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安梯昔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安梯昔尼约前445—前365Antisthenes又译安提西尼、安底斯泰纳等。古希腊哲学家、伦理学家,“昔尼克学派”(又称“犬儒学派”)的创始人。先就学于著名智者高尔吉亚,后以苏格拉底为师。苏格拉底死后,他在雅典一个名叫“快犬”的运动场收徒讲学,因讲学场所之名,也因其从思想到行为都主张苦行,故其学派被称为“犬儒学派”。安梯昔尼把怀疑论、具体道德论和苏格拉底的禁欲主义因素相结合,既反对以苏格拉底正统派自居的柏拉图的善理念说,也反对另一“小苏格拉底派”——以亚里斯提卜为代表的“昔勒尼学派”的快乐论,把苏格拉底伦理思想推向极端禁欲主义。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善,不存在超越一切善之上的善的理念;善与恶是绝对对立的,因而人要么从善而成为善人,要么从恶而成为恶人,人世间除了善人或恶人,绝无第三种人。道德和幸福一致,只有具有美德之人才有幸福;“无欲是神圣的”,“美德是自足的”,自足即超脱一切欲望(包括感情的物质欲望和对文学、艺术等追求的精神欲望);“人的天职在于道德的生活”(转引自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145页),只要有美德就够了,不需要任何欲求,甚至不要说话和求知。所以,安梯昔尼及其学派把为道德而道德奉为人生信条与座右铭,他们所追求的道德理想是所谓道德自由,顺从自然,返回“自然人”,反对一切现实行为规范。其伦理思想上的最大特点是全面禁欲主义或绝对禁欲主义。不仅思想理论上极力主张全面禁欲,而且身体力行,把物质生活降到最低限度,衣、食、住极其简陋艰苦,除了行乞用的口袋和一身破衣外一无所有。认为只有这样苦行苦练、独善其身、无所欲求,才是真正的自满自足的幸福、才符合道德。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下层自由民对大奴隶主贵族骄奢淫逸生活的一种消极的反抗情绪。安梯昔尼为代表的犬儒学派,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社会上和理论界亦无很大影响,独立存在的时间也不很长,远不能与柏拉图派、德谟克利特派、普罗塔戈拉派等相抗衡。但其思想影响却很深远,成为斯多葛主义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特别在后期斯多葛派和中世纪基督教伦理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