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古兰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兰经》 伊斯兰教的经典和法典,第一部阿拉伯文学著作集。穆哈默德著,由其门人编成,651年最后定稿。全书共30卷,114章,主要内容是宣扬崇拜一神安拉,反对多神教徒、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阐述了为统一阿拉伯而提出的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宗教主张、制度、律例及道德伦理规范,其中包括不少生动的故事和寓言。语言流畅有致,在修辞、音韵等方面成为后世散文的典范,对阿拉伯文学、东方文学都有很大影响。 古兰经Gǔ lán jīng伊斯兰教的经典。[阿拉伯]Qur'an。1958年《新知识词典》:“古兰经: 亦作《可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一词在阿拉伯文中是阅读的意思。”◇哥澜、歌兰、可兰、可兰经、可澜经、可兰经典、可兰经书、回经。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諸教部 > 伊斯蘭教 > 古蘭經 古蘭經 gǔlánjīng 亦稱“可蘭經”。伊斯蘭教最高經典和最根本的立法根據。古蘭,源於阿拉伯語的詞根古拉尼,本意爲讀,通常指宣讀、誦讀、讀物或讀本。《古蘭經》共分三十卷,一百一十四章,六千六百一十六節,三十二萬三千六百七十一字。是穆罕默德在二十三年的傳教過程中作爲安拉的啟示陸續頒佈的經文。主要内容包括:穆罕默德在傳教期間同阿拉伯半島多神教徒和猶太教徒、基督教徒鬥争的記述,傳播以信奉唯一真神安拉,反對多神崇拜爲中心的宗教信條;針對當時的社會情况提出的宗教制度、社會主張、日常生活的準則和法令;此外還有爲傳教需要而引證的阿拉伯社會的故事、寓言、傳說、見聞等。既爲宗教經典,亦是阿拉伯文獻。《古蘭經》隨伊斯蘭教傳入我國。我國穆斯林以抄寫此經爲宗教善行,始於元代。刻本始於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頒刊之《寳命真經》。漢文通譯本始自清初馬德新(未完稿而遭害)。完整譯本以近世李鐵錚《可蘭經》(公元1927年)與姬覺彌《漢譯古蘭經》(公元1931年)爲最早,並得名於此二譯本。 记事书 记事书记事的书:志(志书;墓~;史~;地方~) ☚ 卷轴 史书 ☛ 古兰经又译《可兰经》。伊斯兰教的经典。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约570-632)在传教过程中作为安拉 (真主) 的启示而发布的经文。共30卷,114章,分为“麦加篇章”和“麦地那篇章”,其中绝大部分涉及法律,是伊斯兰法的基本渊源。主要内容包括伊斯兰教基本教义; 同多神教教徒斗争的记述; 以信仰一神安拉为中心的宗教信条; 针对当时阿拉伯社会情况提出的宗教制度、社会主张和伦理道德规范;与传教需要有关的一些流行故事、寓言和传说等。现在流行的版本是第3任哈里发奥斯曼时发布的统一的标准本,即“奥斯曼标准本”。参见 “哈里发。” 古兰经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古兰”系阿拉伯文Kur’an或Qur’an的音译,意为“诵读”。一译《可兰经》。有五十五种名称,其中以“读本”、“光”、“真理”、“智慧”、“训戒”、“启示”等为穆斯林的常用。中国旧称“天经”、“宝命真经”等。三十卷,一百一十四章,六千二百余节;分“麦加篇章”(约占全经三分之二)和“麦地那篇章(约占三分之一)两大部分。内容包括: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和功课,其中特别强调安拉独一、顺从、忍耐、行善、施舍和宿命;对阿拉伯半岛社会的种种主张和伦理规范;为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确立的宗教、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法律制度;与多种教徒、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进行辩论的记述;根据传教需要援引的一些流行于阿拉伯地区的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古阿拉伯人的故事、传说和谚语等。《古兰经》在穆斯林的宗教与世俗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伊斯兰世界的种种教派、学说、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往往以其为经典根据。中国自明清以来开始选译此经,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有通译本。 古兰经又作《可兰经》。“古兰”为阿拉伯语音译,意为“诵读、读物、读本”,“经”是根据中国习惯加上去的。伊斯兰教主要经典,共30卷,114章。该书是穆罕默德在610—632年传教过程所诵根据安拉的“启示”颁布的教义、教律,是该教最高经典和最根本的立法依据。 《古兰经》伊斯兰教经典。也称《可兰经》。“古兰”一词系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宣读”、“读物”,系穆罕默德在历时22年传教过程中以“安拉”名义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传入中国后,回族穆斯林曾称其为《古尔阿尼》、《古拉尼》、《天经》、《宝命真经》等。全书共30卷、114章,分“麦加篇”和“麦地那篇”两大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基本信仰,其中以信安拉、信先知穆罕默德和信启示为其神学思想核心;宗教义务,即念、礼、斋、课、朝、献身等;伦理道德;宗教礼仪禁戒;提出对阿拉伯半岛进行社会改革的主张;为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所确立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法律制度;对异教徒和伪信者攻击伊斯兰教的辩论和反驳。伊斯兰教认为,《古兰经》作为安拉对先知穆罕默德的启示,是永恒的真理、唯一神圣的经典,为伊斯兰教立法依据,也是伊斯兰教信仰学、法学、伦理学等赖以建立与发展的基础,是每个穆斯林的行为准则,在穆斯林宗教与世俗生活中具有权威地位,伊斯兰教世界不同教派、学说、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无不以《古兰经》为根据。中国伊斯兰教均以该经为根本经典,在中国穆斯林中具有重大影响。 古兰经“古兰”系阿拉伯语Qur' 《古兰经》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有55种名称,共30卷,114章,6200余节,分“麦加篇章”(约2/3)和“麦地那篇章”(约1/3)两大部分。内容包括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和基本功课等。最早译本见于11世纪。1143年有第1个拉丁文译本,并在1543年印行。最早的阿拉伯文本于1530年在罗马印刷(未发行)。1694年汉堡版问世。20世纪20年代出现通译本。1862年中国云南省刻印经文。目前全世界已有60多种文字的译本。 古兰经 162 古兰经伊斯兰教的基本经典,也是阿拉伯文的第一部典籍。系阿拉伯文Kur’ān或Qur’ān的音译,一译“可兰”,意为 “诵读”。有55种名称,以 “读本”、“光”、“真理”、“智慧”、“训戒”、“启示”等为穆斯林所常用。中国旧称“天经”、“天方国经”、“宝命真经”等。共30卷,114章。穆罕默德在公元609至632年间依照临时发生的事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以安拉“启示”的名义陆续颁布,弟子默记或著录于兽皮、石版、枣椰叶上,开始散存多处,未汇集成册。穆罕默德逝世后,阿布·伯克尔曾令栽德·本·彻比特搜集整理,辑其善而存之。奥斯曼时,为使各地流传经文统一,又令栽德·本·彻比特、阿布杜拉·本·祖白尔等人对已汇集本加以订正编纂,再行抄录,麦地那保存一部,其余分送初期哈里发国家的六个城区麦加、大马士革、库法、也门、巴士拉和巴林,同时销毁各地其他传本,此本称“奥斯曼本”或“定本”,流传至今。其中穆罕默德在麦加传道时启示了86章,迁移到麦地那后又启示了28章。内容包括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和基本功课,尤其强调安拉独一、顺从、忍耐、行善、施舍和宿命以及各种社会主张和伦理规范,确立政教合一的宗教、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法律制度,保留了与多神教徒、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进行辩论的记述,引用了一些流行的犹太教、基督和阿拉伯人的故事、传说和谚语等。在穆斯林的宗教和世俗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成为伊斯兰世界种种教派、学说、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的经典或理论根据。我国自明清以来开始有选本,并零星翻译了部分经文。本世纪20年代出现通译本,先后有李铁铮、姬觉弥、王静斋、刘锦标、杨仲明、时子周等伊斯兰学者或教长的译本。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坚的汉译本为目前最佳本。 ☚ 门宦 中国伊斯兰史存稿 ☛ 古兰经 《古兰经》Gulanjing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又译《可兰经》。“古兰”阿拉伯语意为“诵读”或“读本”,因为它详细规定了穆斯林必须遵从的基本教义、立法、伦理和风俗习惯,是穆斯林的行动指南。我国又称“天经”、“天方国经”或“宝命真经”。信古兰经为伊斯兰教的五信之一。据说天使迦伯利向穆罕默德传达安拉的许多启示(第一个启示是“你应当以真主的名义传道”),由弟子默记,或写在树叶、兽皮、骨片上。穆罕默德死后,阿布·伯克尔将上述启示整理重抄,即第一个手抄本《古兰经》。其实《古兰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穆罕默德对宗教和社会问题发表的言论集,也是研究阿拉伯历史和文化的珍贵资料。650年,第三任哈里发鄂斯曼下令重新订正《古兰经》,抄录7部,分送麦地那、麦加、大马士革、库法、巴士拉、也门和巴林群岛,称“鄂斯曼本”或“定本”。共30卷,114章,6236节,分麦加篇(86章)和麦地那篇(28章)两部分。明、清时有汉文节译本,本世纪以来有多种通译本。 ☚ 伊斯兰教 哈里发 ☛ 古兰经 《古兰经》gulanjing伊斯兰教根本经典。是穆罕默德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古兰”一词系阿拉伯语Qur’an或Quran的音译,意为宣读、诵读或读物。共30卷,114章。该经为阐述伊斯兰教教义和立法的首要依据,也是伊斯兰教的信仰学、法学、伦理学以至历史学等赖以建立与发展的基础。穆斯林认为它是“安拉的言语”和穆罕默德的最大奇迹,也是个人行为的准则。《古兰经》提出:“除了安拉,再没有神”,要求人们放弃多神崇拜,只尊安拉。据《古兰经》记述,伊斯兰教出现前,麦加等地就信奉安拉为最高神灵,他们相信安拉“创造了天地”、“支配着日月”,“降了甘霖”,还“救人于危难”,故不少人以“安拉的奴仆”作名字,称为阿布杜拉。《古兰经》认为天使是安拉用光创造的妙体,它们的本能就是顺从和忠实地执行安拉的命令。天使行动神速,数量众多,各司其职。《古兰经》要人们相信安拉曾在不同时代从各民族中特选作为使者或先知的人,到本民族中去劝告人们趋善避恶,信仰一神。《古兰经》认为,有些先知曾接受安拉的启示,其汇集被称为经典,信仰经典也就是相信它的神启性,同时要遵守其中的戒律。 ☚ 圣经 圣诞节 ☛ 古兰经 《古兰经》gulanjing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圣典。伊斯兰教认为它是天神迦伯利口授给穆罕默德的,而实际上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的演说集,经其后代弟子整理编纂而成。 ☚ 亡灵书 沙恭达罗 ☛ 古兰经 古兰经伊斯兰教经典。又称《可兰经》等。三十卷,一百一十四章,六千二百余节;分《麦加篇章》、《麦地那篇章》两部分,讲述伊斯兰教教义与历史,为伊斯兰教徒的根本经书。由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陆续颁布,约出现于610~632年。明清以后,中国有了译本。 ☚ 西道堂 清真指南 ☛ 古兰经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圣典”,也是阿拉伯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一部散文巨著。 ☚ 2.阿拉伯文学作品 一千零一夜 ☛ 古兰经又译《可兰经》。伊斯兰教根本经典。古兰,阿拉伯文Kur’an或Qur’an的音译,意为“诵读”。30卷,114章,6200余节。主要内容为:穆罕默德及其传教活动;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和基本功课;伊斯兰教的宗教制度、社会主张和伦理规范;流行于阿拉伯半岛的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古阿拉伯人的历史故事、传说和谚语等。由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以安拉“启示”的名义陆续颁发。穆罕默德逝世后,艾卜·伯克尔令人搜集各处零散记录,加以整理保存。奥斯曼时期,为统一经文,进一步予以订正,辑成标准本,史称“奥斯曼定本”,流传至今。在穆斯林的宗教与世俗生活中具有极重要地位,伊斯兰世界各种教派、学说、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普遍以此为最高依据。世界现有各种文字的译本40余种。汉译本也已有7种。 古兰经伊斯兰教法最早的基本渊源。作为真主的启示,具有最高约束力。除伦理信仰规范外,严格意义的法律不多。主要涉及杀人报复、借贷、婚姻、通奸、继承和应戒食之物等。参见“宗教”中的“古兰经”。 古兰经 古兰经伊斯兰教的最高经典和最根本的立法依据。“古兰”为阿拉伯文Qur′an或Kur′an的音译,意为宣读、诵读或读物。旧译为《古尔阿尼》、《可兰经》、《古兰真经》等,有55种名称,其中以“读本”、“光”、“真理”、“智慧”、“训戒”、“启示”等为穆斯林所常用。中国旧称“天经”、“天方国经”、“宝命真经”等。共30卷,114章,6200余节;分“麦加篇章”(约占全经三分之二)和“麦地那篇章”(约占三分之一)两大部分,为穆罕默德在23年(610—632)的传教过程中以安拉“启示”名义陆续颁布的经文。其主要内容包括: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和基本功课,其中特别强调安拉独一、顺从、忍耐、行善、施舍和宿命;对阿拉伯半岛社会的种种主张和伦理规范;为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确立的宗教、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法律制度;与多神教徒,犹太教徒、基督教徒“有经人”进行论辩斗争的记述;信仰天使、经典、众先知和末日赏罚、反对多神崇拜的信条;根据传教需要引用的一些流行于阿拉伯半岛的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古阿拉伯人的故事、传说和谚语等。穆罕默德在世时,《古兰经》只是零散记录,为其弟子默记或记录在兽皮、石版、枣椰叶上,散存多处,未汇集成册。穆罕默德归真后,第一代哈里发艾卜·伯克尔令人搜集整理,辑善保存。此汇集本后为第三代哈里发奥斯曼命人整辑并加以订正,复经抄录,除麦地那保存1份外分送初期哈里发国家的六个城区,同时销毁各地传本,史称“奥斯曼定本”即标准本。流传迄今。《古兰经》在穆斯林的宗教与世俗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伊斯兰世界的种种教派、学说、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往往以其为经典或理论根据。它既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第一部散文形式的阿拉伯文献,在阿拉伯文化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兰经》原文为阿拉伯文,现在世界各地已有多种文字的译本。中国自明清以来开始有选本(即“赫听”)并对经文进行翻译,随后有汉阿文对照的选译本和汉文对音本以及1862年杜文秀刻本;20世纪20年代起出现通译本,先后有李铁铮、姬觉弥、王静斋、刘锦标、杨仲明、时子周和马坚等伊斯兰教学者或教长的译本。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大学马坚教授的全部《古兰经》正文译本。 ☚ 伊斯兰教派 清真 ☛ 古兰经 《古兰经》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古兰”一词系阿拉伯文“诵读”的音译。旧译为《可兰经》、《古兰真经》等。为穆罕默德于23年 (610-632) 传教过程中以安拉“启示”名义在麦加和麦地那两地陆续颁布的言论集,穆斯林认为系“安拉的言语”。共30卷,114章,6200余节,分“麦加篇章” (约占全经三分之二) 和“麦地那篇章” (约占三分之一)。内容包括: 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和基本功课,其中特别强调安拉独一、顺从、忍耐、行善、施舍和宿命; 对阿拉伯社会的种种主张和伦理规范; 为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确立的宗教、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法律制度; 与多神教徒、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进行论辩的记述; 根据传教需要引用的一些流行于阿拉伯半岛的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古阿拉伯人的故事、传说和谚语等。经文为穆罕默德根据创教活动和政治军事的需要,针对某一种事情或某一个问题,口述一节或数节启示,由其门弟子默记或记录在皮革、石片、兽骨或椰枣叶肋上。穆罕默德逝世后,阿布·伯克尔曾令栽德·本·彻比特、阿布杜拉·本·祖白尔等人对已汇集之本加工订正,编纂成册,公元645—646年间,哈里发奥斯曼令栽德等人抄录七部,一部保存在麦地那,其余分送初期哈里发国家的六个地区: 麦加、大马士革、库法、也门、巴士拉和巴林群岛。史称“奥斯曼本”或“定本”,流传迄今。该经为阐述伊斯兰教教义和教法的首要依据,至今仍有一些伊斯兰教国家将其作为国家立法的依据。在阿拉伯文学史、伊斯兰文化史,也占有重要地位。早期该经的流传主要依靠穆斯林的手抄、背诵和口传。伊斯兰教认为,教读、背记和缮写该经为宗教善行。第一部印刷本于15世纪末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城出版,但未广泛流传,直到19世纪,土耳其、波斯、印度等国才先后印刷出版。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该经亦在我国广泛流传。早年流传的为手抄本。1862年出现第一部刻本,即云南杜文秀刻本。汉文译本,到19世纪中、下叶才出现马致本翻译的《孩提解译》 (即《古兰经》选译本) 和马复初的《宝命真经直解》5卷。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通译本,先后有李铁铮、姬觉弥、王静斋、刘锦标、杨仲明、时子周和马坚等伊斯兰学者或教长的译本。 ☚ 东西教会大分裂 古兰经注 ☛ 古兰经 《古兰经》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古兰”系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诵读”、“读物”。中国旧译《可兰经》,回族等穆斯林亦称《古拉尼》、《古兰真经》、《天经》、《宝命真经》等。穆斯林认为古兰是“安拉的语言”,是绝对的永恒的真理,是伊斯兰教立法的首要依据,也是穆斯林社会生活和个人行为的准则。《古兰经》全书共计30卷、114章,6200余节,是穆罕默德在公元610—632年前后23年传教过程中,奉安拉启示和安拉名义陆续颁布的。穆罕默德颁布的这些启示,当时由其门弟子记在石片、兽皮、兽骨或椰枣叶上,不会写的则背诵下来。穆罕默德在世时,因忙于传教和征战,没能将散存于门弟子手中的经文整理汇编。在他逝世后,始由其继承人哈里发艾卜·伯克尔下令搜集、整理、缀辑成册。哈里发奥斯曼时又在此基础上划定章节,分出卷帙,形成统一定本,抄录7部,除麦地那留存一部外,其余分送麦加等半岛各地。这批抄本史称“奥斯曼标准本”或“奥斯曼定本”,至今为世界穆斯林所通用,无一字更改。《古兰经》章节的划分,以穆罕默德从麦加迁徙麦地那为界线,分为两大部分,麦加时期的称为“麦加章”,麦地那时期的称为“麦地那章”。“麦加章”有86章,约占全部经文的三分之二,“麦地那章”有28章,约占全部经文的三分之一。各章长短不一,最长的达286节,最短的只有3节。“麦加章”多为短章,“麦地那章”一般较长。各章都有章名,章名或取自本章开篇的字母、名词,或取自该章中出现的任一个词汇。各章的编排,既不以经文颁布的时间为序,也不按内容分类,除第一章因具有纲领性质,篇幅较短,被列为卷首外,其余各章基本按长短排定,即长章在前,短章在后。《古兰经》的内容包罗万象,十分庞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❶基本信仰。主要是信安拉、天使、经典、使者和末日赏罚。为阐述基本信仰而与非伊斯兰教徒所进行的论辩,在《古兰经》中占有很大的篇幅。 ☚ 新疆伊斯兰教 圣训 ☛ 古兰经 《古兰经》一译《可兰经》,伊斯兰教经典。(“古兰”阿拉伯语意为“诵读”)全书30卷114章,是教主穆罕默德以“安拉的启示”名义先后颁布的教诲文,后经门徒整理,复经第三任哈里发命令重抄定本,颁行各地。其主要内容为:宣称安拉为惟一真神、世界的创造者;穆罕默德是先知,受真主派遣向世人传谕其预言;关于宗教与社会的主张、道德训诫,记述穆罕默德的几次军事行动与传教中引证的阿拉伯民间故事传说等。书中一些人物、传说源出犹太教和基督教经典。除宗教外,它还是研究早期阿拉伯社会和语言的珍贵文献。其后的许多注释本,则反映了不同时期、国家和教派的观点。于16世纪起被译为欧洲各国文字,我国亦早有译本。 ☚ 米奈 一千零一夜 ☛ 古兰经 古兰经又译《可兰经》。中国旧称“天经”、“天方国经”、“宝命真经”等。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也是其立法、伦理规范、思想学说等的基础。被认为是降自安拉的“真经”。内容主要包括: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和基本功课,其中特别强调安拉独一、顺从、忍耐、行善、施舍和宿命;对当时阿拉伯半岛社会的各种主张和伦理规范;同多神教徒、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进行辩论的记述;根据传教需要引用的一些流行于阿拉伯半岛的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古阿拉伯人的神话、故事、传说和谚语等;关于穆罕默德私人生活和轶事的记述。初由穆罕默德在其23年的传教过程中以安拉启示的名义陆续颁布,为其门弟子默记或录在兽皮、树叶和骨片上,散存多处。后穆罕默德逝世,由其继任者,第一代哈里发艾卜·伯克尔令人搜集整理,辑录保存。第三代哈里发奥斯曼为统一各地流传的经文,又令人将辑录本加以订正抄录,分送初期哈里发国家的六个主要地区。原文为阿拉伯文。中国在明清开始节译,20世纪20年代始有通译本。 ☚ 古尔邦节 东正教 ☛ 古兰经gu lan jing【伊斯兰教】Koran 古兰经Koran 古兰经Koran;Quran(伊斯兰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