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半工人阶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半工人阶级 半工人阶级即半无产阶级,包括贫农、绝大部分半自耕农以及小手工业者等。毛泽东在1925年12月1日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分析了半无产阶级的情况,认为“所谓农民问题,主要就是他们的问题”。1948年2月,毛泽东在修改胡乔木代中央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改革中各社会阶级的划分及其待遇的规定》时,曾写道:“无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贫农)为人民民主革命和新民主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而无产阶级则是主要的领导阶级。”由于这个规定是草案,只发到中央工作委员会和各中央局、分局讨论,征求意见。1951年3月28日,刘少奇在党的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作报告时谈到,贫雇农领导土地改革,就是乡村的工人阶级或半工人阶级领导土地改革。后来正式印发的刘少奇报告删去了这些话,但按这个报告精神起草的《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中仍保留类似提法,说“中国革命在过去是城市工人阶级和乡村半工人阶级领导的,在今后更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把半工人阶级说成也是领导阶级,在建国初期引起了人们的疑虑。为此,中央于1951年7月发出《关于工人阶级与半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问题的解释》的文件,将上述一句话改为“中国革命在过去是城市和乡村的工人阶级与半工人阶级领导的”。“因为我们通常把乡村工人和雇农称为乡村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而把贫农称为半无产阶级(即半工人阶级)。在过去和现在的中国革命中,特别是在乡村的土地改革及其他革命斗争中,乡村工人,雇农及贫农的领导作用是显得很重要的,故在这里说到城市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作用时,不能不说到乡村工人阶级和半工人阶级(即乡村工人、雇农和贫农)的领导作用。”这一文件发出后,仍有同志写信反映不同意见。中央组织部接信后,于11月28日写报告给毛泽东,承认说半工人阶级也是领导阶级的提法,“容易使人在对中国的革命领导问题以及我们党的性质问题的认识上发生误解”。作为半工人阶级的乡村贫农以及城市的贫民和苦力,在中国人民的民主革命中,确曾表现过积极的作用,特别是贫农,曾起了极大的积极作用;但半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积极作用,和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作用,仍有所区别。毛泽东、刘少奇等都同意改正半工人阶级也是领导阶级的提法。1951年12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中国革命领导阶级问题的修正指示》及其3个附件。指示说撤销或改正原有文件的说法,明确指出:“关于中国革命的领导问题,无论过去或今后,均应只提是工人阶级(通过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不应再把半工人阶级包括在内。”这个小插曲反映了党认真听取和吸收群众正确意见的马克思主义态度。 ☚ 无产阶级 工人阶级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