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方针和原则
邓小平曾多次反复阐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方针,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健康而且持久地坚持下去,这就是:
(1) 对大多数受自由化思想影响的人来说主要是思想教育,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他说: “对待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再走老路,不能再搞什么政治运动,但一定要掌握好批评的武器。”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是长期的事,不可能搞运动,只能靠经常性的说服教育,必要时采取一些政治手段和法律手段。”
(2) 对于极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而且触及法律,甚至煽动和制造动乱和暴乱的人,则必须依法惩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为了有效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进一步巩固安定团结的局面,保证改革开放方针更好地执行,包括保证‘双百’ 方针的正确执行等等。这样,既能保持党在思想政治原则上的坚定性和国家法律的严肃性,又能避免过去思想斗争方面曾发生过的 “左” 的错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反对党内和社会上错误思想的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有 “左” 反左,有右反右。以往我们在进行思想斗争时有一个失误,就是不从实际出发,总是一味地反右,总是用 “左” 的观点反右,结果越反越 “左”,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但是近年来我们有些同志,没有正确接受这一历史教训,忘记了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原则,不考虑思想理论战线的实际情况,走到另一个极端,只提反 “左” 不提反右,无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侵袭,这也是十分深刻的教训。邓小平指出: “解放思想,也是既要反 ‘左’,又要反右。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是针对 ‘两个凡是’ 的,重点是纠正 ‘左’ 的错误。后来又出现右的倾向,那当然也要纠正。”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79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重视纠正 ‘左’ 的倾向,而当右的自由化思潮泛滥时,他又要求全党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样,就能使人们摆脱 “左” 的思想的束缚,保证了改革开放方针的贯彻,又排除自由化思潮的干扰,维护四项基本原则,巩固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还表现在不论反 “左” 还是反右,都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绝不能站在 “左”的立场上反右,也不能站在右的立场上反“左”。在反对自由化倾向时邓小平指出:“批评或自我批评都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不能站在 ‘左’ 的立场上。” 同样在克服 “左” 的倾向时,也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否则就会把四项基本原则当作 “左” 的东西反掉。坚持实事求是,针对不同人们的思想状况,克服错误倾向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年轻的同志缺乏历史经验,缺乏新旧社会的比较,有些人容易受到自由化思潮的影响,因此,“对青年人来说,右的东西值得警惕,特别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因此要对他们进行教育。”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9页)而老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长期受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教育,从革命年代走过来,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坚定的。但其中有的人由于受“左” 的习惯势力影响,往往凭老经验办事,因而主要是帮助这些同志克服 “左”的僵化思想的影响,等等。由于邓小平坚持从实际出发,有 “左” 反 “左”,有右反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复杂的思想斗争中正确处理了各种矛盾,既澄清了思想,又团结了同志,既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又保证了改革开放方针的贯彻执行,为党正确地开展思想斗争提供了宝贵而且成功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