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博落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博落回pink plumepoppy

博落回


有毒粉源草本植物。学名Macleaya cordata (Willd.) R.Br.。别名野罂粟、号筒杆、黄薄荷。罂粟科。多年生草本,茎圆形,中空,黄绿色而有白粉。叶互生,一般为阔卵形,先端钝,基部呈心脏形,边缘有5~9掌状浅裂,正面深绿色,背面密生白粉。圆锥花序;花蕾绿色,开放后即脱落;雄蕊多数,灰白色(见图)。花粉粒呈灰白色,球形,有10~18个孔,孔圆形,分布不规则,外部呈颗粒状纹。博落回在日本有分布。中国分布在淮河以南各省区及西北地区。生长在丘陵、低山草地和林缘。在云南6月上旬至7月上旬开花散粉,无蜜,花粉丰富。茎汁有剧毒。
博落回花粉粒球形,直径约17.2(15.4~23.3)微米。具6~8萌发孔,孔圆形,轮廓明显,具盖,孔直径约2.2微米。外壁两层,外层与内层同厚;表面具细网状雕纹,网孔圆形至椭圆形,大小不同,网脊由细颗粒组成。

博落回common plume poppy

Macleaya cordata,别名号筒草。罂粟科博落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 1.5 ~2.4m,茎圆柱形、中空,直立而强壮,浅灰绿色,具有毒的黄色汁液。叶心形互生,羽状开裂,背面密生短白毛。顶生圆锥花序,花小白色,无花瓣;具两枚乳白色萼片,开花时迅速脱落。花期夏季。椭圆形蒴果悬垂。原产日本、中国。喜肥沃土壤及充足阳光。播种或埋根法繁殖。主要用作花境背景或灌木带边缘植物。

博落回

药名。出《本草拾遗》。又名号筒草、号筒杆、泡通珠。为罂粟科植物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 (Willd.)R.Br. 的根或全草。分布长江流域中、下游各地。苦,寒,有毒。消肿解毒,杀虫止痒。治疗疮痈肿,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痛,和酒糟少许捣烂敷; 下肢溃疡,烫伤,研末干撒或调敷;顽癣,蜈蚣、黄蜂螫伤,取汁涂;滴虫性阴道炎,煎水冲洗,或熬膏(每毫升相当于原生药25g) 涂擦阴道壁,每日一二次。不可内服。本品含原阿片碱、α-别隐品碱、白屈菜红碱、血根碱、黄连碱、小檗碱及微量刻叶紫堇明碱(Corysamine)等。根还含白屈菜黄碱、白屈菜玉红碱(Chelirubine)、氧化血根碱及博落回碱(Bocconine)。果实含原阿片碱、α-别隐品碱。生物碱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及福氏痢疾等杆菌有抑制作用,并能抗线虫。全草煎剂有抗钩端螺旋体作用。碱有局部麻醉作用。大剂量口服或注射能引起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中毒乃至死亡。

博落回pink plumepoppy

Macleaya cordata(Willd.)R.Br.,罂粟科,博落回属。野生多年生草本。分布于湖南、河北、江西、浙江、江苏、福建、广西、贵州等省区;日本也有分布。生于丘陵、低山草地或林缘。茎被紫色粉,全株含黄色液汁。单叶互生,宽卵形,7或9浅裂,边缘有波状齿,叶背具白粉。圆锥花序;花两性;萼片2枚,黄白色,有时带红色,无花瓣;雄蕊多数;子房上位,2室。蒴果狭长椭圆形,2瓣裂。全草药用。液汁有毒,为除虫剂,杀蛆及农业害虫。浸汁治毒肿、恶疮。为有毒蜜源植物。

博落回

1.花枝 2. 花 3. 果实

博落回bóluòhuí

中药名。出《本草拾遗》。别名号筒草。为罂粟科植物博落回Macleayacordata (Willd. ) R. Br. 的根或全草。产于长江中下游。辛、苦, 温, 有毒。消肿解毒,杀虫止痒。治疔疮痈肿, 捣敷; 治下肢溃疡、烫伤, 研末撒或调敷; 治顽癣, 蜈蚣、黄蜂螫伤, 取汁涂; 治滴虫性阴道炎, 煎水冲洗,或熬膏(每毫升相当于原药25 克), 以棉签蘸药反复涂擦阴道壁, 每日1 ~2 次。不可内服。地上部分含原阿片碱、ɑ - 别隐品碱、白屈菜红碱、血根碱、黄连碱、小檗碱等。根含博落回碱、血根碱、白屈菜红碱等。生物碱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并能抗线虫。全草煎剂有抗钩端螺旋体作用。全碱有局部麻醉作用。大剂量口服或注射能引起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 中毒乃至死亡。

博落回

博落回

博落回,又名号筒草、号筒杆、泡通珠。始载于《本草拾遗》。为罂粟科植物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Willd.) R. Br. 的根或全草。分布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各省。
本品味苦、性寒。有大毒。功能散瘀消肿,祛风解毒,杀虫止痒。主治痈肿疔毒、跌打损伤、风湿痹痛、顽癣、湿疹、阴痒、下肢溃疡、毒虫咬伤等证。本品专供外用。《本草拾遗》记载治恶疮、瘿根、赘瘤、息肉、白癜风等证,和桑柴灰等为末敷之。近用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痈肿疔疮,以鲜品捣烂外敷,或干品研粉撒敷患处。皮肤顽癣,取叶醋浸七天,用醋液外搽。湿疹瘙痒,煎水洗。滴虫性阴道炎,煎水冲洗阴道; 或以茎叶煎熬成膏,用棉签蘸药,反复涂擦阴道壁。下肢溃疡、烧烫伤,全草烧存性,研末撒,或用麻油调搽。稻田皮炎,捣烂取汁外涂。黄蜂螫伤,蜈蚣咬伤,取鲜汁搽患处。本品有大毒,忌内服; 外用亦不宜大面积使用,以防吸收中毒。
实验研究: 根和地上部分含博落回碱、原阿片碱、血根碱、高白屈菜碱、白屈菜红碱、α-别隐品碱、黄连碱、小檗碱、刻叶紫堇明碱等。根还含氧化血根碱、白屈菜黄碱、白屈菜红碱、马卡平碱等。
水煎剂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及钩端螺旋体都有抑制作用,有效成分为生物碱。混合生物碱 (可能为提取过程中产生的乙氧基血根碱及乙氧基白屈菜红碱的混合物) 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2.5、5、25~50μg/ml。浸膏在体外能杀灭阴道滴虫 ,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及博落回碱还有杀线虫作用。民间用以杀蛆,尤以叶、果皮的效力强,茎次之,根最弱。杀蛆成分不因干燥而丧失,其有效成分为生物碱。此外,混合碱在动物实验中有解热作用,血根碱能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加强心脏活动,刺激唾滚分泌,利尿,外用有解交感及弱的抗组胺作用。总碱有局部麻醉作用。乙氧基血根碱能抑制大鼠窦房结,引起窦性停搏及心肌缺血性损害,在兔可引起异位室性节律。博落回含多种生物碱,毒性大,内用应慎,文献上屡有中毒,甚至致死的报告。中毒表现为心律不齐、传导阻滞及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尚可发生狂躁、抑制、昏迷等,大量阿托品有对抗作用。局部应用有较强的刺激性。

☚ 回回蒜   野芋 ☛
0000301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