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华林寺大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华林寺大殿中国古庙。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屏山南麓,原名越山吉祥禅院。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大殿面阔3间(15.87 m),进深8椽(14.68 m),属单檐歇山顶。大殿内柱高起,柱上3 m的拱枋同檐柱上昂尾部相连,为较少见的厅堂型构架。外檐铺作为4跳7铺作双抄双下昂偷心垂拱。铺作总高2.65 m,出跳2.08 m,柱头栌斗68cm见方,拱高30~34 cm,足材角拱高47 cm,昂8 m长。华林寺大殿梁断面近似圆形。 华林寺大殿 华林寺大殿在福建省福州市屏山南麓。始建于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初名“越山(屏山)吉祥禅院”,明正统时期额改称华林寺。寺内仅有的大殿面宽三间,进深四间,覆单檐九脊顶,其主要梁架、斗拱为初建时的原物,用材硕大,构法考究,保存了唐宋时期的建筑风格。它是我国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极具参考价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开元寺 清净寺 ☛ 华林寺大殿 华林寺大殿位于福州市区北部,屏山南麓。始建于964年(宋干德二年),初名“越山(屏山)吉祥禅院”,明正统年间赐额,改名华林寺。现仅存大殿,系单檐九脊顶,平面近方形,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大殿构件皆用一等材料。全殿有木柱18根,均为梭柱,两头卷杀。斗拱为七铺作双杪双下昂重拱偷心造,上施昂式耍头。斗拱与梁架交融,柱子以上几乎全由斗拱支撑。殿虽经明清两代重修,其主要梁架、斗拱等仍是初建时原物,为唐宋建筑风格,是中国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也是研究古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清净寺 木兰陂 ☛ 华林寺大殿 华林寺大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屏山南麓。按《三山志》载,寺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名“越山吉祥禅院”,明正统九年(1444)赐额改称华林寺。原有大殿、法堂、祖师殿、文昌阁、普陀岩等,现仅存大雄宝殿。大殿虽经历代修葺,仍保存着北宋初的法式特征,是东南地区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然据碳14测定部分构件的结论,大殿初建年代当早在公元四至五世纪之间。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筒板布瓦顶。主体构架为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彻上露明造。构造和艺术处理上带有明显的地方特征,如柱子的上下卷杀做法,云形驼峰,昂面的双枭双混曲线,圆形断面的月梁,柱头方、罗汉方和撩檐方上镌刻团窠等。清嘉庆、道光年间增建回廊。1985年起大修,增建了山门配殿及四隅围墙。 ☚ 金山塔寺 温泉 ☛ 华林寺大殿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建于宋乾德二年(964),原名越山吉祥禅寺。明正统年间更名华林寺。今寺废,大雄宝殿在,高12.8米,建筑风格为国内所罕见,系研究宋代建筑的宝贵实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