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南苜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南苜蓿toothed burclover学名Medicagohispida Gaerth。一年生或越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又名金花菜、黄花草子、首齐头、草头。主根细小,侧根发达,茎多半直立或匍匐状(图)。原产地中海和印度。中国苏、沪、浙、鄂地区栽培较多,闽、川、赣、皖各地均有栽培。在滨湖、沿江冲积地区和棉区等肥力较高的棉、麻、桑等产区,曾有较大的种植面积。
栽培技术 南苜蓿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上生长较好,在土壤pH值5.5~8.5条件下均可生长,耐旱,但耐寒性、耐湿性较差。耐盐性较紫云英强。在含钠盐0.2%以下的盐碱土上生长良好。 南苜蓿可单作或与麦、油菜、棉作物间套作,或与茶、桑、果套种及与多种绿肥混种等种植方式。栽培要点是:❶播种。南苜蓿种子外包硬荚壳,不易吸水,出苗困难。播种前要进行晒种、春种或用石碾压荚,泥浆浸泡等。播种期依地区和种植方式而定,中国江苏省北部棉区于8月中旬到9月中旬,南京市以9月下旬,湖北省武昌地区自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浙江省于9月底到10月上旬播种为佳。留种田可晚播10天左右。单播用种量60~75千克/公顷。间种、混种用种量为45~60千克/公顷。一般采用条播。 ❷施肥。南苜蓿不耐瘠,增施磷、钾肥,增产效果明显。磷肥拌种,冬施草木灰或杂灰,可起到增磷、补钾、防寒、保暖作用,有利于全苗、壮苗。春施速效氮肥或人粪尿,有利于植株生长。 ❸抗旱排水。南苜蓿对水分要求严格,土壤含水量达最大持水量的60%~70%为最适宜。在粘重土壤上种植南苜蓿须事先开好排水沟。 ❹留种。留种田除适当早播,减少播种量外,要求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避免连作,重施、早施磷钾肥,防止后期徒长。采取与麦类、油菜、肥田萝卜等间作,可减轻生育后期茎蔓匍匐生长,改善通风透光。在荚果有50%~60%呈褐色时应及时收种。 利用方式 南苜蓿可作肥料、饲料和蔬菜用。❶用作肥料。结荚期其氮素累积量最高,C/N比值为15~16,是刈割利用的最佳时期。南苜蓿可直接掩埋作肥料,掩埋后50天内氮素释放较为稳定。压青后7~10天播种或插秧。压青量每公顷约15吨。可与河塘泥制成沤肥后施用,肥效稳而长,且高于直接掩青。 ❷作饲料用。南苜蓿饲料成分价值高,耐刈割,可陆续刈割青饲,也可晒干,粉碎作贮藏饲料,将荚壳磨成粉也是好饲料。 ❸作菜肴。金花菜鲜嫩多汁,营养丰富。在江苏省南部及上海市一带摘取嫩头作蔬菜,味道鲜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