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取得时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取得时效acquisitive prescription由于时间的过去而取得权利。在国际法上,取得时效的概念特别适用于领土的取得,即由于时效而取得领土(参见时效)。取得时效没有一定的时限。 取得时效“消灭时效”的对称。又称“占有时效”。无权占有人在法定条件下占有他人财产持续地经过法定期间而对该项财产取得所有权的制度。成立条件: (1) 无权占有人对他人财产取得占有; (2) 其占有须为自主、和平、公然的占有;(3)该占有须为持续不间断占有并使法定期间届满。依多数国家的法律规定,取得时效期间届满将使无权占有人对占有的财产取得所有权; 但依据德国和日本、瑞士等国的民法,该时效期间届满后无权占有人依占有意思可能取得该项财产的所有权或其他占有物权。大陆法各国民法对取得时效期间多设有不同规定;其中不动产的取得时效多为长期时效,动产的取得时效则为短期时效。社会主义各国的民法对取得时效多未作规定,中国亦然。 取得时效 取得时效亦称“占有时效”。时效的一种。“消灭时效”的对称。占有人和平、公开并且善意地以自己的名义占有他人的财产持续存在一定期间后即发生取得该财产所有权或其他物权的法律后果的时效制度。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 非所有人以所有人名义和平、公开、善意的自主占有。这种占有是以所有人名义的占有。非以所有人名义的占有,如承租人对承租标的物的占有、保管人对保管物的占有,都不会发生占有时效问题。这种占有是和平的占有,不是暴力的占有。占有人对他人财产的占有是公然的占有,不是隐秘的占有。占有人的占有是善意的,即占有人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其占有的是他人的财产。(2) 占有状态不间断地达到法律规定的期限。法律规定取得时效的,对这一期间的规定,因动产与不动产而有区别。原则上,动产的取得时效期间为1~5年;不动产的取得时效期间较长,多为20~30年。(3) 占有人取得占有财产的所有权或其他物权。这是取得时效的法律后果。占有人的占有是物权取得的一种根据。占有人取得的财产权利依占有人在占有期间行使权利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占有人对占有物行使所有权的,占有人依占有时效取得所有权;行使他物权的,取得他物权。我国现行法律中还没有取得时效的规定。 ☚ 时效 占有时效 ☛ 取得时效又称“占有时效”。某些国家如法、德(今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日等国规定的在一定期间内善意、持续、公开地占有他人财产而可能取得对该财产的所有权的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多数社会主义国家未实行此项制度。 取得时效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占有他人所有物因而取得该物所有权的法律制度。又称“占有时效”。取得时效的要件,除时间因素外,包括占有人将被占有物据为自己所有的意思,此外占有必须以非暴力的、无争执的公开的方式进行,否则不能产生取得时效的问题。各国民法对取得时效期限,规定长短的不完全一致,社会主义国家对于国家所有的财产,不适用取得时效的规定。 取得时效 取得时效又叫占有时效。是指占有人所有的意思,善意地、长期公开地占有他人财产,在法定期间内作为自己所有,持续不断地加以占有,即取得该物所有权的制度。资本主义国家大多详细规定了这一制度内容,我国和苏联未作规定,但我国允许通过诉讼时效制度使没有取得所有权的占有人占有某一财产。 ☚ 诉讼时效 法定期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