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wèixīng❶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本身不发光,如月球。 ❷指人造卫星 △ 气象~。 卫星wèixīng❶ 〈名〉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❷ 〈名〉特指人造卫星:气象卫星│通信卫星。 ❸ 〈形〉像卫星一样环绕某一中心的:卫星城。 卫星weixing❶围绕行星运行,本身不发光发热的天体:月亮是地球的~|围绕天王星运行的~一共有五颗。 ❷特指人造卫星,是用火箭发射到天空,按一定轨道绕地球或其他行星运行的物体:通讯~|气象~|我们又发射了一颗~。 ❸像卫星那样环绕某个中心的;为了解决大城市人口过分集中的问题,应该注意发展~城市。 卫星wèixīng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1957年后又特指人造卫星,还比喻极高的产量和突出的成绩。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代表着当时科技的最高成就,所以用“卫星”来比喻高产和突出成绩。例如:“上海图书馆的工作同志们看了中苏领袖的会谈公报,兴奋鼓舞,认为这是一颗保卫世界和平的巨大卫星。”(《文汇报》1958.8.5)“这个县夏收小麦平均亩产460多斤,并放出了一个亩产5130斤小麦的‘卫星’。”(《新观察》1958.17.4页)“全国粮、棉等主要农作物增长都达一倍以上,各种作物的高产‘卫星’不断腾空而起。”(《红旗》1958.13.30页) 卫星wèi xīng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本身不能发光。1903年汪荣宝等《新尔雅·释天》:“与行星同为球形之固体,而随从于行星者,谓之月,亦谓之卫星。”1904年王景禧《日游笔记》:“观木星,在镜中窥之,宛如一月,其四卫星仅见其三。”1912年陈荣衮《小学琐言》:“温故也进而知新,亦可从事,如汽船、磷寸、神经、卫星、电话、特许等,以此等字为输入文明。”卫星曾经也称“陪星”。 星体 星体星(星星;星历;星榆;星子;星花;星珠;星纬;天星;行~;卫~;夜~;幽~;巨~;新~;孤~;残~) 宿 星的总称:星辰 星斗 辰斗 恒文 斗象 星辰总称:天体 风轮 清妙 清轻 日月星辰:文曜 星空划分的区域:座(星座;牧夫~) 星宿 辰纬 辰宿 区分天体亮度强弱的等级:星等 能发光或反光的天体:星球 自身能发光、发热的天体:恒星 常星 常宿 罗布天空定时出现的恒星:列星 列曜星宿 由无数恒星和星系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星系 在一个不太大的空间区域里,十几颗至上百颗恒星聚成的恒星集团:星团 某些星的集合体:宿 日与星:晷纬 景纬 日月星等天体:辰(辰象) 三精 三辰 三光 光纬 天章 天宗 日月水火金木土等星体:曜(曜象;七曜) 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天体:星云 星体与星体之间:星际 星星稀:星稀(月明~) 清晨星星稀少:晨星寥寥 星星密:星密 繁星满天 许多星:星榆 繁星 攒星 满天星星:一天星斗 满天星斗 星斗,繁星:星火 星多:星稠 星繁 星宿隐没不见:星亡 (天体,常指个别的星球:星体)
另见:天光 明亮 发光 运行2 闪烁 ☚ 星体 各种星 ☛
环绕某物 环绕某物环绕城市或城墙:环城(~公路) 环绕海洋:环海 还海 环绕全岛:环岛 环绕地球:环球 环绕着山:环山 围绕高山平原:笼山络野 山陵环绕:山环(~水抱) 山峦环绕:拱抱 被山环绕:环山(四面~) 山水回环旋绕:纡萦 许多东西绕着一个中心:卫星(~城市) 如天星环绕:星环 星缠 众星捧月 众星环抱 众星拱极 众星拱月 众星环绕北极:寰极 环极 四周以水环绕:环水 (围绕:环绕) ☚ 环绕 盘绕 ☛ 卫星 卫星weixing绕行星运动的天体。地球的卫星即月亮。到1978年止,太阳系内已确认的卫星共34颗,九大行星中只有水星和金星尚未发现卫星,其它7颗都有卫星。地球1颗,火星2颗,木星13颗,土星10颗,天王星5颗,海王星2颗,冥王星1颗。1979年以后,行星际探测器飞经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时又发现了一些新的卫星,木星的卫星增至16颗,土星卫星增到23颗,天王星有15颗卫星,海王星有8颗卫星。现在发现的卫星数已超过了60颗。1978年以前发现的太阳系内34颗卫星的基本数据见下表。
卫星一览表 行星 | 卫 星 | 轨道半 长径 /106m | 周期 /d | 偏心率 | 轨道 面和 行星 赤道 面交 角 /(°) | 轨道面和 行星轨道 面交角 | 质 量 (1023克) | 半 径 /km | 平均密度 /g·cm-3 | 发现 年份 | 发现者 | 地球 | 月球(Moon) | 384.4 | 27.322 | 0.0549 | 18°12′ ~ 28°36′ | 5°09′ | 735 | 1738 | 3.34 | | | 火星 | 火卫1(Phobos) 火卫2(Deimos) | 9.4 23.5 | 0.319 1.262 | 0.0150 0.0008 | 1.1 ≈1.7 | 25°11′ 24°16′ | ≈0.0001 | 13.5×10.8 ×9.4 7.5×6.1 ×5.5 | 2.1 | 1877 1877 | A.霍尔 A.霍尔 |
行星 | 卫 星 | 轨道半 长径 /106m | 周期 /d | 偏心率 | 轨道 面和 行星 赤道 面交 角 /(°) | 轨道面和 行星轨道 面交角 | 质 量 (1023克) | 半 径 /km | 平均密度 /g·cm-3 | 发现 年份 | 发现者 | 木星 | 木卫5(Amalthea) | 181.3 | 0.489 | 0.003 | 0.4 | 3°07′ | ≈0.19 | 120±30 | | 1892 | 巴纳德 | 木卫1(Io) 木卫2(Europa) 木卫3(Ganymede) 木卫4(Callisto) 木卫13(Ieda) 木卫6(Himalia) 木卫10(Lysithea) 木卫7(Elara) 木卫12(Ananke) 木卫11(Carme) 木卫8(Pasiphae) 木卫9(Sinope) | 421.6 670.9 1070 1880 11110 11470 11710 11740 20700 22350 23300 23.700 | 1.769 3.551 7.155 16.689 240 250.6 260 260.1 617 692 735 758 | 0.000 0.000 0.001 0.01 0.146 0.158 0.130 0.207 0.17 0.21 0.38 0.28 | 0.0 0.5 0.2 0.2 26.7 27.6 29.0 24.8 147 164 145 153 | 3°07′ 3°06′ 3°02′ 2°43′ 26°43′ 28°45′ 28°24′ 27°58′ 147°20′ 163°37′ 148°04′ 156° | 891 487 1490 1065 | 1820±10 1500±100 2635±25 2500±150 ≈5 85±10 ≈12 40±10 ≈10 ≈15 ≈18 ≈14 | 3.52±0.10 3.45±0.75 1.95±0.08 1.62±0.34 | 1610 1610 1610 1610 1974 1904 1938 1905 1951 1938 1908 1914 | 伽利略 伽利略 伽利略 伽利略 科瓦尔 珀赖因 S.B.尼科尔森 珀赖因 S.B.尼科尔森 S.B.尼科尔森 梅洛特 S.B.尼科尔森 | 土星 | 土卫10(Janus) | 159.5 | 0.749 | 0 | 0.0 | | | ≈110 | | 1966 | 多尔菲 | 土卫1(Mimas) 土卫2(Enceladus) | 186 238 | 0.942 1.370 | 0.0201 0.0044 | 1.5 0.0 | | 0.37±0.01 0.85±0.03 | ≈170 ≈250 | ≈1.4 ≈1.3 | 1789 1789 | F.W.赫歇耳 F.W.赫歇耳 | 土卫3(Tethys) 土卫4(Dione) 土卫5(Rhea) | 295 377 527 | 1.888 2.737 4.518 | 0.0000 0.0022 0.0010 | 1.1 0.0 0.4 | 26°44′ 26°44′ 26°42′ | 6.26±0.11 11.6±0.3 18.2±31.8 | ≈500 575±100 800±125 | ≈1.2 1.45±0.8 | 1684 1684 1672 | G.D.卡西尼 G.D.卡西尼 G.D.卡西尼 | 土卫6(Titan) 土卫7(Hyperion) | 1222 1 481 | 15.945 21.277 | 0.0289 0.1042 | 0.3 0.4 | 26°07′ 26°00′ | 1401±2 | 2900±200 ≈110 | 1.37±0.60 | 1655 1848 | 惠更斯 W.C.邦德 | 土卫8(Iapetus) 土卫9(Phoebe) | 3560 12930 | 79.331 550.4 | 0.0283 0.1633 | 14.7 150 | 16°18′ 174°42′ | 22.4±10.9 | 800±100 ≈40 | | 1671 1898 | G.D.卡西尼 W.H.皮克林 | 天王星 | 天卫5(Miranda) | 130 | 1.414 | 0.017 | | 98° | 2.8 | 150 | | 1948 | 柯伊伯 | 天卫1(Ariel) 天卫2(Umbriel) 天卫3(Titania) 天卫4(Oberon) | 192 267 438 586 | 2.520 4.144 8.706 13.463 | 0.0028 0.0035 0.0024 0.0007 | 0 0 0 0 | 97°59′ 97°59′ 97°59′ ≈98° | 51 15 87±61 67 | 400 275 500 450 | | 1851 1851 1787 1787 | 拉塞尔 拉塞尔 F.W.赫歇耳 F.W.赫歇耳 | 海王星 | 海卫1(Triton) 海卫2(Nereid) | 354 5510 | 5.877 365.2 | 0 0.75 | 160 27.6 | 139°49′ 5°~6° | 3,400±2000 | ≈1900 ≈120 | | 1846 1949 | 拉塞尔 柯伊伯 | 冥王星 | 冥卫1(Charon) | 19 | 6.3867 | 0 | ≥60 | ≈0° | | 425 | | 1978 | 克里斯蒂 |
卫星的大小、质量相差悬殊,形态各异。一些大的卫星如木卫3、土卫6、海卫1等其半径超过冥王星,有的比水星还大。火卫1,火卫2形状近似三轴椭球体,而木卫5的形状则像土豆。木卫1有9个活火山,喷出物可高达450公里,喷发强度比地球上的火山大得多。另外一些如木卫1、木卫3、木卫6和海卫1还发现有大气。 卫星的运动特征也很不一致。一般把轨道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并且距离分布符合提丢斯—波得定则的卫星称为规则卫星,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叫不规则卫星。在不规则卫星中,称绕行星转动方向与行星绕太阳转动方向相反的为逆行卫星。例如木星的16颗卫星中,木卫1到木卫5以及木卫14,木卫15是规则卫星,其他为不规则卫星。在不规则卫星中,木卫8、木卫9、木卫11、木卫12四颗是逆行卫星。还有一些卫星,如月球则既不属于规则卫星,也不属于不规则卫星。规则卫星和不规则卫星的差别可能是因为他们具有截然不同的起源和演化途径。即规则卫星可能是与行星属于同一团星云物质,与行星一起形成的。而不规则卫星,尤其是那些逆行、质量不大、形状不规则的卫星,则很可能是在行星形成之后,偶尔闯入行星的引力范围而被它们俘虏的小行星。有趣的是小行星也有卫星,近年来发现的小行星卫星共有三四十个之多。但小行星卫星在天体系统中属于什么层次?能否与月球或木卫等相提并论?至今未有定论。 ☚ 行星 彗星 ☛ 卫星 卫星weixing绕着行星运转的天体,例如月亮,它是地球的卫星。卫星自己不发光,只有当恒星的光照到它上面时,我们才看得见它。地球只有月亮一颗卫星。太阳系中还有其它行星的卫星,如木星的卫星已经发现了12颗,土星也有自己的卫星。 ☚ 行星 流星 ☛ 卫星 卫星Weixing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卫星本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其亮度除月亮外其它卫星的反射光都很微弱,用肉眼通常不能看到。太阳系中九大行星只有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据探测所知七颗行星中约有卫星60颗,其中地球1颗,火星2颗,木星16颗,土星21—23颗,天王星15颗,海王星3颗,冥王星1颗。卫星的大小、质量相差很大。运动特性也很不一致,一般把运动轨道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特征的卫星叫规则卫星,不具备这些特性的卫星叫不规则卫星。还可根据其绕行星转动方向分为顺行卫星和逆行卫星,顺行卫星绕行星的运转方向与行星绕太阳公转方向相同,逆行卫星则相反。卫星也有自转现象,有的卫星自转周期与它们绕行星运转周期相同称同步卫星。有的卫星也有大气。 ☚ 小行星 月球 ☛
卫星 卫星Weixing环绕行星运转的本身不发光的天体。其大小和质量比它所属的行星相差悬殊。反射太阳光,按其运动特性可分规则卫星、不规则卫星、顺行卫星、逆行卫星。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除水星、金星外,都有卫星。到1978年为止,已经确认的天然卫星一共有34颗,其中木星、土星的卫星均在10颗以上。此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也制造了很多的人造地球卫星,用于气象、通讯等。 ☚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 卫星见“天文学”中的“卫星”。
卫星围绕行星运动的天体。太阳系内已发现60颗天然卫星:地球1颗,火星2颗,木星16颗,土星23颗,天王星15颗,海王星2颗,冥王星1颗。可分规则的和不规则的两类。规则卫星的轨道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距离分布符合提丢斯一波得定则。 卫星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卫星和行星一样,本身不发光。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太阳系中,除水星和金星尚未发现有卫星外,其他行星已确认有卫星50多颗,其中土星的卫星最多,有20多颗。 卫星satellite;moon 土星有28颗~。Saturn has 28 moons./发射~launch a satellite / “嫦娥一号” 月球探测~Chang’e I satellite(or Lunar orbiter)/大容量通信广播~large-capacity telecommunication and broadcasting satellite/导航定位~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satellite/地球资源~Earth resources satellite/返回式遥感~ recoverable remote-sensing satellite/光学遥感~ optical remote-sensing satellite/海洋~oceanic satellite/航空~aeronautical satellite(AEROSAT)/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atellite/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星座constellation of small satellites for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experiment satellite/立体测图~stereo mapping satellite/气象~meteorological (or weather)satellite/人造~artificial(or man-made)satellite/人造地球同步通讯~artificial geostationary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人造地球~man-made satellite/通讯~communications satellite/预警~ early warning satellite/~城satellite town/~导航定位系统satellite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system /~地球站earth station /~电话satphone/~电视(卫视)广播satellite television broadcasting/~国satellite state (or country)/~联播 satellite-hooked broadcast of TV programs/~通信广播satellite telecommunications and broadcasting/~遥感satellite remote-sensing/~制导导弹 satellite-guided bomb/~账户(附属账户)satellite accounts/~城市satellite city/~覆盖范围satellite coverage/~电视教育satellite instructional television/~摧毁器(反~武器)satellite killer/~监视satellite surveilla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