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卓文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卓文君

西汉豪富卓王孙之女。蜀郡临邛(今四川邛崃)人。貌美,有文才,善鼓琴。年十七而寡。景帝时,司马相如免官由梁国返回蜀地,路经临邛,饮于其家,鼓琴相知,她乃夜奔相如,并一同逃往成都。因无以为业,回临邛开店卖酒。后卓王孙分予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她乃和相如返归成都,购置田产,成为富户。后相如得官,欲聘茂陵女为妾,她赋《白头吟》以示永诀,相如遂止。其故事和传说,在民间流传甚广,在一些作品里,她被当作追求爱情自由,反抗封建礼教的典型加以歌颂。

卓文君

卓文君

三幕历史剧。郭沫若编剧。发表于1923年5月《创造季刊》2卷1号。该剧取材于汉代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的历史故事。卓文君出身汉武帝时名门之家,丈夫死后回家孀居。在精神极度苦闷中,她与怀才不遇的司马相如相好。于是触怒了自己的父亲卓王孙,逼她寻死。几经周折,她看清了父亲的势利为人,公公的人面兽心,在使女萧红的启发下,终于喊出“我不相信男子可以重婚,女子便不能再嫁”的反抗呼声,毅然走出家庭,奔向司马相如。剧作深刻反映出五四时期青年男女的觉醒,以及他们对封建礼教的叛逆精神和对新生活的渴望,在当时产生较大的影响。

☚ 赵阎王   一只马蜂 ☛

卓文君

卓文君

郭沫若历史剧《卓文君》中的人物。她是汉武帝时名门卓王孙的女儿。四年前,她由父亲包办,嫁给一个目不识丁的程家公子,挨了三年痛苦生活。丈夫病死后回家孀居。年轻守寡的残酷命运引起她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疑问和思考。在精神极度苦闷中,知遇通晓音律、怀才不遇的司马相如。曾向父亲提出向他学弹琴的要求,却遭到拒绝。司马相如以《凤求凰》短笺向她表示爱情,使她心中十分矛盾。经过侍女红箫的启发帮助,她决心冲破这“水晶石囚牢”般的封建家庭。父亲骂她是“败坏门风的淫奔妇”,逼她寻死。她奋起反抗,慷慨陈词:“我不相信男子可以重婚,女子便不能再嫁!我的行为我自己问心无愧。”最后勇敢地奔向司马相如。卓文君是一个彻底打破“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藩篱的叛逆女性。

☚ 黄仲则   祥林嫂 ☛
卓文君

卓文君

文学故事人物。蜀郡临邛人。富豪卓王孙之女。夫亡守寡。后慕司马相如才情,乘夜私奔,结为夫妇。因家贫,无以为生,文君乃当垆卖酒,相如为涤器。后相如献赋得官,欲娶茂陵女子为妾。文君作《白头吟》诗以劝,事乃止。明朱权《卓文君私奔相如》杂剧即写其事。

☚ 冯小青   东郭先生 ☛
卓文君

卓文君

即《鹔鹴裘》。

☚ 鹔鹴裘   文君贳酒 ☛
卓文君

卓文君

七幕历史剧。浑涵著。1940年6月上海毓文书店出版。历史剧丛书第一种。

☚ 月光曲   烟苇港 ☛
卓文君

卓文君前179?—前117?

西汉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富商卓王孙之女,十七岁丧夫嫠居母家。司马相如落魄归蜀,一次赴卓家宴时,以琴声感动文君,遂与之私奔成都。因生活窘迫,不久同返临邛,文君当垆卖酒。卓王孙碍于体面,不得已分与僮仆、钱财及文君嫁时衣物,相如偕文君复往成都。后相如因作《子虚赋》,为汉武帝赏识,召为郎。《西京杂记》卷三云:“相如将聘茂陵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史记》、《汉书》司马相如传均不载此事;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以《白头吟》为无名氏作,并说它是“汉代的‘街头巷讴’,与卓文君无关”。诗写得哀婉动人,可为负心者之鉴诫。事见《汉书》、《史记》司马相如传。

☚ 司马相如   刘细君 ☛
卓文君

卓文君

扬雄《解嘲》云:“司马相如窃赀于卓氏,东方朔割炙于细君。”《史记·司马相如传》载,相如客梁孝王,以孝王卒,归家,饮卓氏,卓王孙有女新寡,好音,相如“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俱还成都。 后卓王孙分予卓文君僮仆百人、钱百万,文君与相如买田宅,为富人。“窃赀”,即指此也。

☚ 叔齐   易牙 ☛

卓文君

❶指司马相如妻卓文君。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 “现有个秦楼上吹箫旧人,何处去觅封侯柳老三春,留着他燕子楼中昼闭门,怎教学改嫁的卓文君。”
❷借指美女。《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 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可怜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柳中。”
○ 琴挑

卓文君

即西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之女,司马相女妻。据《史记》及《汉书》之《司马相如传》载录,文君寡居于家,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归成都。因家贫又返临邛,与相如卖酒,文君当炉,相如和佣保杂作。卓王孙见之深以为耻,分财产与之,使回成都。又说相如尝拟聘茂陵人女为妾,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后世戏剧多以之故事为剧情,如明朱权有《卓文君私奔相如》及清舒位《卓女当炉》等。

卓文君

196.卓文君(p418.1)

释文之末有云: 《古今杂剧》中有明·朱权(丹邱先生)《卓文君私奔相如》一卷,清·舒位《瓶笙馆修箫谱》中有《卓女当炉》一剧,都演此故事。
按:前剧丛书误称。《卓文君私奔相如》版本有二:一署丹邱先生撰,收入明人赵琦美辑《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二百四十二种,既是明人作品,当然不会入于元人无名氏辑《古今杂剧》三十种:一署朱权撰,收入民国涵芬楼辑《孤本元明杂剧》一百四十五种。朱权,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 自号之一丹邱先生。

☚ 卒岁   南讹 ☛

卓文君约前179—117后

西汉时期一位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争取婚姻自主的女性。蜀郡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巨商卓王孙之女。容貌秀丽,能诗会文善琴。十七岁就丧夫寡居。后遇辞赋家司马相如来卓家赴宴,席间弹奏《凤求凰》琴曲,倾吐爱慕之情。文君得知音,一见倾心,当夜即私奔司马相如馆舍,决心与之结为夫妻,生死相依。文君冲破封建礼教的行为,引起卓王孙勃然大怒,宣布与之断绝关系。文君不屈服,与司马相如一起逃亡成都,后又返回临邛。两人在宅地附近宁可当垆卖酒为生,也不向其父低头。她这种敢于向封建礼教抗争、争取婚姻自主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赞扬,也成了一些文学作品的题材。

卓文君

卓文君约前179—约前117

汉代著名女诗人。蜀郡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富商卓王孙之女,姿容娟秀,才思敏捷,通音律鼓琴。年十七而丧夫,寡居父家。时值才子司马相如造访,宴中一曲《凤求凰》感动卓文君,“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艳淑女在此房,何缘交接为鸳鸯?”描写的不就是此时的卓文君吗?司马相如才华横溢,又是蜀郡同乡,卓文君一见倾心,热恋难分,不顾父亲反对,当夜与相如驰马去成都,与相如欢聚之后回临邛开了一家酒店以度生计,卓文君当垆卖酒,掌管店务。后来其父回心转意,送奴仆百人,铜钱百万,文君相如双双回到成都,过上富足的生活。后来相如进京赶考,官场颇为得意,遂生抛弃结发之妻之念,文君作《白头吟》云: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相如羞愧难当,两人合好如初(见《西京杂记》)。卓文君的故事流传很广,后人都把她当作追求幸福生活,反对封建礼教的典型妇女人物。

☚ 吕后   卫子夫 ☛

卓文君

文学故事人物。蜀郡临邛富豪卓王孙之女。新寡居家,慕司马相如才情,毅然与他私奔。婚后,文君当垆,相如涤器,以卖酒为生,不顾世俗偏见,甘守贫贱。司马相如得官后,欲纳茂陵女子为妾,她写《白头吟》讽劝,相如愧而意止。其事以多种文学样式流传很广。

卓文君

西汉才女。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大商人卓王孙女。善音乐。丧夫后家居,与司马相如相恋,一同逃往成都。不久又同返临邛,自己当垆卖酒。她的故事流行民间,旧小说、戏曲曾取为题材。

卓文君

西汉临邛(四川邛崃)人。富商卓王孙女。夫亡后居父家,好音乐。与司马相如相恋,逃归成都。后又同返临邛,开店卖酒。其故事广传民间,为旧小说、戏曲之题材。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