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伍员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伍员涛wǔ yùn tāo表现臣子为国殉身,或含冤而死;也用以咏江河浪涛,多指钱塘江涛。《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王赐(伍)子胥剑,遂伏剑而死。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钱唐志》:“伍子胥累谏吴王,赐属镂剑而死。临终,戒其子曰:‘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自是自海门山,潮头汹高数百尺,越钱塘鱼浦,方渐低小。朝暮再来,其声震怒,雷奔电走百余里。时有见子胥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因立庙以祀焉。”伍子胥名员。张祜《送卢弘本浙东觐省》:怀中陆绩橘,江上伍员涛。元稹《相忆泪》:会向伍员潮上见,气充顽石报心雠。元稹《去杭州》:得得为题罗刹石,古来非独伍员冤。 伍员涛 【出典】 见“子胥涛”条。 【释义】 见“子胥涛”条。 【例句】 ①地接三茅岭,川迎伍子涛。(李德裕《述梦诗四十韵》5391)这里以“伍子涛”代指海涛。借以作为浙西的标志,点明自己所在之地。②怀中陆绩橘,江上伍员涛。(张祜《送卢弘本浙东觐省》5798)这里借以表现卢氏乘舟赴浙东。③冤深陆机雾,愤积伍员涛。(张祜《哭汴州陆大夫》5809)这里用“伍员化涛”典,伤悼陆大夫忠于朝廷而蒙冤被杀。 伍员涛《史记.伍子胥列传》:“(吴王)乃使使赐伍子胥(员)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子胥)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越绝书.德序外传记》:“胥死之后,……王使人捐于大江口。勇士执之,乃有遗响,发愤驰腾,气若奔马,威凌万物,归神大海,……盖子胥水仙也。”后用来表现臣子悲愤忧国,遭谗被害;或用以咏潮水等。张祜《哭汴州陆大夫》:“冤深陆机雾,愤积伍员涛。” 伍员涛借指钱塘江潮。唐张佑《送卢弘本浙东觐省》诗: : “怀中陆绩橘,江上伍员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