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古代罗马教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罗马教育 古代罗马教育gudai luoma jiaoyu指古罗马奴隶制社会的教育。古罗马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都曾取得过许多成就,对欧洲和世界的文化、教育有较大的影响。古罗马的历史一般分为王政、共和、帝国三个时期,其教育各有特色。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是王政时期,尚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各方面都还保存着相当多氏族社会生活的形态,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可靠史料极少,因此,当时的教育情况难以稽考。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0年,为古罗马共和时期,又分前期和后期。前期时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罗马人除务农外还要参战。这就决定了当时的教育特点是农夫一军人的教育。这种教育主要在家庭中进行,男孩跟随父亲,学习耕作技术;女孩听从母亲,学习家务。家庭还对儿童进行敬畏神明、孝敬父母、忠爱邦国和遵守法律的教育,要求儿童养成勤劳、节约、朴实和严肃的品德。男孩还须学习角力、骑马、投枪、游泳等军事常识和到军队中服务。后来,罗马在军事上征服了希腊,但在文化上则受到希腊人的强烈影响,罗马教育变成以希腊学校为模式的教育体系。共和后期的教育则变成具有双轨制萌芽形式的等级教育。初级学校均由私人开办,主要任务是使本地平民学得一些初步文化知识以便成为商人和手工业者。中高级学校主要把贵族子弟培养成能说会道的雄辩家,进而成为共和政体的官吏。公元前30年至公元476年是罗马帝国时期。为了有效地统治这个幅员辽阔、情况复杂、称雄西方世界的军事大帝国,它在改变政治制度和行政体制的同时,帝国皇帝对共和时期的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相应的改变。加强对初级学校的严格管理和监督,开设公立学校来掌握国家的教育权。教育宗旨也改为尽量设法使各地各族人民心悦诚服地接受帝国的统治、做效忠皇帝的顺民;对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这些中等教育,则要求为各级行政机构培养、输送官吏,以便使帝国的政令从中央到地方、行省都能顺利推行;对高等教育,承袭了古希腊在雅典、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利亚和罗德等地的大学和高等文化科学学府,为帝国培养高一级的统治人才,其学科内容除继承希腊的文法学、数学、修辞学外,还增加了具有罗马特色的学科如法律学、建筑学等。公元1世纪,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属地巴勒斯坦兴起并迅速传播。公元325年,基督教被定为国教,由此基督教的教育逐渐强大。公元509年,东罗马帝国政府下令关闭世俗学校,形成了基督教独霸教育的局面。从这时起直至封建社会结束,长达千年之久的历史时期内,教会学校成了西欧主要的学校教育组织形式。 ☚ 亚里士多德 昆体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