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十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十道参见“唐代行政区划”条。 十道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婦聽。《尚書大傳》: “故更著四時,推六律六吕,詢十有二變而道弘,廣五作十道,孝力爲右。” 鄭玄注: “十道,謂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婦聽也。” (《通德堂經解》) 十道 十道唐代设置的10个大行政区。每道辖若干州,道为唐代的第一级行政区,直属中央政府。《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二月,命大加并省,因山川形便,分为10道,一曰关内,二曰河南,三曰河东,四曰河北,五曰山南,六曰陇右,七曰淮南,八曰江南,九曰剑南,十曰岭南。”(详见各道) ☚ 施南府 石州 ☛ 十道唐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10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增设京畿、都畿、黔中3道,又分山南为山南东、山南西2道,分江南为江南东、江南西2道,共15道。 十道监察区名。唐贞观初因山河之便,分全国为十个监察区,称为十道。(1) 关内道,东距河,西抵垅坂,南据终南,北边沙漠,相当今陕西省中部、北部及甘肃省东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2) 河南道,东尽海,西距函谷,南濒淮,北薄于河,相当今河南、山东两省的大部及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3) 河东道,东距常山,西据河,南抵首阳、太行,北边匈奴故塞,相当今山西省及内蒙古自治区西南境。(4) 河北道,东并海,南迫于河,西距太行、常山,北通榆关、蓟门,相当今河北省兼及山东、河南、辽宁三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境。(5) 陇右道,东接秦州,西踰流沙,南连蜀及吐番,北界沙漠,相当今甘肃、新疆省的大部,兼及青海省西宁一带。(6) 山南道,东接荆楚,西抵陇、蜀,南控大江,北距商华二山,相当今陕西省南部、湖北省西部、四川省东部兼及河南、湖南两省境。(7) 淮南道,东临海,西抵汉,南距江,北及淮,相当今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东至海,西至湖北应山、汉阳一带。(8) 江南道、东临海,西抵蜀,南极岭,北带江,相当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及江苏、安徽的长江以南,湖北、四川江南的一部分和贵州省东北部地区。(9) 剑南道,东连牂牁,西界吐番,南接群蛮,北通剑阁,相当今四川省西半部兼及云南北部。(10) 岭南道,东南际海,西极群蛮,北据五岭,相当今广东、广西两省兼及越南民主共和国境。开元中增置为“十五道”,参见该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