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协约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协约国xié yuē gu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指最初由英、法、俄等国结成的战争集团,随后有美、日、意等二十五国加入。1916年梁启超《主张国民动议制宪之理由》:“两年半以来,协约国惨淡预备,今则兵数及军械之优势,皆凌德而驾其上。”协约国曾经也称“协商国”。 协约国entente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由英、法、俄三国在1907年组成的与德、奥、意三国同盟相对抗的国家集团。协约国是俄法同盟(1893年)、英法协约(1904年)、英俄协约(1907年)3个条约的成员国组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日、意等25国相继加入协约国,共同对德奥作战。战后不久,协约国由于英、美、法矛盾加深而逐渐瓦解。 协约国Allied Powers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击败同盟国的21个协约国。主要的协约国为世界五强: 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其他16个协约国为比利时、玻利维亚、巴西、中国、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厄瓜多尔、希腊、危地马拉、汉志、洪都拉斯、利比里亚、尼加拉瓜、巴拿马、秘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泰国和乌拉圭。 协约国 协约国Xieyueguo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英、法、俄为主的帝国主义军事同盟。19世纪80、90年代,德、奥、意三国同盟建立, 德、英友好, 英、意交往。法、俄为打破各自的孤立状态而相互接近,于1893年正式签订秘密军事协定, 规定在遭受三国同盟进攻或威胁时互相支持。进入20世纪, 因德、英矛盾发展,英、法接近, 于1904年签订协定,就双方瓜分非洲等殖民地的矛盾达成协定。该协定意在消解双方矛盾,共同对德。在日、俄战争中俄国失败, 俄国不再成为英国主要竞争对手。1907年, 缔结英、俄协定, 就双方在波斯、阿富汗和西藏的殖民扩张达成妥协。至此协约国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日本、意大利、罗马尼亚、美国等24个国家先后加入协约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宣布退出。自1918年3月,协约国军开始武装干涉苏俄。德国战败后,协约国分别于1919年春、秋和1920年4月发动三次对苏俄的大规模武装干涉,均被挫败。随着第一次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协约国不复存在。 ☚ 同盟国 萨拉热窝事件 ☛ 协约国英、法、俄3国在1907年组成的与德、奥、意3国同盟相对抗的帝国主义集团。协约国和同盟国这两个帝国主义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协约国最初由俄法同盟(1893年)、英法协约(1904)、英俄协约(1907年)3个条约的成员国组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日、意(1915年退出三国同盟)等25国先后加入,共同对德、奥作战。十月革命后,苏俄宣布退出。战后,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曾以协约国的名义3次向苏发动武装干涉,均遭失败。后来随着英、美、法3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协约国逐渐瓦解。 协约国entente countries 协约国the Entente countries 协约国Entente countries (1907年英、法、俄组成,与德、奥、意同盟国Central powers相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