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升官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升官图

升官图

三幕讽刺喜剧。陈白尘编剧。重庆群益出版社1946年6月出版。剧本故意将故事背景安置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当权年代,并假托两个强盗在风雨之夜所做的一场荒诞不经的美梦,深刻揭露国统区官场上的黑幕,辛辣地讽刺了贪官污吏横征暴敛、鱼肉人民、钩心斗角、互相残杀等丑恶本质。剧中的县秘书长集土匪强盗和官僚政客于一身。他串通各局长把百姓视为“敌党”,抓人罚款,搜刮民财。当省长前来视察时,就送上金条和太太,大肆贿赂,欺上瞒下,上下沆瀣一气,无恶不作。正当群丑弹冠相庆之际,百姓们发出觉醒的怒吼,把这群坏蛋抓住。作品运用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塑造了具有不同性格的官僚形象,曾被誉为暴露国统区社会的“新官场现形记”。

☚ 万世师表   李闯王 ☛
升官图

升官图

三幕讽刺剧。陈白尘著。1945年10月30日完稿。初刊1945年11月重庆《华西晚报》副刊《艺坛》。1946年6月重庆群益出版社出版。群益现代剧丛之三。1947年2月大连光华书店初版。1947年9月佳木斯东北书店初版。

☚ 三人行   地震 ☛

升官图

升官图

三幕话剧。陈白尘著。初刊1945年11月重庆《华西晚报》副刊《艺坛》。1946年6月重庆群益出版社出版。作者通过两个流氓强盗的梦境,对国民党统治区的官场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与讽刺。剧本借鉴古典戏曲《黄梁梦》和果戈理的《钦差大臣》的创作手法,写两个流氓强盗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为了逃避警方的追捕,闯入一所古老的住宅,在窗外风雨凄厉、远处惨叫之声不绝的阴沉沉的气氛中进入睡乡,做了一场升官发财的美梦。梦中的两个强盗利用群众暴动惩罚贪官的机会,混水摸鱼,冒充知县和秘书长。而县衙门里利欲熏心的局长们和知县太太,为了分得赃款,居然承认了这两个冒牌货,真知县被卖去当了壮丁。堂堂的县衙门,除了两个强盗身居县长和秘书长要职外,还有身材奇短的警察局长,手下只有六名警察,却扬言要“把全城人都杀光”。面圆耳肥的财政局长,阴险狡诈,两面三刀,为了升官什么手段都施得出来;教育局长虽然对教育一窍不通,但打起麻将来却干劲十足;油头粉面的工务局长,是一个纨袴子弟。加上连灵魂和肉体都可以随时出卖的原县长太太和马小姐,构成一幅群丑图。他们堂而皇之地干出一件件卑鄙龌龊的勾当,他们忽而狼狈为奸,忽而反目为仇。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贪得无厌,无恶不作。突然传来省长大人亲临视察的消息,群魔们立即开始了一番新的自我表演,而“仪表非凡”,大讲“廉洁” “简朴”的省长更是一个大骗子、大坏蛋。他勒索起金条来尤其“高明”:他“左边头痛,一根金条就够;右边痛,要两根;前脑痛要三根;后脑痛,要四根;最厉害的是左右前后都痛,那就要五根才行”。一次视察,他不但捞够了金条,又免费得了一个太太;他枪毙了真知县,提拔假知县。正当他导演一出大家发财,大家欢喜的好戏的时候,群众起来造反了,把他们一个个抓走,这时两个强盗也从梦中惊醒,真的给警察抓走了。“戏里不过只写了小小县衙门的故事,但充满其中的那些贪污、腐化,那些黑暗、无耻,那些贪婪、倾轧,却不折不扣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整个国民党腐败统治机构的缩影” (冯牧《关于<升官图〉 》)。《升官图》先后在重庆、上海等地上演,曾轰动一时。剧本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寓真实于荒诞,是梦境与现实、荒诞与真实的统一、是一出寓意深刻的讽谕喜剧。由于作者吸取了前人的创作经验,大胆的运用了夸张这一艺术手段,产生了强烈的喜剧效果。在波澜起伏的情节发展中,揭露群丑们的腐朽灵魂。这是“五四”以来的讽刺喜剧创作上的一个新的突破。

☚ 清明前后   捉鬼传 ☛

《升官图》

 讽刺喜剧。陈白尘著。写于1945年10月。全剧除序幕、尾声外,共分三幕,通过两个强盗的梦境,对国民党统治时代的官场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讽刺。强盗甲、乙在梦中分别充当县秘书长和县长,围绕他们的弄虚作假,剧中勾画了一群贪官污吏的形象。其中有两面三刀、阴险狠毒的县财政局长,有媚上欺下、恣肆暴戾的警察局长,有暮气沉沉而惯于镇压学生运动的教育局长,还有外号“摩登贾宝玉”和“洋装西门庆”的工务局长等等。这伙人抱成一团,既狼狈为奸,又互相争斗,他们贪得无厌,把县城闹得乌烟瘴气。忽然传来省长前来视察的消息,群魔又开始种种虚伪丑恶的表演,而省长更是一个巧取豪夺的老手,在捞饱了金条财物、又免费得到一个漂亮太太后便宣布视察完毕。正当他们得意忘形,大摆婚宴之时,愤怒的群众暴动了。两个强盗因而梦醒。剧作以荒诞的梦境、漫画式的夸张和闹剧般的场面影射、揭露现实的黑暗,构成了国民党统治时期一部新的《官场现形记》。艺术上借鉴果戈理的《钦差大臣》和传统戏曲的讽刺手法,将“五四”以来的讽刺喜剧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升官图

升官图

子弟书。亦名《满汉兼升官图》。作者未详。一回,七十二句。此句演西门庆、潘金莲二人事,颇多秽词。由于文中集有清代官职名目,穿插其中,故名“升官图”,又其官名多用满语,故又名“满汉兼”。曲中所用“双关语”、“谐声词”颇多,甚具巧思。

☚ 续钞借银   戏叔 ☛
古代名物 > 遊戲類 > 遊藝部 > 博具 > 陞官圖
陞官圖  shēngguāntú

亦作“升官圖”。博具名。由明人百官鐸改製而成。始於明。達於近現代。列大小官位於棋盤,擲骰計彩點以定陞降。清·趙翼《陔餘叢考·陞官圖》:“陞官圖,世俗局戲。”參見本類“彩選格”。


古代名物 > 遊戲類 > 遊藝部 > 博具 > 陞官圖 > 升官圖
升官圖  shēngguāntú

同“陞官圖”。

《升官图》

三幕喜剧。陈白尘作于1945年10月。1946年4月由中华剧艺社首演于重庆。1946年6月出版。通过梦境,描写一个小县城官场的故事。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者贪污腐败、寡廉鲜耻、鱼肉百姓的种种丑行。

升官图

155 升官图

三幕政治讽刺喜剧,陈白尘作。写于1945年10月。剧本的时间为“民国初年”。全剧除序幕、尾声外,共分3幕。通过两个强盗的梦境,对军阀统治的官场作了淋漓尽致的暴露和抨击。强盗梦境中的大小官僚,贪得无厌,尔诈我虞,无恶不作,最终被怒吼的群众一个个抓走。该剧表演的是梦境,表现的却是现实,构成了一部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官场现形记”。作者通过作品说明:在反动统治下,官即是匪,匪即是官,官僚统治者的梦不管多么美妙,但终究不能长久,一旦人民群众起来,他们将彻底垮台。这部政治讽刺喜剧,运用漫画笔调、夸张手法,塑造了一群欺压人民、贪污腐败而又具有不同性格特点的贪官形象。剧中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闹剧手法,渲染喜剧气氛,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 清明前后   龙须沟 ☛
升官图

《升官图》shengguan tu

现代讽刺喜剧。陈白尘的代表作。1945年11月发表于《华西明报》副刊《艺坛》。1946年先后在重庆、上海等地上演,轰动一时。
全剧除序幕、尾声外,共分三幕。剧作写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两个盗贼为了躲避追捕,闯入一所古老的住宅。其中一个盗贼做了一场升官发财的黄粱美梦。梦中两个盗贼在一次群众暴动后,乘知县受伤、秘书长丧命的机会,混水摸鱼,冒充为知县和知县的朋友。衙门里利欲熏心的诸局长和知县太太,从各自的私利出发,竟然承认了假知县,并且让那个“知县的朋友”接任了秘书长,真知县则被卖去当了壮丁。两个冒牌官吏和原来的官吏勾结起来,借镇压群众暴动之机,大发了一笔横财。但在如何分配这笔赃款问题上,大家又勾心斗角,互相争吵,特别是假秘书长与财政局艾局长,更是争执得相持不下。这时又传来了省长要来视察的消息,于是众人又忙成一团:笨拙的假知县死背“肃清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府”的欢迎词;警察局长大抓乞丐充实警察队伍;工务局长向每户居民收取十万元粉刷墙壁,以“表示廉洁坦白”;艾局长则趁机要挟假秘书长增加自己的赃款份额。省长是一个标准的伪君子。他口口声声标榜自己“平生讲究廉洁,最恨的就是贪污”,但他却患有一种头痛病,非用金条熏烟做药不能治愈。他用这种方式勒索了大量金条。这时,假秘书长又将艾局长的情妇、原知县太太送给省长作了夫人,既取悦了省长,又报复了艾局长。艾局长则以到国外发表文章揭露真相要挟他们,以便获得报偿。最后省长枪毙了从壮丁营里逃回来的真知县,提升假知县为道尹,提升艾局长为知县。正当他们皆大欢喜,省长、知县合并举行婚礼时,愤怒的群众怒吼着冲向了他们。假知县被从梦中惊醒过来。而这时追捕的人也赶到抓住了两个盗贼。
《升官图》虽然运用的是近于荒诞的梦幻形式,却相当真实地暴露了国民党时期官场的黑暗现实,收到了“假中见真”的艺术效果。同时剧作又使用隐喻手法,将盗贼与官僚合为一体,辛辣地讽刺了专制制度下官僚的强盗本质。可以说,《升官图》是一部艺术上相当成功的讽刺喜剧,是一部用戏剧形式写成的《官场现形记》。

☚ 边城   “五四”文学革命 ☛

升官图

讽刺剧。剧作家陈白尘著。写于1945年。通过两个流氓强盗的升官梦暴露和讽刺了国民党统治时代官场的丑恶。作品大胆夸张而又不失分寸。在荒诞离奇的情节中揭示生活真实。在喜剧艺术上达到较高成就,为现代文学中最优秀的讽刺喜剧之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