约1.36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平均不足400人/平方公里 (不含城市市区),有的县不足200人/平方公里。 总之,全省农村人口分布的总格局是南密北疏和中密西疏。 ☚ 2. 人口密度分布 二、农村劳动力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