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叙说xùshù xùshuō【同】 都是动词;都有把有关的情况或内容说出来的意思。 【异】 “叙述”侧重在写出或说出事情的经过,语义范围大些;多用于书面语。[例]在那份书面材料中,见证人详详细细地~了事情的始末。“叙说”侧重在原原本本说出事情的经过;多用于口语。[例]经当事人要求,他便一五一十地~起事情的原委来。 叙述xùshù写出或说出事情的经过 △ ~清楚。 【同】叙说 讲述 陈述 叙述xùshù〈动〉讲述:叙述事情经过︱叙述简洁明了。 序数;叙述◉ 序数xùshù 名 表示次序的数目。汉语表示序数的方法,通常是在整数前面加“第”,如第一、第十二。此外还有些习惯的表示法,如头一回、末一次、正月、初五、大女儿、小儿子。序数后边直接连量词或名词的时候,可以省去“第”,如二等、三号、四楼、五班、六小队、1949年10月1日。〈例〉~词/ 认识~/ 请按所标~阅读/ 老师让我们知道了~的含义及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规律。 ◉ 叙述xùshù 动 将事情的经过写下来或说出来。〈例〉~文/ ~生动/ 详细的~/ 他的~很有条理/ ~清楚比语言优美更重要/ 李师傅向他仔细地~了事情发生的全过程。〈近〉记叙/ 讲述。 叙述见 “记叙”。 叙述(同)论述 叙述 叙述对人物、事件、环境进行介绍和交待的一种最基本的表现方法。又称“叙事”。清·李绂《秋山论文》:“文章惟叙事最难。”章学诚《章氏遗书·补遗》:“叙事之文,其变无穷。故今古文人,其才不尽于诸体,而尽于叙事也。”叙述在文学作品中起着交待事件、介绍人物、连贯故事线索、推进情节发展的作用; 在应用及新闻体裁中起着介绍情况、陈述事实的作用。 叙述的分类,古人说法不一。元·陈绎曾《文筌》分为十一种:正叙、总叙、间叙、引叙、铺叙、略叙、别叙、直叙、婉叙、意叙、平叙。清·李绂《秋山论文》分为十种: 顺叙、倒叙、分叙、类叙、追叙、暗叙、补叙、借叙、特叙、夹叙夹议。刘熙载《艺概·文概》分为十八种: 特叙、类叙、正叙、带叙、实叙、借叙、详叙、约叙、顺叙、倒叙、连叙、截叙、豫叙、补叙,、跨叙、插叙、原叙、推叙。现今一般分为: 顺叙、倒叙、插叙; 带叙、补叙、追叙、特叙、借叙; 分叙与合叙; 概叙与细叙; 详叙与略叙; 直叙与婉叙。 叙述与描写不同。叙述只一般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存在,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描写旨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如:“白天过去了,天就要黑了”是叙述,“太阳掉在鸟巢里,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 (臧克家《难民》) 是描写。叙述与描写的表现效果各有所长,应根据行文的需要选择使用。有人认为描写比叙述好,主张多用描写,少用叙述,这是错误的。好的叙述既能起到简练概括地介绍事件的作用,又能起到突出事物特征、展示事件全貌的作用。叙述既可单独使用,亦可与描写结合使用,或在描写中叙述,或在叙述中描写。 运用叙述,要注意交待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在不影响读者理解文意的情况下,亦可根据需要,省略某些因素,不做交待; 要注意事件的始末顺序,抓住主要线索,合理运用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使文章条理清晰; 要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或顺或逆,或映或带,或隐或显,或详或略,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或“烘云托月,背面敷粉”,笔法多变,力避单调,不做“直头布袋”; 要“有寓理,有寓情,有寓气,有寓识”,“有尺寸,有斤两,有剪裁,有位置,有精神” (刘熙裁《艺概·文概》),收到“省字约文,事溢于句外”,“言近而旨远,辞浅而意深” (刘知几《史通·叙事》) 的效果。 ☚ 技巧 叙事 ☛ 叙述 叙述叙 述(述叙;述序;讲述) 序 叙述事情:叙事 说事 陈事 题诗叙事:题序 叙述离别之情:叙离 叙述事物实质:造实 叙述事理:叙致 叙述全书或某学科的要旨:发凡(~起例) 记载叙述:载述 阐扬叙述:甄述 叙述并发挥:敷衍(~成篇) 叙述并解释:阐述 叙述和分析:论述 叙述并评论:述评(时事~) 评述 论证评述:证序 综合评述:综述 综合叙述:综述 综述事理:综事 阐明综述:阐宗 阐综 (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记录下来或说出来:叙述)
另见:叙说 述说 说出 记录 事情 经过 ☚ 叙述 叙述方式 ☛
叙述/叙述方式/记述/论述/阐述/演绎/叙述程度/铺叙 ☚ 措词 叙述 ☛ 叙述 叙述xushu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述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 叙述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法。因为叙述主要以活动着的人和事为对象,反映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或者介绍人物,说明事实,而记叙文则是以写人、记事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在记叙文中,可用叙述介绍事件的变化过程、人物的经历和事迹、人际关系等,以使读者对文章所写的人和事有清晰的印象和正确的理解。 在其他文体中,叙述的作用各有不同。在议论文中,可以用叙述来概括某些事实,从事实中引出论点,或以事实为根据来论证论点;在说明文中,可以用叙述来介绍事物的形貌特点及发展变化情况,或者提出典型事例,使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得到更为具体、形象的说明。 叙述的方法很多。从叙述的先后次序上分,有顺叙、倒叙、插叙等;从叙述的详略程度上分,有概括叙述与具体叙述;从叙述的线索关系上分,有合叙、分叙;从叙述的不同角度上分,又有直叙、借叙等等。但在一般的写作中,顺叙、倒叙和插叙是最常用的。 在实际写作中,叙述常和其他表达方法综合运用。尤其是描写,二者经常结合使用,甚至很难将其截然分开。但是,从某一段或某几段的主要倾向上看,仍然可以见出二者的区别,那就是:叙述着重在对人物、事件的介绍和交代,使之清楚明白;描写着重在对人物、事件、环境的描绘和刻画,使之生动传神、历历在目。叙述要突出交代情况和过程的“清楚连贯”,而描写则要突出表现事物状态的“有声有色”。叙述通常是不动声色地对人物、事件作一般性的、简明扼要、连贯而流动的表达,而这种表达一旦变得细致、形象、生动而传神,那么它就不尽是叙述,而成为描写了。不过,应当承认,将叙述和描写截然分开,远不如强调二者紧密结合对文章表达的意义重大。因为,一方面,叙述中要有得当的描写,人物事件才能具体形象;另一方面,描写又必须在叙述过程中才能进行,离开了叙述所介绍的人物事件,描写便失去了对象。 对叙述的要求是: ❶头绪清楚,即必须注意叙述的人称和线索。一般地说,全篇文章在人称上应是一致的,如果需要交替使用两种甚至三种人称,那就要在人称改换处交代清楚,要有适当的过渡,以提起读者的注意。要注意叙述的线索,就是要根据主题和题材,确定一条贯穿全文的线,并围绕这一条线来组织材料,进行叙述。如果叙述的事件复杂,头绪纷繁,那就要抓住主要线索,编织好次要线索,有条不紊地进行叙述。另外,任何事物都在一定的时空中存在、变化、发展,所以,对人、事的叙述,要放在一定的时空中展开、进行,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换而流动地展开。叙述时还可采取多种角度和视点,灵活地调度配合,以表现出事物的多面性和纵深度。因而,不能对“头绪清楚”作简单化、机械的理解而使叙述变得僵硬、乏味。 ❷交代明白,即把人、事、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等向读者交代清楚,不可含糊其辞,更不能自相矛盾,以免使读者不但不能掌握事情的全貌、正确理解事件所显示的思想意义,反而产生误解,得出与作者本意相反的结论。当然,交代的方法可以灵活掌握,或直接交代,或间接说明;同时,所叙述的内容诸方面,也可根据文章总体表达的需要决定取舍,不可生搬硬套,事事都要面面俱到。 ❸详略得当。这就是说,不能主次不分,平均使用笔墨,而是要有重点。在文章的关节处要详写,可以铺开陈述,浓重渲染;次要的地方,则略加叙述,或一笔带过。详处泼墨如云,而略处惜墨如金。如此,才能突出文章的重点,更好地表现主题。 ☚ 写场面 顺叙 ☛ 叙述 叙述xushu是对人物、事件和环境作具体记述和介绍的一种文学的基本表现手法。小说和散文经常运用的手法。它使读者概括地了解人物、事件和环境的一般情况,不像描写手法那样强调形象化和生动性,但能使描写的各个侧面勾联成一个艺术整体。它的方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和平叙等。顺序,指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是最常用的表现手法。采用顺序的方法,作品的层次、段落和事件的发展过程基本一致;倒叙,又称“倒插笔”,指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部分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从头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这种方式,具有造成悬念、引人入胜的作用;插叙,指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一下,插入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方式;平叙指叙述两件或更多件同时发生的事情。具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另一种是两件事情并行交叉,齐头并进。 ☚ 结构 抒情 ☛ 叙述 叙述Xushu小学作文教学基础训练的方法之一,又可分为口述和笔述两种。 ❶口述。口述要求学生把听到的或者看到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教师在做口述准备交代故事材料时,要做到较为缓慢的、有间歇的叙述,要讲得清楚、生动而富有表情。在指导时,要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弄清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然后再连贯地叙述。学生根据课外阅读的故事进行口述训练,还可以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开始练习口述时,可以帮助学生列出提纲,写在黑板上或挂图上。 ❷笔述。要求学生把听到或看到的材料,用文字叙述出来,指导的方法与口述时相同。由于笔述的难度较大,花的时间也多,可以把小标题、段意、关键性词语及一些需注意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供学生笔述时参考。学生在笔述时,教师要巡回辅导,发现问题,要及时加以指导。笔述材料,教师应该自己先写一遍,把握它的篇幅,以及所需要的关键词语,以便指导时心中有数。 ☚ 编写提纲 缩写 ☛
叙述 叙述Xushu写作表达方法之一,是对事件的原委和始末所作的直接的介绍、说明和交代,它有各种类型:从叙述的先后安排上分有顺叙、倒叙、插叙;从叙述的详略安排上分,有概叙、细叙;从叙述的指定范围来分,有特叙、泛叙;从叙述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来分,有合叙、分叙;从叙述的角度来分,有直叙、借叙;等等。不管使用什么类型的叙述,对事件而言,一般都要把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原因、什么结果都交代明白,才能达到叙述的目的,这六个方面习惯上称为“叙述的六要素”。叙述还有人称的问题,一般分为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两种;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两种人称可以交错使用,但大多数记叙文还应只使用一种人称,并首尾一致为好;教师要反复指导仅用一种人称进行叙述的单项练习。记叙文以叙述为最主要的表达手段,论说文与写景抒情的散文也离不开叙述。它的具体作用是: ❶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性格等; ❷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变化的始末和背景、起因、后果; ❸概括事实以引出论点,援引事物作为论据; ❹说明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特征、关系、功用等。在叙述中,应做到使事件发展的脉络十分清晰、详明, 有一条清楚的线索。 ☚ 提纲 顺叙 ☛ 叙述 叙述是指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对人物、事件、环境、时间等概括性的交代和说明,是文学创作的最基本的艺术手段之 一,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叙述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对于人物的经历、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的发展进程,以及环境设施、时代背景等方面,均是通过叙述的手段进行说明与交代的。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叙述与描写经常相互交替使用,并将作品的各个部分连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叙述中还包括有顺叙、倒叙、插叙等不同的叙述方法,其中顺叙也称“正叙”,是指按照时间的先后次序叙述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全过程,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最为常见的叙述方式;倒叙是指根据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思想的需要,先叙述事件的结局,然后再回过头来按照时间的顺序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这种叙述方式可造成作品强烈的悬念,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更能突出倒叙部分所体现的思想意义;插叙是指在作家叙述作品中心事件或主要情节发展过程中,暂时中断所叙述的线索,而插入另一个故事情节,以补充交代说明中心事件或主要情节的有关内容,起到埋下伏笔或应照前文的作用,成功的插叙可使中心事件或主要情节更加丰满、更加严密。总之,不管使用什么样的叙述方式,其目的最终是为塑造典型人物和表现主题思想服务的,离开这个中心,任何叙述都是毫无意义的。 ☚ 独白 人称 ☛ 叙述文艺创作的基本表现手法之一。指作家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说明和交代。有顺叙、倒叙和插叙等。 叙述 叙述文学创作的三大表现手法之一。指创作者对人物、事物和环境所作的说明和交待。叙述的方式非常多,其中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详叙等等。叙述可以把分散的场景和故事片断贯串起来,是最常见、最重要、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叙述一般比较具体、明白。它要求在通顺、准确的基础上,详略得当,有所变化,有贯串始终的主线。 ☚ 倒装 具体叙述 ☛ 叙述narration 叙述narrate;recount;rel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