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伍子胥变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伍子胥变文

伍子胥变文

唐代变文。作者不详。叙述伍子胥弃楚投吴,为父兄报仇故事。其内容主要根据《史记》、《吴越春秋》等史书,但作了较多艺术加工。作品突出表现伍子胥不畏强暴的坚强性格,歌颂浣纱女、江上渔父等人不贪富贵、不避生死以帮助伍子胥脱险的侠义行为,体现了人民反抗残暴的斗争精神。全文结尾部分有残缺,尚存一万五千余字,气魄宏大,情节生动,人物形象亦较鲜明,为民间文学中杰作,并为后来戏剧脚本和演义小说所依据。

☚ 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秋胡变文 ☛
伍子胥变文

伍子胥变文

唐五代说唱作品。敦煌卷子写本。原本题目残失,题名系今人依故事内容拟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拟题作《伍员入吴故事》。今存写本凡四种,均为残本,经整理、校勘为一本,收入《敦煌变文集》。写春秋时楚平王夺媳为妃,上相伍奢直谏,反遭杀害。奢次子子胥出奔,平王下令追捕。子胥沿途乞食,浣纱女施食并抱石投江以示不泄露消息;子胥又遇其姊,二甥贪得楚王赏赐而欲加害,子胥占卜预知,以法术解脱;再遇其妻,以药名隐语问答,为妻认出面貌,乃易容;过江时遇渔父,渔父告以可投吴国,并为保密而覆舟自沉。子胥抵吴国后,辅吴王治国,率吴军伐楚。其时楚平王已死,昭王继立。子胥擒杀昭王。时越王句践兴兵侵吴,为子胥所败。后吴王病故,其子夫差即位。子胥为夫差详梦,谓吴国将有大难,因而获罪赐死。越王遂趁机再次兴兵伐吴。故事大致据史实而多增饰、篡改,具体描述综合民间各种传说。其中子胥遇浣纱女和渔父事,见载于《吴越春秋》与《越绝书》,为后世戏曲、曲艺所引用,唯遇姊及妻事,为其他书所不见,以药名隐语相问答一节,尤具民间文艺色彩。又,今有人以其体制仅说白与唱词,无一般变文中指点看图画的提示,认为拟题《伍子胥变文》不尽妥贴。

☚ 董永变文   张义潮变文 ☛
伍子胥变文

伍子胥变文

变文。共四卷,甲卷存故事开端处,乙卷只存十二行,有六行断行,丙卷存故事主要内容,丁卷仅存两节,俱在丙卷所存部分中,文句稍有异同。王重民校录。变文讲唱春秋时伍子胥为父兄报仇的故事。楚国平王在位,天下大治。上相伍奢,勤恤国事,忠贞耿直,敢于犯颜直谏。平王听从大夫魏陵意见,为太子娶秦穆公之女。秦女至,平王见其貌美,自纳为妃。伍奢闻之,谏责平王,获罪下狱。伍奢有二子,长子子尚在郑国为官,次子子胥在魏国为官。平王用魏陵计,诈伍奢之名,投书郑、魏,召子尚、子胥。结果子尚入楚,与父俱被处死。子胥独自逃难,辗转流离,备尝苦辛。最后入吴,为吴王所用,拜为宰辅大臣。子胥治吴五年,吴国大治,遂兴兵伐楚。时楚平王已死,子昭王在位。吴楚交战,楚兵大败,子胥执昭王,兵入楚都,掘平王墓,以剑击尸,并杀昭王、魏陵,终报父兄之仇。子胥为吴国大相,后越王勾践兴兵伐吴,子胥领兵击败之。吴王死,子夫差立。子胥为吴差解梦,直言凶兆,触怒夫差,以剑剔死。后五年,勾践兴兵伐吴,吴军无力应战。变文以下缺失。变文着重刻画伍子胥立志为父报仇的决心和恩怨分明的性格。全文重点描绘了伍子胥逃难途中的经历,他与浣纱女、外甥、妻子、鱼人的遭遇及恩怨,情节生动,有自然景色的铺叙,气氛的渲染,人物的对话及心理刻画,浓郁的抒情(子胥的仗剑悲歌),是文中最精彩的部分。后来子胥功成名就,对昔日逃难途中遭遇的人物,一一将恩报恩,以怨报怨。

☚ 地狱变文   欢喜国王 ☛

伍子胥变文

唐代变文。佚名撰。四卷。今存敦煌残本。原卷仅有“变文”名称, 而无卷题。此题系今人整理时,依故事内容所加。讲唱春秋末年伍子胥由楚奔吴、为父兄报仇的故事。内容依据《史记》,《吴越春秋》、《越绝书》等书,又不断增饰扩大,情节紧凑,生动有趣,如伍子胥出奔途中遇姊遇妻,虽非史书所记,却颇富戏剧性。人物虚拟,描写生动,语言通俗,重在以感情打动人心。主题愈加鲜明,文中刻画伍子胥反抗强暴的坚强性格,还歌颂了浣纱女、江上渔父,以及伍子胥的姊姊、妻子等人,不贪富贵、不畏生死,帮助伍子胥的事迹,反映了人民反抗强暴的斗争精神。成书于唐代,可代表唐以前关于伍子胥故事传说的总汇。今存一万五千字。有讲有唱,韵散结合,气魄宏伟,为我国民间文学的佳作。并可考见伍子胥故事的流传和演变。原卷分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和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今人整理本收入《敦煌变文集》上册,一九五七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刘修业《敦煌本<伍子胥变文>之研究》一文可资参考,收入《敦煌变文论文录》下册,一九八二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伍子胥变文

伍子胥变文

敦煌变文之一。存4种写本:S.0328,存故事主要部分; S.6331,仅存12行; P.2794,存两节;P.3213,存故事开端处。四写卷均无题,《敦煌变文集》王重民校录本依故事内容拟补。伍子胥故事,见《左传》、《吕氏春秋》、《史记》、《吴越春秋》等书。这篇变文就是在史传记载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篇幅较大,除去篇尾残缺部分,尚有15000多字。伍子胥(前?—前484 ),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后为吴国大夫。这篇变文叙写他父亲伍奢和兄伍尚因费无忌谗害,被楚平王冤杀,他经宋郑等国入吴,并辅助吴王伐楚,报父兄之仇。后又被吴王夫差赐剑自杀。作品塑造了伍子胥坚毅不屈、不畏强暴的患难英雄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忠谏获咎的悲剧。

☚ 敦煌变文   孟姜女变文 ☛
伍子胥变文

伍子胥变文

敦煌变文之一。存4种写本:S.0328,存故事主要部分; S.6331,仅存12行; P.2794,存两节;P.3213,存故事开端处。四写卷均无题,《敦煌变文集》王重民校录本依故事内容拟补。伍子胥故事,见《左传》、《吕氏春秋》、《史记》、《吴越春秋》等书。这篇变文就是在史传记载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篇幅较大,除去篇尾残缺部分,尚有15000多字。伍子胥(前?—前484 ),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后为吴国大夫。这篇变文叙写他父亲伍奢和兄伍尚因费无忌谗害,被楚平王冤杀,他经宋郑等国入吴,并辅助吴王伐楚,报父兄之仇。后又被吴王夫差赐剑自杀。作品塑造了伍子胥坚毅不屈、不畏强暴的患难英雄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忠谏获咎的悲剧。

☚ 敦煌变文   孟姜女变文 ☛
0000693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