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厉王“止谤”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厉王“止谤”说 厉王“止谤”说有关周厉王压制舆论的传说。喻不尊重舆论、弹压舆论的统治者难逃垮台的命运,生动地揭示了舆论与专制统治的关系。《国语》中《召公谏弭谤》一文记载:“厉王虐,国人谤王。”“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谤,包含批评的意思。厉王止谤,使老百姓不敢说话。厉王认为这样百姓就不会谤王。他得意地对召公说:“吾能弭谤矣。”召公说:“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主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衔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这是对“谤”之功能的精辟论述。让人民发表意见,国家政事的成败才能反映出来,才能做人民赞成的事,防止做人民憎恶的事。召公尽心上谏,然而周厉王“弗听”,因此,仅三年就被人们赶往彘地。 ☚ 圣人之辩 民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