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印度(古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印度(古代) 印度(古代)世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因境内的印度河而得名,包括今日之整个南亚次大陆,我国汉代称之为“身毒”或“天竺”。腊玛古猿就发现于今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的西瓦立克山地。50万年前这里产生了梭安文化和德拉斯文化。新石器文化分布范围尤广。20世纪20年代,考古学家发现了印度河流域文化,因最大城市遗址在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又名哈拉马文化(约前2500—前1750),为青铜时代的文化。约前14世纪,雅利安人从印度西北方侵入次大陆,开始了印度史上的吠陀时代,记述这一时代的历史文献主要为《吠陀》书,故名。这一时代实行军事民主制,其后期产生了雅利安人国家和婆罗门教,奴隶制和种姓制开始出现。列国时代(约前6—前4世纪)为城市国家普遍发生、发展,并由分立逐渐走向统一的时期,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此时产生。前518年,波斯帝国侵入印度,将印度河流域作为一个行省。前327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征服印度河流域。约前324年,旃陀罗笈多在印度西北部自立为王,随后赶走马其顿希腊的驻军,攻占摩揭陀的首都华氏城,灭难陀王朝,建孔雀王朝 (前324—前187)。阿育王在位时 (约前273—前232),征服南印度(除半岛南端以外),使孔雀帝国成为幅员辽阔的大帝国; 实行君主专制,国王被神化,官僚机构加强;城市工商业经济发展; 佛教成为国教。阿育王死后,帝国分裂。巽加王朝 (前187—前75) 和甘婆王朝 (前75—前30) 时,帝国衰落。其后200余年史实不清。参见“印度文化(古代)”条。 ☚ 两河流域文化 (古代) 孔雀王朝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