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法齿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法齿学 亦称法牙科学。应用牙科学(口腔学)及其他相关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解决侦查、检察、审判工作中涉及人身伤亡的有关牙科问题的一门科学。法齿学是为法律服务的牙科学,它是法医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社会牙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法齿学有三个重要的特点:首先是具有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它是以牙齿、牙列、咬合、牙科修补、口腔内骨骼结构、硬腭皱纹和唇纹等特征因人而异来作为鉴定的科学基础。由于上述因素不同结合,彼此有差异,相同概率极少,据计算世界上不存在口腔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此不少学者认为,法齿学的识别价值仅次于指纹。其次,牙科物证具有稳定性。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上下颌、牙齿、牙齿的填充物和附属物,最不易受到外伤、高低温、腐败的影响和破坏,是灾害事故中,特别是航空器失事、爆炸事故中,牙齿和颌骨是人体死亡后最易保存的物证部分,是提供个人识别的最重要材料。第三,法齿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根据牙齿和口腔其他组织的特证,可以提供性别、年龄、种族、职业、习惯、风俗等个人识别方面的重要资料。根据牙齿颜色的改变和色素沉著,可以推断疾病种类和腐败速度。根据咬痕特征,可以区分是人还是动物所咬,以及是哪个人造成的。法齿学由于有以上的特点,在侦查、检察、审判中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法齿学研究的范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法齿学的形成有个漫长的过程,公元66年罗马王朝尼禄允诺了情妇萨宾娜的要求,处决了他的皇后,而萨宾娜怀疑尼禄是否真的把皇后杀死,于是,她令侍从将割下的皇后头颅装在银盘里进行检查。最后,萨宾娜辨认了一颗黑色的中切牙,才断定尼禄所杀的确是皇后。近代法医牙科学的奠基人是巴黎牙科大学教授阿莫道(Oscar,Amoëdo)博士,他在1898年发表了论文《论法医学的牙科技术》。1900年日本野口英世博士翻译了阿莫道的著作,1903~1904年东京牙科医学专门学校开设法医牙科学课。1946年小南又一郎教授编写了《牙科法医学讲义》。据报告,1972年世界上各地共有40个法齿学研究机构。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牙齿与年龄相关的记载:《太平御览》中提到“男子八月生齿,八岁而齿……”等。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法医研究所率先对牙齿进行法医学的鉴定,在出版的法医学著作中叙述了牙齿鉴定的内容。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出版的陈世贤编著的《法齿学概论》,是国内第一次系统论述法齿学内容的专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