卭qiónɡ“邛”訛字。漢代西南少數民族名。《漢書》司馬相如《難蜀父壽》:“因朝冉從駹,定莋存卭。”《史記》作“邛”。杜篤《論都賦》:“捶驅氐僰,寥狼卭莋。” 卭读音q·iong(ˊ),为iong韵目,属eng—ong—iong—ueng韵部。渠容切,平,钟韵。同“邛”。 上一条: 煢 下一条: 邛 卭❶病。《詩經·小雅·巧言》: “匪其止共,維王之卭。” 鄭玄箋: “卭,病也。”陸德明《經典釋文》: “卭,其恭反。” ❷勞。《禮記·緇衣》: “《小雅》曰: 匪其止共,惟王之卭。” 鄭玄注: “卭,勞也。” 卭qiong856F ❶与“邛”同(见《龙龛手鉴》)。 ❷与“卬”同(见《正字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