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十香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十香丸

❶《圣济总录》卷三十九方。丁香、苏合香、檀香、沉香、木香、香附(炒,去毛)、白术、高良姜、安息香、麝香、熏陆香、朱砂、冰片各半两,炒荜拨、诃子皮 (煨)、犀角屑、姜厚朴各一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温酒送下,日四至五次。治中恶、霍乱不识人,心腹胀痛,不思饮食。
❷《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方。又名十香舒郁丸,十香正痛丸。木香、沉香、泽泻、乌药、陈皮、丁香、小茴香、煨荔枝核、皂角(微火烧烟尽)各等分。为末,酒糊为丸,弹子大者磨化服,桐子大者汤引下;𤻊疝,温酒送下。治气滞、寒滞诸痛。

十香丸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组方药物】 木香 沉香 泽泻 乌药 陈皮 丁香 小茴香 香附(酒炒) 荔核(煨焦)各等份 皂角(微火烧烟尽)
【制剂用法】 上药为末,用酒糊为丸。如弹子大者磨化服;丸梧桐子大者,汤引下;用于𤻊疝之属,温酒送下。
【主要功效】 行气,散寒,止痛。
【适应病证】 气滞寒凝所致的胃痛、腹痛、疝痛等。

十香丸

十香丸

本方出自《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五香散加减衍化而成。方由木香、沉香、泽泻、乌药、陈皮、丁香、小茴香、香附(酒炒)、荔核(煨焦)各等分,皂角(微火烧烟尽)减半组成。为末,酒糊为丸,弹子大,磨化服;丸桐子大,汤引下;𤻊疝之属温酒下。 功能理气解郁,散寒止痛。 主治气滞寒凝,胸腹胀痛,胁痛腰痛,𤻊疝气痛,妇人经行少腹胀痛,疼痛多为攻窜不定,得温或嗳气则痛减,遇冷或恼怒则痛甚,或呕吐呃逆,口淡,苔白滑,脉弦迟。
本方所治证属气机郁滞,阴寒凝结所致。治宜行气散寒立法。方中木香行气,沉香降气,乌药顺气,皆有散寒止痛作用;陈皮健脾,丁香温胃,香附疏肝,小茴香温肾,均为理气之要药;荔枝核散滞去寒,行血中之气;泽泻利水渗湿,其甘寒之性可防止上列诸药温燥太过;皂角辛散走窜之性,能加强诸药理气之力。诸药合用,理气解郁,散寒止痛,降逆和中。本方重在理气,兼以散寒调中,使气行寒散,胃复和降,则诸证自除。
七香丸(《医学入门》卷七) 丁香、香附、甘草各一两二钱,甘松八钱,益智仁六钱,莪术、砂仁各二钱。上药为末,蒸饼糊丸,录豆大,每服十丸米饮下。功能行气补肾,温通血络。主治郁闷忧思或闪挫跌仆,一切气滞腰痛。
台草八香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 木香60克,香附30克,藿香45克,沉香60克,檀香30克,乳香90克,台乌30克,降香30克,甘草60克,,取上药进行干燥,混合,碾细,用净水迭成小丸,每3克不得少于20粒,每服3~6克。功能行气止痛,温中降逆。主治胃腹胀痛,疝痛,呕吐不食等。
十香止痛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香附(醋制)240克,元胡(醋制)、五灵脂(醋制)、乌药、香橼、厚朴(姜制)各120克,,生蒲黄、制乳香、檀香、降香、广木香各60克,沉香、零陵香、香排草、砂仁、公丁香各15克,熟军120克,良姜9克。共为细粉,炼蜜为丸,6克重,每次服1丸,白开水送下。功能行气活血,温中降逆。主治胃有寒凝,气血阻滞,两胁胀满,胸腹刺痛,喜热恶冷,恶心呕吐等。

☚ 金铃子散   暖肝煎 ☛
0000426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